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大王

草書大王

張丞相喜愛寫草書但寫得不好,當時的人們都笑話他,丞相對此表現的很鎮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個好的句子,就拿起筆迅速寫下來,整張紙上龍飛鳳舞。他讓侄子抄下來,到書法中筆畫怪誕的地方時,侄子茫然地停下來,拿著他寫的字的紙去問他:“這是什麼字?”丞相認真地看了許久,自己也不認識,便責怪侄子道:“你為什麼不早問?以至於我都忘記了寫的什麼了。”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張丞相(1)好草書而不(16)工。當時(2)流輩,(15)皆譏笑之。丞相(3)自若也。一日(4)得句,(5)索筆疾書,滿紙(6)龍蛇飛動。(7)使侄錄之。當(8)波險處,侄(9)罔(wǎng)然而(19)止。(10)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11)熟視久之,(18)亦不自識。(12)詬(gòu)其侄曰:“(20)(17)汝(13)胡不早問。致(14)余忘之。”

譯文

張丞相喜愛寫草書但不好看,當時的人們都笑話他,丞相對此表現得很鎮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個好的句子,就拿起筆迅速寫下來,整張紙上龍飛鳳舞。他讓侄子抄下來,到書法中筆畫怪誕的地方時,侄子茫然地停下來,拿著他寫的字的紙去問他:“這是什麼字?”丞相認真地看了許久,自己不認識了,便責怪侄子道:“你為什麼不早問?以至於我都忘記了寫的什麼了。”

注釋

(1)好:喜歡,愛好。

(2)流輩:同流的人,此指草書愛好者們,即同行們。

(3)自若:自如,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

(4)得句:得到佳句。

(5)索:找到。

(6)龍蛇飛動:形容字龍飛鳳舞。

(7)使:讓,命令。

(8)波險處:指筆畫曲折怪僻的地方

(9)罔然:迷惑的樣子

(10)執:拿著。

(11)熟視:反覆地看

(12)詬:責罵。

(13)胡:何,為什麼。

(14)余:我。

(15)皆:都。

(16)工:規範。

(17)汝:你。

(18)亦:也。

(19)止:停止。

(20)汝胡不早問,至余忘之:你為什麼不早一點問我,以至於我也忘記它了。 胡:為什麼

(21)錄:抄寫。

閱讀啟示

啟示:

1.不要隨便把錯誤歸結在別人頭上;

2. 做事貴在勤於用功,到關鍵時才派得上用場;

3.無論任何事情,都要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做;

4.當聽到旁人對自己的批評時,要虛心接受,並改正.

該文應責怪的人是張丞相,原因有兩個:

1.自己書寫不好,還驕傲自滿,不聽勸告,不改正錯誤。

2.自己字跡潦草,還埋怨侄兒不早點問。

張商英軼事

張商英,生於公元1043年,卒於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慶)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從小就銳氣倜儻,日誦萬言。最初任職通州主簿的時候,一天,進入寺中看到大藏經的卷冊齊整,生氣的說:“吾孔聖之書,乃不及此!”欲著無佛論,後來讀《維摩經》,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深有所感,於是歸信佛法。

人物簡介

神宗時,受到王安石的推舉,入朝做官。大觀年間,擔任尚書右僕射。不久因事而被降調至邊遠地區,其間曾到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像,有所感應,於是塑文殊像供奉在山寺,並撰寫發願文。不久,遇到大旱災而入山祈雨,三次都很靈驗,因此聞名於朝中。又還僧寺田三百頃,表達崇佛的赤誠。及任職江西運使的時候,禮謁東林寺常總禪師,得到禪師的印可;接著又到兜率寺的從悅禪師處參學,在該寺後擬瀑軒題詩中有“不向廬山尋落處,象王鼻孔縵朝天”,意思是譏諷從悅禪師不肯定東林禪師。

商英與禪師的對話

從悅禪師對商英說:“東林既然印可運使,運使對於佛陀的言教有疑惑嗎?”

商英說:“有!”

從悅禪師進一步問:“所疑為何?”

商英答:“我疑香嚴獨頌,還有德山托缽話。”

從悅禪師:“既有此疑,安得無他?”接著又說:“只如岩頭所言,末

後一句是有呢?是無呢?”

商英說:“有!”

從悅禪師聽到這話,大笑而回。他的笑讓商英渾身不自在,一夜睡不安穩。到了五更下床時,不慎打翻尿桶,忽然大悟,因而作頌:

鼓寂鍾沈托缽回,岩頭一拶語如雷,

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

隨後,到方丈室叩門道:“開門!某已經捉到賊了!”

從悅禪師在房內說:“賊在何處?”商英被他這問話愣住了,瞠目結舌。

從悅禪師又說:“運使你去吧!來日有緣再見。”

次日,商英把他前夜偈頌呈給從悅禪師過目,禪師對他說:“參禪只為命根不斷,依語生解,塞諸正路,至極微細處,使人不識,墮入區宇。”

從此,商英景仰從悅禪師,待以師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