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荊教授系河南滎陽、王村鄉段坊人,漢族,自學成才。1942年,因學術成果突出獲中英科學獎金;同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學術審議會破格授予教授資格,時年26歲,為當時最為年輕的“鋼”教授(註:留洋歸來者為洋教授、本土畢業者為土教授、自學者為鋼教授)。歷任南京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中央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廈門大學、鄭州大學教授。
一生著述400餘篇。主要著作有《安特生彩陶分布說之矛盾》、《史前中國》、《西北民族研究》、《近代中國經營邊疆史》、《中國石窟雕刻藝術史》、《考古學通論》、《中國生產工具發展史》、《《博物館學大綱》、《博物館學通論》等多種。
人物經歷
荊教授生於民國5年(1916)王村鄉段坊村。其父,字文甫,晚清貢生,飽學之士,維新派,與維信派首領康有為是忘年之交,康有為先生曾稱其“經畲堂”(畲音玉),其意為圖書館。荊教授系文甫先生老來的第三子。
文甫先生一生不得志,故把一切希望寄托在第三子身上,曾作詩:“……生子懸虎矢,望兒老大成。”
民國年19年,荊教授(十四歲)到開封私立中州中學讀書,次年到河南省博物館當練習生。從此先後自學考古學、人類學、博物館學等基礎知識,博覽了中外社會發展和科技史,開始走上博物館學和考古學之路並獲得驕人的成就,被稱為開封四大才子之一(註:當時開封四大才子為:荊三林、臧克家、姚雪垠,郭伯恭)。
1942年,荊教授因學術成果突出獲中英科學獎金;同年被國民政府教育部學術審議會破格授予教授資格,赴重慶任職於南京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圖博系教授,兼中華大學教授。(註:時逢抗戰時期,當時該校不在南京而在重慶)。
1945年,任國立蘭州大學教授,兼任國立西北師範學院教授。
1947年,任國立西北大學教授。期間,撰文《一葉知秋》,反對國民黨打內戰。後因支持愛國學生和地下共產黨的進步活動受國民黨當局迫害,在地下黨的幫助下於1948年春投奔解放區,當時解放區的《解放日報》(?)以“水流千年歸大海,荊三林教授到解放區來!”給予了熱烈而高度的評價。同時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
1949年前往瀋陽,任“東北商專”教授。不久被任命為中央軍事接管委員會委員隨軍南下1950年至廈門,任廈門大學教授。
1954年調離廈門至山東濟南,任山東師範學院教授。
1956年,荊教授為支援家鄉文化建設請纓回到鄭州,任鄭州大學教授及歷史系籌備委員會委員。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從此受到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先是1958年被錯劃“右派”送往西華勞教三年,後又時逢“偉大的文化大革命”成了“右派”+“翻動學術權威”的雙料“臭老九”,接下來又因其歷史、考古專業的緣故,又被扣上“反動復古分子”的帽子,成了“三料‘臭老九’”,不僅身心受到折磨。也嚴重影響到他的科研工作。直到“四人幫”被打倒,他才得以平反昭雪。時年他已是62歲的老人。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自1978年始,荊教授拚命工作,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外還積極投入社會活動,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人類學會、河南省科技史學會、河南省考古學會、河南省博物館學會的理事和中國農業歷史學會顧間、中國生產工具史研究會理事長、鄭州市歷史學會副會長等職,美國西部礦業與工業博物館聘為特邀館員。
1982年,退休的荊教授已經70多歲高齡,但他不顧年老體弱,第一個主持開發滎陽、鞏縣(現鞏義市)及新密三縣交界處的”大環翠峪景區”的開發工作,他與年輕人一起跋山涉水,察看景點,組織路線,並第一個在這裡辦了旅遊大學。最感人的有一年冬天他為了去察看這裡的古城堡,早早地起了床,帶上大餅,冒著寒風,一路上渴了就鑿開冰,取山泉水解渴,直到晚上7:00還在山上。他就這樣在這裡一乾就是10年,不求回報,直到1991年去世。
1991年3月4日天氣陰霾,下午18時突然下起大雪,與此同時,史學界一代巨匠荊教授因患食管癌醫治無效在鄭州武警醫院逝世,終年75歲。
荊教授去世後,滎陽、鞏縣(現鞏義市)及新密三縣領導及景區民眾的強烈要求下,荊教授被安葬在三縣交匯處“大環翠峪景區”,靠滎陽一側的“浮戲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內。
三、主要成就及著述:
荊教授l7歲時即發表第一篇論文《中國易經時代社會情況討論》,提出“夏代為中國第一個朝代,從夏到西周為奴隸社會,在殷、周之際,即孕育著封建制度”的論述。他的這一論述引起中國史學界的重視,並被採納。民國24年加人中國博物館協會,先後發表《民俗博物館在現代中國的重要性》、《地方博物館的目的及組織問題》、《科學博物館的目的及組織問題》等論文。
民國21至28年,荊教授先後到魯、豫、陝、甘、青等省調查原始人類文化遺址,發表《安特生“彩陶分布說”的矛盾》等論文。提出中國文化是源於中國本土,主要是中原,不是中國文化西來,而是中國文化向西分布的論點,義正詞嚴,有理有據地批駁西方學者對中國的輕蔑。
1957年6月三林被錯劃為右派,受到政治迫害。“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種種打擊,下放到郾城農牧場勞動。逆境中,他仍毅然沉著地堅持學術研究。在郾城放羊時發現一古村落遺址,寫出《郾城古文化遺址初步調查——復論殷商源流》近3萬字的文稿。勞動之餘,孜孜不倦地研究考證。又寫出《中原歷史物質資料叢論》約50萬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組織為他平反昭雪。荊教授決心把晚年全部精力獻給黨和人民。潛心研究中國生產工具的發展,寫出《中國生產工具發展史》,博得中外學者的重視。1983年鄭州大學為三林招收“中國生產工具史”碩士研究生,委託他帶一名美國來華留學的 博士研究生。他深入調查研究濟水與汜水源和黃河古道的變遷,幫助黃河遊覽區查清了附近有關名勝史跡。
1984年冬,荊教授根據《鞏縣誌》、《汜水縣誌》的記載詳細考察浮戲山地區的有關史料,不避嚴寒酷暑,攀登幾十個山頭,翻越數十條溝壑,經過幾個月的艱辛調查,弄清浮戲山的歷史沿革、地貌地況,查清各山頭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所修築的山寨城堡共22個。並聘請中國軍事科學院、南開大學等學術團體到浮戲山考察論證。寫出《浮戲山古城堡群的發現》及《建立中國軍事建築工程歷史博物館》和《建立汜源公園》倡議書。
1987年又寫成《浮戲山叢考》,廣泛印發宣傳。經過辛勤努力,l987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浮戲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滎陽縣成立“浮戲山環翠峪史跡名勝管理處”。從此,浮戲山遊人如織。
荊教授一生髮表著述400餘篇,無法一一列舉,其有代表性的主要著作為:《易經時代中國社會狀況之討論》、《安特生“彩陶分布說”的矛盾》、《史前中國》、《西北民族研究》、《近代中國經營邊疆史》、《中國石窟雕刻藝術史》、《考古學通論》、《中國生產工具發展史》、《《博物館學大綱》、《博物館學通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