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包包子鋪

草包包子鋪

1937年,一名叫做張文漢的老實人,在濟南開了一家名叫草包包子的店鋪,他製作出來的草包包子以餡多、味美、灌湯而聞名泉城濟南。半個多世紀以來,草包包子的店鋪經歷了日偽時期的土豪惡霸尋釁敲詐,解放戰爭時期的國民黨飛機濫炸,政治運動,經濟改革等諸多風潮,見證了濟南近百年的榮辱沉浮。是濟南人為之喜愛的,為之自豪,最能體現古老濟南韻味的老字號。在濟南市飲食協會連年的評比中,草包包子鋪的特色“草包包子”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風味多次榮獲濟南市“名優小吃”的稱號。

創建

草包包子鋪的創始人張文漢童年在濟南濼口的“繼鎮園”飯莊學藝,拜名廚李安為師。他生性憨厚,終日燒火、擇菜、乾雜活,無聲無息,故師兄弟間皆呼之為“草包”。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張文漢全家從洛口逃進濟南內城。為了餬口,打算開設包子鋪,但又苦於無本錢,後由名中醫張書齋先生資助麵粉五袋,又得到鄉親及友人幫助,在西門裡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得鋪面房兩間。開業之前,“草包”要求張書齋先生給起個響亮字號,張先生說:“要什麼響亮字號,‘草包’就很響亮,於是“草包”二字便成都為包子鋪字號。

張文漢在包子製作上秉承師傳,潛心研究,逐漸創出了自己的風味。草包包子不僅外形美觀,令人垂涎欲滴,而且吃起來湯汁豐富、口感細膩,再加上張文漢待人實誠,“草包”包子鋪很快就在濟南府叫響,品嘗者絡繹不絕、頗受稱讚,因而生意日趨興隆。為了擴大營業,張文漢托友租到濟南大觀園北門裡西側鋪房兩間,遷來開業。

然而,在日偽時期大觀園被控制在一夥土豪惡霸手中,這些人對草包包子鋪百般尋釁刁難,藉故敲詐;偽、警、憲、特亦時常“光顧”,吃飯從不掏腰包。如此兩三個月,非但無利可得,幾乎虧了本。張文漢只得停業,再次搬遷至普利街冉家巷口泰康食物店東鄰的兩間鋪面房(現址),草包包子鋪重新開業。

傳奇

民國初期濟南的普利街 民國初期濟南的普利街

1948年9月,濟南解放後的第二天,國民黨飛機狂轟濫炸,一顆炸彈投在泰康食物店店房,高大的山牆傾倒後砸向包子鋪,張文漢一家五口及其內兄在內全部死亡,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和腹中的胎兒在這次事故中幸免於難。

張文漢的妻子和他的生前好友何俊嶺收拾整理,照料復業,生意卻僅可維持。後因合作夥伴之間意見分歧,經營不利,何俊嶺將草包包子鋪全盤交給其親家繩華泰(大華飯莊廚師)代為經營。

1956年公私合營後,草包包子鋪歸入濟南飲食公司,店鋪裝飾一新並增加了員工,生意逐漸好了起來。

現狀

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經濟的步伐逐步加快,一些原有的老子號餐飲店,由於體制、管理等諸多的原因,相繼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紛紛退出餐飲舞台。此時,草包包子鋪的主管部門濟南全益公司(原是濟南飲食公司)董事長王福全與草包包子現任總經理董馥生認識到了改革的迫切性,提出了改制承包的方案,草包包子鋪開始實行了承包經營。1970年就來到草包包子鋪的董馥生當上了草包包子鋪第一任總經理。

1997年的7月,主管單位與經營承包方共同出資80多萬元擴大經營。他們邊營業邊擴建,經過5個月的穿插施工,草包包子的營業面積擴大了近一倍,由原來的300平方米擴展到1000平方米,增設了雅間,餐飲用具進行了全部更新。為使草包包子鋪創新發展,董馥生對“草包”和“草包包子鋪”進行了註冊。帶領廚師們學習技術、品償、研究挖掘魯菜的創新和發展,提高菜品的檔次,相繼推出了魯川粵等南北菜系,菜品從十幾個,增加到上百個。包子也從過去單一的豬肉灌湯包,增加到8個系列,先後推出了茶葉包、御膳包、蝦仁包、大素包等多個品種。

2002年,中國烹飪協會舉辦的“中國首屆魯菜文化節”在濟南舉行,草包包子被評為“濟南市名優小吃”,並被評為“中國魯菜名店”。從此以後,草包包子多次獲得了“濟南市名優小吃”的稱號。

特色

年代已久遠的草包包子食盒 年代已久遠的草包包子食盒

草包包子用刀切肉餡,配以筍丁、蛋糕丁,並以老漬醬油、小磨香油,精心調製,是謂三鮮餡。以新鮮豬肉為原料,配以特製佐料精製成餡,是謂豬肉灌湯餡。再以新“面肥”發二等粉,擀成皮,捏十八褶成菊花頂狀。上籠蒸約十幾分鐘,出籠時凡包子“脫底”、“冒油”者剔出,不上盤。

