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市荊林學校

丹陽市荊林學校

荊林中學創辦於1969年,位於丹陽市東郊荊林鎮,距丹陽市中心4公里,現為初級中學,有16個教學班,近800名學生,教職工68名。

學校簡介

該校的辦學目標是:輕負擔、高質量、有特色。辦學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該校辦學方向端正。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執行教育教學法規,注重內涵發展,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質量一直名列丹陽市前茅。該校十分重視兩支隊伍建設,領導班子素質高、能力強、敢創新、率先垂範、克難奮進,形成了團結、務實、高效、創新的工作作風。全校教職工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為人師表,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現有中學高級教師23名,鎮江市骨幹教師1 名,丹陽市骨幹教師7名,鄉鎮級骨幹教師25名,初步形成了優秀教師群體。該校管理科學規範。各職能部門設定合理,職責分明,全校教職工主人翁意識強,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全面實行聘用契約制,競爭上崗制,考核獎懲制,學校管理做到嚴、細、實。學校校風正、學風濃、教風好。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鎮江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鎮江市無流生學校”、“鎮江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鎮江市園林式單位”、“丹陽市文明單位”、“丹陽市管理精品學校”、“丹陽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丹陽市課改工作先進單位”、“丹陽市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等。連續8年獲丹陽市目標考核一等獎,連續4年獲丹陽市國中素質教育質量綜合考核優秀獎等。全校師生正團結一心、昂首闊步向更高目標邁進。

沿革情況

荊村橋王氏歷來都比較重視教育事業。據傳,曾在清朝同治年間(公元一八七一年)就聘請過張霖(後做了縣候補教諭)兩度來荊村“坐過館”。本村的王猷公(年代不詳)在壯年也曾被外村請去“坐過館”。不過這都是富裕人家私人聘請私熟先生來自己家裡教自己的子孫讀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六)就有個王春年聘請了永安村的挽角蔣(地名)的蔣煥廷(據傳是個文秀才)來自己家裡教過自己的幾個兒子王連根、王茂根和侄兒王炳芳等。

宣統二、三年,即公元一九一○年、一九一一年,正值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志同者進行革命運動,各地回響者不計其數,真可謂風起雲湧,意欲推翻封建腐朽統治的滿清王朝,同時各界人士也提出廢科舉、興學校等近代新興舉措。也就是在這時期(宣統三年)荊村王氏族長王大琛與各分支分長王大瑞、王大貴以及族人王春年、王佩善等人的商議下,要重續修“王氏宗譜”。並還特地邀請同邑名人殷松年(墨卿)、蔣啟鴻和同支脈的王配坤、王作梅(倆人都是洪巷村人)來協助修譜。在續修“王氏宗譜”的過程中,就有王竹梅(殷松年讚譽他年輕有為是教育界之翹楚<比喻傑出的人才>)向荊村王氏族人提議:應該將私人家裡的私熟館集中到祠堂里來,這會讓家庭比較貧困人家的子孫也能受到啟蒙教育,以便多出人才。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王氏族人的同意和讚許。

荊村王氏續修宗譜後,族長和分長等商量決定成立以族長為董事長的校董會(由王大琛、王大瑞、王大貴、王春年等七人組成),準備於一九一二年春季正式在祠堂開館。還請殷松年和王竹梅到縣裡同教諭(負責教育的官員)夏景仁和丹陽縣教育會楊鴻範會長進行溝通。縣裡同意給予備案,辦學性質改私人辦為村辦(即學校的經費大部分由祠堂的田畝收入款支出,少部分再由家庭充裕的村民湊合出)。

於是,在辛亥革命取得勝利的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的春分,荊村王氏凡年滿十八歲以上的男丁都集中到王氏宗祠,對列祖列宗行大禮祭拜,並大擺酒筵宴請各位。族長在酒宴上宣布:兩日後的初六日,荊村學館就在祠堂的中廳開館……

開館先生就是蔣煥廷。二十多個學生,年齡小的從六、七歲的開蒙佬到十四、五歲的少年。教的仍是傳統私熟課程。《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和《論語》等。也是私熟形式:早晨學生進校早讀,上午先生教,學生讀背,中飯後學生到校寫大小字,由先生看、改、批,再後學生又是讀背,先生理課等。

一年後,一九一三年,陸陸續續就有鄰村的臧家、步圩彎、莊裡、馬王,還有王巷和酈巷的孩子也來到荊村就讀了。

蔣煥廷先生在荊村學館將近十年,後來又相繼聘請臧家村的臧嘉樹(老六)和臧雙二,東王村的王夕林,胡橋的束文蔚,豆莊的周道南等來坐過館。學生最多的時候約在三十年代中期有近八十個。現有八十幾歲的老人回憶曾有這樣一件事來佐證。三十年代荊村王氏東、西分長之間不知為了什麼事鬧出矛盾,學館也分為兩處,東學館先生是束文蔚,西學館先生是周道南。這其間有王氏族人為試探兩學館先生的才學,便出了一上聯要讓先生對下聯,上聯是:“一村二館二先生、啟蒙童、蒙童八十”。荊村村上分為兩個學館和出上聯要兩邊先生對下聯的事傳入王竹梅的耳內,王竹梅立即就約邀殷松年一同來荊村橋做民眾工作,要他們和好,同時將下聯的內容:“四海九州孔夫子、教子弟、子弟三千”,說是兩先生對出來的。後來兩位分長終於握手言和,學館也合併起來了。

約到了四十年代中期,荊村學館聘來了一位丹陽西門外錢疊青先生,他給學生增添不少“洋學堂”的氣氛。增設了算術課,課後還帶領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及有趣的遊戲,還教學生唱有關“抗日”的歌曲。學生的學習生活充實而活躍了很多。

丹陽解放後,即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日報社”就設在“王氏祠堂”里,荊村學館也就從祠堂里搬遷到村中間的堂間去了。

一九五○年,荊村學校被國家接受為公辦,定名為荊村初級國小。實行的是現行教育制度,同時老師也被轉入公辦教師,由教育局發放工資。到了五七年後,教育事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學生人數增加,教育上“兩條腿”走路,辦了民辦班,荊村初小也增設了民辦班,即一、二年級一個複式班,三、四年級一個複式班,這樣的形式一直延續到民辦教師陸續轉為公辦教師為止。

一九五一年,由於行政區劃為荊林鄉,在大吳巷成立了中心國小,荊村初小從屬於它。一直到一九六八年。

一九六八年,在酈巷國小內辦起了“戴帽子”國中班,並準備籌建荊林反修學校。

一九六九年,在荊村橋南邊,即荊林公社所在地的荊林鎮上創辦了荊林反修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即國小五年(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國中兩年、高中兩年。酈巷完小、荊村初小從屬於反修學校。

一九七二年,中國小分開,荊林反修學校改名為荊林反修中學。荊村初小從屬於酈巷完小,後又被併入。

一九七三年,荊林反修中學改名為丹陽縣荊林中學。

一九七九年,在荊林鎮上(原荊林醫院和荊林中學的西邊)建立了丹陽縣荊林中心國小,酈巷國小同時併入。

二○○九年八月丹陽市荊林中心國小校長由丹陽市荊林中學校長陳守祥兼任

二○一一年八月丹陽市荊林中心國小和丹陽市荊林中學合併為丹陽市荊林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