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盡已無擎雨蓋

荷盡已無擎雨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基本信息

注釋

賞析“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兩句寫景,景中寓意。

“荷”多比喻君子,而時值歲尾,荷枯葉盡,正以喻君子生不逢時,難免潦倒失路;菊常以喻晚節,而景文晚年並無虧缺,猶有凌霜傲雪之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這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目的。一般來講,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難免消沉頹唐,但對於讀書人,尤其是對有理想、有抱負的讀書人,又未嘗不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所以,詩人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兩句,對友人譐譐囑咐,勖勉有加,言辭懇切,感人至深。作者從花寫到枝,從枝葉寫到果實,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纍纍、成熟豐收的一面。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甚至晚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友人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是簡單地寫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將描寫的筆觸伸向了荷葉和菊枝。終荷花之一生,荷葉都是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蘇軾用擎雨無蓋說荷敗淨盡真可謂曲筆傳神!同樣,菊之所以被譽為霜下之傑,不僅因為它蕊寒香冷,姿懷貞秀,還因為它有挺拔勁節的枝幹。花殘了,枝還能傲霜獨立,才能充分體現它孤標傲世的品格。詩人的觀察可謂細緻矣,詩人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亦可謂強矣!這兩句字、面相對,內容相連,是謂“流水對”。“已無”、“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詩中用“傲霜枝”作比,意指歌頌劉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潔品格。“菊殘猶有傲霜枝”,後來有人借用它比喻堅貞不屈的人。詩人用荷花的“盡”來襯托菊花的“傲”;以荷盡的夏日和菊殘的秋色來對比襯托由欣欣向榮的橘樹裝點的初冬,突出了朝氣蓬勃的橘樹,突出了詩人對橘樹生命力(或高尚節操)的由衷讚美。本詩也運用了比的(或比喻)手法,以荷、菊、橘三種植物來比喻人的高尚節操”。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