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草稿箱沙元偉
沙元偉,男,漢族,1944年12月28日出生,江蘇南通人。蘇州大學外語系畢業,南京財經大學教授,中華詩詞學會和中華楹聯學會發起人,省中青年詩社首任社長,從小受父親著名新南社詩人沙樹灌薰陶,4歲學詩,16歲大學畢業時柳亞子贈詩給他“詩國騁馳五十秋,吹簫擊劍久悠悠。喜聽雛風清音好,應占人間第一流。”1972年郭沫若替他題詞“大作拜讀了一遍,誠如亞子先生詩所評:‘應占人間第一流’”。郭沫若還講過“中國理科出了個陳景潤,文科又出了個沙元偉”。沙元偉年輕時代詩風慷慨激昂、豪放雄渾,例如《漫遊》“少年心事五湖中,湘水秦山夏復冬。黃鶴樓頭明月夜,高歌一曲大江東。”《讀李白詩》“散發行吟屈子風,黃河飛舞落杯中。青蓮自是謫仙客,多寫名山少寫農。”《詠梅》“秀骨芳姿玉一叢,冰天雪地影重重。寒風似水清香滿,冷月如霜正氣濃。”《送友支邊》“揚子江邊趁曉風,鐘山隱隱彩雲中。一聲輪笛送君去,笑指雄鷹飛遠空。”《眺望南京長江大橋興建》“長江滾滾接天來,白浪如山劇壯哉。千古英雄隨逝水,六朝宮闕變荒台。虹橋突兀橫波臥,鐵軌交叉匝地廻 。會看列車南北去,風煙萬里自今開。”他寫的楹聯雄渾磅礴、警策清新、含蓄深遠。例如《華夏第一樓(塔)》:“探身瞻五嶽,緬億風雲華夏五千史:舉首凌九霄,遙看骨肉台澎九點菸。”(李賀詩“遙看齊州九點菸”喻中國分為九州。此聯講台澎在中國九州之內。中國有“五五還原”和“九九歸一”的成語。上聯連用“五五”,下聯連用“九九”,寓意台澎將“還原”和“歸一”到祖國大家庭中。此聯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橫空出世,氣象萬千。)《南京鐘亭鼓樓》“夜夜夜鍾,半夜夜鍾,待旦枕戈;更更更豉,五更更鼓,聞雞起舞。”(此聯用古代劉琨枕戈待旦和祖逖聞雞起舞衛國保家、頑強鬥爭的精神,激勵後人奮發圖強,建功立業。而“夜夜夜鍾”和“更更更鼓”的疊詞連用更增強了刻不容緩的時代緊迫感。)《陽山碑材》“深谷易埋,未能填海;大材難用,留待補天。”(南京陽山谷中“天下第一碑”總高78米,總重3.1萬噸。終因無法搬運而被迫棄置。上聯說,埋沒於深山谷中,縱有精衛填海之能,也難被發現;下聯說,如此大材,必有大用。留待女媧補天。這既是對碑材的埋沒,也是對人才的埋沒感慨不已,同時又對未來可能大展宏才寄以厚望。)他應對的楹聯極富技巧。例如:“元宵夜宵夜元宵”;“首日封日封首日。”、“佳偶天成,成天做佳偶”;“良緣地就,就地結良緣”。“九天攬月,華夏英豪馳宇宙”;“三峽截流,炎黃俊傑造乾坤”。這些詩聯表現出鮮明的藝術個性和豐富的獨創精神,筆法簡明犀利,刻畫細緻真實,想像新穎奇特,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遣詞造句,都顯示出嫻熟的藝術功力,以極為凝練的筆墨,烘托出極為深邃的意境和深廣的情懷,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藝術把握,極富哲理的穿透力和感情的震撼力與藝術的渲染力,是其理性的認知高度和性格表現深度與情懷的感染力度的具體生動形象的體現,創造性地實現了景致與感情、歷史和現實的和諧統一,從多種角度自然地折射出高尚志向和馨香品德。散發著清嫻淡雅幽香,給讀者以極強的哲理熏洗,心靈形成極強的悸動。藝術受到極強的激發,產生了顯著的教化功能和社會效益。他撰寫了眾多的優異詩聯,獲得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發展和豐富了詩聯理論,在學術界引起廣泛注意和提供了參考借鑑作用,為中國文學做出突出貢獻。他博覽群書,學生時代就“吃”掉了半個圖書館而被稱為“半部百科全書”,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包括詩詞、楹聯、歷史、地理、小說、美學、經濟、管理、人才、社會、鄉土、旅遊、教育等等的論文。曾榮獲中國作協詩詞評論一等獎和詩詞創作一等獎。他的理想是繼承父親沙樹灌遺志,振興格律詩,恢復“中華詩國”的榮耀,同時又振興楹聯,使之與詩詞曲並駕齊驅。
詞語草稿箱
是用來存放暫時性的檔案,待修改內容的編輯檔案或存放草稿的地方。草稿箱有實際的和虛擬的,實物就是一個箱子,只是它的用途決定的。虛擬的是網上的一塊存儲空間,存放電子草稿。
草稿,是指人們在正式寫作,答題等行為前,用來寫一些內容或文字做準備的,草稿紙不是指紙的質地或者種類,而是指具有被用來打草稿這一行為的紙,可以是各種質的各種類型的紙。
草稿同時也是具體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之一,我國國民對待這一方面意識比較淡薄,對待草稿或草稿紙往往都是隨意一扔並無做碎紙處理,這就有可能導致一些記錄在草稿紙上的重要信息或者機密的流失,造成自己的權益或相關權益的損失,所以才有草稿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