店鋪

草包包子鋪總店及分店,遍布泉城濟南,彰顯於濟南飲食文化的舞台。

草包包子鋪總經理董馥生先生 草包包子鋪總經理董馥生先生

草包包子鋪(普利街總店),濟南市市中區普利街15號。

草包包子鋪(北園大街店),濟南市天橋區北園大街421號。

草包包子鋪(千佛山店),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156號。

草包包子鋪(山大路店),濟南市歷下區山大路36號。

草包包子鋪(燕山店),濟南市歷下區燕山小區東路24號。

草包包子鋪(和平路店),濟南市歷下區和平路36號。

草包包子鋪(經八路店),濟南市市中區經八路(濟南大廈對面)。

故事

一提起草包包子,會勾起許多老濟南人濃濃的鄉情,因為草包包子鋪是濟南“土生土長”的,至今仍保留在原址的較完整的老字號,有著近百年的歷史。草包包子是灌湯包的一種,新出籠的包子,白白的薄皮透出粉粉的肉餡,不變形,不塌架,口感鬆軟,香而不膩。對需要外帶者,用鮮綠荷葉包裹,使熱包子別有一種清香。多年來,草包包子在濟南食客中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但知道它歷史的人卻寥寥無幾。

草包包子鋪 草包包子鋪

憨厚的“草包”創下名牌

2012年3月26日,記者在位於普利街15號的草包包子鋪見到了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的董馥生,他是這家老店的總經理。董經理介紹,草包包子鋪的創始人張文漢童年曾在洛口“繼鎮園”飯莊學藝,他為人憨厚,不善言笑,終日只知道悶頭燒火、擇菜、乾雜活,因生性木訥,街房送了個外號——“草包”。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他們一家從洛口逃到濟南城裡。在朋友的資助下,於西門太平寺街南段西開了家包子鋪,後來挪到普利街冉家巷口,也就是現在的位置,並用“草包”作為字號。

經營了幾年後,為吸引顧客,增加收入,店裡又適當增添了燒酒小炒,生意很是紅火。不久,解放戰爭打響了,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中,國民黨出動飛機對城裡進行狂轟濫炸,隔壁一家食品店不幸被炸彈擊中,高大的山牆傾倒後砸向包子鋪,張文漢當場被壓在牆下,再也沒有醒過來。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和腹中的胎兒在這次事故中幸免於難,草包包子鋪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後來,張文漢的妻子和他的生前好友一起整修後重新開張,生意卻大不如前,只能勉強維持。1956年公私合營後,包子鋪歸入濟南飲食公司,店鋪裝飾一新,並增加了員工,生意逐漸好了起來。

一隻胳膊能托十盤包子

據董馥生回憶,那時草包包子鋪是前後兩座用石頭砌成的小樓,兩樓之間有空中樓梯連線,中間是四方的天井。樓上的欄桿全是木製的,上面的雕樑畫棟巧奪天工。每天開門營業前,門外經常站滿了提著筐子、端著盆子來買包子的顧客,一開門,店裡馬上擠滿了人。當年店裡的擺設也很考究,地下鋪的是水磨大青磚,八仙桌和八仙椅子一溜排開,非常氣派。當時就連廚房裡調餡兒的盤子也是青花大瓷盤。由於來店裡的顧客太多,服務員們為節省送包子的時間練就了一身好把式,經常一隻胳膊托十盤包子輕鬆上下樓梯。

可惜公私合營後不久,店裡為擴大營業面積,把前面那層百年石樓推倒,重新蓋了一間房子,老屋裡的桌椅擺設也逐漸被新的替代。老樓被拆掉的第二年,小時候在老濟南生活過的一名女導演曾到店裡來過,她本來想借用老草包包子鋪古香古色的樓台院落做外景拍攝基地,後來只好帶著遺憾離開。說到這裡,董馥生眼神里流露出對老鋪子的眷戀之情。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飲食公司調整了經營機制,草包包子鋪實行了承包經營,1970年就來到草包包子鋪的董馥生當上了草包包子鋪第一任經理,他對“草包”和“草包包子鋪”進行了註冊。店鋪也及時進行了調整,在傳統包子品種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御膳包,蝦仁包,大素包等多個品種,並在炒菜的製作上突出了魯菜的特色。生意雖然越來越好,但房屋自公私合營以來基本未翻新過,設施陳舊,空間狹小的狀況,極大地制約了店鋪的進一步發展。1997年,董經理將草包包子鋪鋪面的營業面積由原來的300平方米擴展到1000平方米。店面變了,草包包子的製作過程卻一直沿用老的工藝,在濟南市飲食協會連年的評比中,“草包包子”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風味多次榮獲濟南市“名優小吃”的稱號。

草包包子鋪會搬家嗎

草包包子鋪自創建伊始,經歷了戰爭的洗禮,新舊社會更替,政治的變革,見證了濟南近百年的榮辱沉浮。

董經理動情地向我們敘述了他對“草包包子鋪”未來的暢想:他希望店鋪能夠留在原址,並把店鋪恢復成以前的庭院式建築。庭院裡有說山東快書的,有唱戲的,顧客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草包包子的同時,能體味一下古老濟南的韻味。他有一個信念,就是保住這個濟南老字號並把它發揚光大。

但“草包包子鋪”面臨著種種困難。有訊息說,普利廣場的規劃建設已經箭在弦上,草包包子鋪恰位於待建的“普利廣場”三角規劃範圍之內,其去留已提上議事日程。其前途撲朔迷離。

不管怎樣,我們都衷心祝願“草包”包子這個老字號能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走好每一步。

價格

豬肉灌湯包:22元/斤

素三鮮:22元/斤

素什錦:22元/斤

肉三鮮:25元/斤

龍井包:25元/斤

蝦仁肉包:35元/斤

御膳包:35元/斤

西紅柿雞蛋湯:6元/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