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上清丸始創於明末,迄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為荊門李氏老積蔭堂家傳秘制的常備良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用於頭暈頭痛,耳內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眼睛暴赤,小便短赤等症。其藥理試驗顯示該藥具有顯著的消炎作用。荊門上清丸,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獨特療效,走過了四百年的歷史長河,是荊門市首批獲國家批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荊門上清丸,對於老荊門人而言,可謂家喻戶曉。荊門上清丸,這一祖傳秘方,有著輝煌的過去。在明清時,有的商人將其帶到南洋,賺取外匯;荊門本地人若遠行,將其作為必備藥品;來荊的客人以能買到荊門上清丸為快樂。
探源上清丸
“荊門上清丸頗得製法,或雲其地有井水,性殊異,古以之浸藥,功力獨勝……”這是民國十年(1921年)刊刻的宣統《湖北通志》對荊門上清丸的記載。
幾百年來,荊門上清丸一直和荊門的歷史糾纏在一起。如今許多中老年荊門本地人都對荊門上清丸記憶猶新,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荊門品牌。要想了解荊門上清丸,就必須了解荊門上清丸的歷史和荊門上清丸的發源。據荊門市檔案館資料記載,荊門上清丸為荊門李氏“老積蔭堂”家傳秘制的“常備良藥”。關於荊門上清丸的起源,有說100多年,有說300多年,還有說400多年,分別見著於1922年刊行的《章學誠遺書.湖北通志.食貨考》、民國十年(1921年)成書的《湖北通志.物產.藥類》和民國十八年(1929年)的《湖北建設概況》,這些不同的史料均有記載。
在《荊門市醫藥志》上,關於荊門上清丸的起源是這樣記載的:初是李氏老積蔭堂雙柏樹為記的荊門上清丸,民國15年(1926年),在荊門縣城十字街常春茂藥店(店主羅協卿)生產以雙桐為記的上清丸,其中以李氏上清丸為優。李氏上清丸是李氏家族密傳的中成藥,據李氏後代傳述,荊門上清丸的創始人是其先祖李文光,李文光是清時秀才,懂醫術,於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在荊門州城南門外板橋頭開設“積蔭堂”小藥店,偶得一秘方,精心研製成功,靠全家人手工操作,自產自銷荊門州上清丸。上清丸以雙柏樹為標記,是因為李氏藥店院內有一株用扁柏嫁接刺柏得雙枝柏樹,人稱鴛鴦柏樹,樹旁有一口秀井,水質純清,終年不竭。上清丸就是取此水熬制而成。
究竟上清丸起源於何時?除了典籍記載外,根據荊門上清丸製作傳人李義珍回顧,李家世代居住在荊門古城南門外護城河南岸第一家,李文光為上清丸的創始人。要想真正弄清楚荊門上清丸的歷史,就得搞清楚創始人李文光為何時人,成書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荊門州志》和成書於同治七年(1868年)的《荊門直隸州志》均在“仙釋”篇中記載了李文光遇仙一事。《荊門州志.文苑》並點名李文光為明代秀才,但兩志中均未記載李文光制上清丸。
真正能證明荊門上清丸歷史的應該是《章學誠遺書》,《章學誠遺書.湖北通志.食貨考》中記載“荊門地廣民稀,謀生者多聚沙陽,出上清丸,頗得製法。”章學誠非湖北人,也沒有在湖北境內為官,其生活在清乾隆時期,這時候不是湖北人也沒有到過湖北的章學誠在遺書中記載了荊門上清丸,必然是“荊門上清丸”在乾隆年間已經在全國廣為流傳,才為章學誠所收藏,並加以“頗得製法”的評語。而從清順治立國至乾隆登基,共九十二年時間。參照《荊門州志》對李文光的記載以及《章學誠遺書》來推斷,荊門上清丸應該創始於明末清初,迄今應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古方之奇
荊門上清丸流傳了四百多年,多處典籍記載中也多加以“頗得製法”“功力獨勝”類的評語。如今也仍然為荊門大多數中老年市民和一些海外華人所懷念,必然有它的神奇之處。那么古方荊門上清丸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呢?
