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荔枝四首
(一)
剖見隋珠醉眼開1,丹砂緣手落塵埃。
誰能有力如黃犢2,摘盡繁星始下來。
(二)
玉潤冰清不受塵,仙衣裁剪絳紗新。
千門萬戶誰曾得,只有昭陽第一人3。
(三)
絳縠囊收白露團4,未曾封植向長安5。
昭陽殿里才聞得,已道佳人不耐寒。
(四)
金釵雙捧玉纖纖6,星宿光芒動寶奩7。
解笑詩人夸博物8,只知紅顆味酸甜。
自註:白樂天詠荔枝詩云:“津液甘酸如醴酪”,杜工部詩云:“紅顆酸甜只自知”。此皆知巴蜀荔枝而已,不知閩越荔枝不酸也。
作品注釋
1、隋珠:即隋候珠,指名貴的珍珠。典出《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隋候之珠,和氏之壁,得之者富,失之者貧。”高誘註:“隋候見大蛇傷斷以藥傅之。後蛇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候之珠’。”
2、黃犢:小牛。
3、昭陽:即昭陽殿。《三輔黃圖》卷三:“成帝趙皇后居昭陽殿。”《西京雜記》:“趙飛燕女弟,居昭陽殿,中庭彤漆,砌皆銅沓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缸,含藍田壁,明珠翠羽飾之。”此句昭陽第一人,指像趙飛燕這樣的在皇帝左右的得寵者。
4、絳縠(hú):絳,深紅色。縠,有皺紋的紗。
5、封植:雍土培植。《左傳·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樹。” 封殖,亦作“封植”。
6、金釵:《晉令》:“六品以下得服爵釵以蔽髻,三品以上服金釵。”金釵為三品以上官所服,這裡指代服飾金釵的美女。
7、星宿(xiù):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體叫做宿,如星宿,二十八宿。這裡指星星。
8、寶奩(lián):寶鏡。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9、博物:即“博於物”,見多識廣之意。
作品譯文
(一)剖開荔枝果殼如見到隋候珠一般使我醉眼睜開,如丹砂般的果皮隨手拋棄於地上。誰能像小黃犢那樣有力,將滿天繁星般的荔枝摘下來。
(二)好似白玉鮮潤冰清不染埃塵,新鮮的荔枝包裹著絳紗如仙衣裁剪成。後宮裡千門萬戶誰有幸嘗過?只有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楊貴妃——昭陽殿里第一人。
(三)荔枝果實如絳紗裹著白露團,但是長安不產卻生長在遙遠的地方。皇宮裡剛剛聽說清涼的荔枝送到,就聽說宮中佳人不能忍耐它的涼寒。
(四)美人兒們玉手纖纖捧著荔枝,就像滿天的星星在寶鏡里閃爍。她們一邊笑鬧一邊說:“當年的杜工部、白樂天自誇博物,他們只知道蜀地荔枝酸酸甜甜,卻不知福建荔枝只甜不酸!”
作品簡析
曾鞏在福州的詠物詩中最有名的就是《荔枝四首》組詩,為歌詠閩地荔枝的傑作。一、二首盡力描繪荔枝的色態;三、四首則分別寫荔枝的畏寒特性和芬芳氣味。
第一首一、二句寫剖開荔枝和棄掉皮殼的愉快心情,後二句則描繪荔枝都採摘下來之不易。
第二首一、二句形象地把荔枝的內看外觀(色澤光耀)描繪殆盡。後二句概括地運用唐朝杜牧《過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把荔枝和這首名詩聯繫起來,使人感到吃荔枝之不易。
第三首以“昭陽殿里才聞得,已道佳人不奈寒”來寫荔枝不能耐寒的南國習性。
最後一首則以“解笑詩人夸博物,只知紅顆味酸甜”來說明閩省荔枝之甘美香甜。雖未道出閩南荔枝氣味之美,但其甜酸甘味,卻在無言含蓄之中,而使人意味其中。
作者簡介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屬江西)人,後居臨川(屬江西)。1057年(嘉祐二年)登進士第,調太平州司法參軍,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英宗實錄檢討官。通判越州,知齊州、襄州、洪州,加直龍圖閣,知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1080年(元豐三年)宋神宗召見後留判三班院、加史館修撰,專典五朝史事。1082年(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不久病逝於江寧府。追謚為“文定”。曾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編為《元豐類稿》5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