內容
1898年荷蘭拍攝了第一部紀錄電影國王一家(導演安德森)。1902年拍攝了短故事片《長褲漢遇險記》(導演穆連斯兄弟)。1910年在哈勒姆創建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攝製了一些紀錄片和短故事片。20年代前後外國影片大量進口,荷蘭電影無力與之競爭,1919年哈勒姆電影廠關閉。
1927年以J.伊文思為首的一些青年電影工作者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俱樂部性質的“電影-聯盟”。他們不顧警察當局的限制,放映蘇聯革命電影,宣傳世界進步的電影藝術,他們的組織迅速擴大,遍及荷蘭城市。同時他們團結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反對商業電影,賦予電影社會傾向性,並對電影語言進行創新實驗。這個組織為荷蘭紀錄電影在30年代取得成就打下了基礎。1934年,導演G.魯登拍攝了影片《死水》(此片以攝影技巧高超著稱,攝影師A.范?巴爾西和A.盧斯傑克)。伊文思拍攝了須德海。其他重要的紀錄電影有水晶世界(1934,導演J.莫爾)、《復活節島》(1934,導演Z.菲爾努)、《古老城市》(1935,導演V.突辛斯基)、《氣缸之歌》(1936,導演M.德?哈斯)等。這樣,荷蘭形成了一個優秀的紀錄電影學派。其特點在於探索新的富於表現力的電影手段,以詩意和尖銳的政論性相結合的手法反映現實生活。30年代裡,荷蘭的故事片水平不如紀錄片。1933年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祖國之父》(導演G.傑尼森)。
德國法西斯占領荷蘭期間,荷蘭的電影生產實際上停止了。大戰後,拍攝了幾部紀錄片,如反映荷蘭抵抗運動的《最後的射擊》(1945,導演Z.菲爾努)和《在路上會同》(1946,導演O.范?涅恩浩夫)。在50年代以後的很長時間裡,荷蘭紀錄片和科普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如導演J.莫爾的《從勒文胡克到電子顯微鏡》(1951);M.德?哈斯的《化妝跳舞會》(1952)、《阿姆斯特丹──水上城市》(1957);導演H.范?德爾?哈爾斯特的《我們一起撒網》(1952)、《畜牧神》(1962);B.漢斯特拉的《倫勃朗,肖像畫巨匠》(1956)、《玻璃》(1958)等。這時期生產的故事片主要有反映荷蘭農村生活的《軍樂隊》(1958,導演B.漢斯特拉)、描寫一個少女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悲慘遭遇的《珍妮》(1958,導演V.范?海梅特)和喜劇片《同行們,不要喊叫!》(1960,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
1965年荷蘭政府開始對電影生產給予資助。60年代中期,新一代電影工作者成長起來。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荷蘭當時的社會問題。如故事片《約瑟夫?卡突斯不光彩地返回倫勃朗的國家》(1966,導演W.維爾斯達賓)、《妄想狂》(1967,導演A.狄特沃斯特)等。
70年代攝製的較重要作品有《安澤拉》(1973,導演N.德爾?黑德)、《弗蘭克和愛娃》(1973,導演P.德?拉?帕拉)、《勵柳?穆威》(1971,導演V.維爾斯達賓)、《美味糕》(1972,導演P.維爾胡文)、《火紅頭髮的辛》(1974,導演F.韋斯)、《太陽的孩子》(1975,導演R.萬?尼),以及導演J.斯傑林格的影片《來自奈梅根的馬里金》(1974)和《艾爾凱里克》(1975)等。在彩色和技巧方面進行實驗的影片有導演F.茲瓦爾蒂斯的《這是我》(1977)等。在藝術上獲得很大成功的影片有導演F.拉德馬克爾斯根據文學原作拍攝的影片《麥克斯?哈韋拉爾》(1976)、反法西斯的影片《女王的士兵》(1977,導演P.維爾胡文)和導演V.維爾斯達賓根據S.費斯特代克的作品改編的影片《1943年田園曲》(1978)。
這期間荷蘭紀錄電影的出色影片有:B.漢斯特拉的《12000000》(1964)、《水的叫聲》(1967),J.菲爾努的《在荷蘭的天空下》(1967)。反映開發中國家的問題的紀錄片有《非洲革命》(1972,導演克爾包斯?喬金)、《邊境的交叉點》(1974,導演F.布洛梅特)等。
荷蘭在海牙、烏得勒支、阿姆斯特丹設有電影製片廠。1951年成立科學電影協會。1948年在阿姆斯特丹創辦了電影專科大學,1958年創辦了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