荊門上清丸由兒茶、麝香、薄荷、黃蓮、荊芥、桔梗、山豆根、甘草、冰片、月石等十幾味中藥組成。在一些典籍記載中,荊門上清丸的功效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主治“頭暈頭痛、偏正頭痛、耳鳴耳聾、眼睛暴赤、眩爛流淚、口舌咽喉生瘡腫爛、牙齦腫爛、牙齒脈痛、鼻內腫塞、鼻中生瘡、風熱咳嗽、傷風中暑、口渴唇焦、小便短赤等症狀。”
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湖北建設概況》記載,荊門上清丸送湖北省區第一次國貨展覽會上參展,在二百餘種參展品中,被審查評定為最高級別的“特等”(評定特、超、優、一、二、三共六等)。
1981年7月28日,荊門縣藥品檢驗所對荊門上清丸進行了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稱,荊門上清丸的衛生學、崩解度均符合《中國藥典》之規定。1982年,荊門縣人民醫院對30名耳、鼻、口腔、咽喉炎症患者服用荊門上清丸臨床療效觀察,總有效率達97%。1982年上海《中成藥研究》第五期載文《雙柏為記辨真偽,中外馳名上清丸.關於“荊門上清丸的歷史考察”》文章中,重點介紹荊門上清丸主治病症明確。
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些老荊門市民介紹,在他們兒時的記憶中,荊門上清丸在鎮痛消炎方面療效神奇,平時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傷風感冒咳嗽,或者口舌咽喉生瘡腫爛、牙齦腫痛,只要這樣的症狀出現時,服用荊門上清丸最多一個星期,效果可見一斑。
昔日輝煌
荊門上清丸自問世以來,由於療效獨特,幾百年來在民間享有很高聲譽。不僅許多荊門人把上清丸視作老幼皆宜的“常備良藥”,還成了送禮佳品和出口國外的珍品。
按照舊時習俗,藥品被視為不吉利之物,是萬萬不能帶進別家大門的,而在荊門,荊門上清丸是個例外。因為歷史上荊門上清丸一直都是李氏家傳秘方,製藥方式也是手工作業,產量很低許多人買不到荊門上清丸,造成奇貨可居,李氏的上清丸還被當成最貴重的禮品互相饋贈。這種風俗在荊門、鍾祥非常普遍。
荊門李氏雙柏為記的上清丸先後行銷到湖北、河南、河北、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和武漢、上海、北京等城市,清末民初李氏還為在荊門傳教的美國、英國傳教士專制鐵盒包裝,作為珍品特產帶往歐美。史料記載,民國九年(1920年)住荊門福音堂的美國傳教士約牧師.羅修道(女)向李氏訂購荊門上清丸,用特製白鐵盒盛裝帶回美國。到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荊門上清丸又外銷到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1980年,香港一錢姓客商通過國家外貿部門到荊門求購荊門上清丸。
對於上清丸紅火局面,不僅荊門人熟知,連外省的一些老人在兒時懷舊文章中都有流露。一河南南陽人寫了一篇懷念家鄉小鎮的文章,文中就提到兒時記憶中當地一賣“荊門州上清丸”的吆喝聲和火熱的場面,讓他記憶猶新。
古方解密
荊門上清丸一直為李氏家傳秘制,其配方沿襲傳子傳媳不傳女、婿,歷代只定一人相繼,炮製操作族人均可參與謀生。為什麼1959年後荊門上清丸不再是李氏後人繼承製作,而變為荊門上清丸廠和荊門一些醫院的製劑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了古方解密的過程。
原來,從清至民國,李氏傳人一直使用雙柏為記的“李老積蔭堂荊門州上清丸”,經營地址今在工商街南薰門後,解放前後,其上清丸傳人為李朝中(字成齋,1900年——1976年),荊門上清丸也一直流傳很火,後上清丸傳人李朝中將秘方及製作方法傳給其侄媳李義珍。1954年荊門上清丸由李朝中、羅四維(李朝中大夫人)、鄧玉珍(李朝中弟媳)、李義珍四家聯營,改名“荊門老積蔭堂上清丸聯營處”,1958年5月與荊門縣藥材經理部公私合營,定名“公私合營荊門老積蔭堂上清丸製藥廠”,負責人為李義珍。
要說上清丸秘方從李氏傳人手中最後捐獻給國家還是1959年的事情。那年,李朝中作為荊門商界名人應邀赴省里參觀國家經濟建設成果展,在十天的參觀期間,上清丸傳人李朝中深受感動,當即將荊門上清丸秘方用毛筆書寫出並捐獻給省衛生廳。回到荊門後,李朝中又複寫了一份秘方捐獻給荊門縣衛生局。從此,荊門上清丸的組方便為我市衛生部門所掌握,但對外仍然處於保密狀態。
由於荊門上清丸製作工藝非常獨特,其配方雖然已經捐獻出來,但是如果沒有李氏後人參與製作,配方也只是一紙空文。在上清丸配方捐獻後,李氏傳人李義珍便一直參與上清丸製作。1966年,“公私合營荊門老積蔭堂上清丸製藥廠”更名為“荊門縣立新製藥廠”,後又改名為“荊門縣五七製藥廠”,1983年12月,生產地遷至當時的火車站9號荊門市中藥材公司倉庫大院,改名為“荊門市上清丸廠”,一直都是手工操作。受人工影響,當時荊門上清丸的出產量很少,但銷量卻很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