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況(約公元前313~前238)
正文
中國戰國後期思想家。又稱孫卿,趙國人。曾三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至楚國任蘭陵令。有《荀子》一書傳世。荀況處於封建地主階級的統一國家即將形成的時代。為適應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他以儒家傳統的禮治思想為中心,批判地吸取了先秦各家的思想成果,創建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對漢以後的封建社會有較大影響。
欲求論 主要論點是:①指出“欲多而物寡”的矛盾(《荀子·富國》),認為只有“明分”,即建立封建的等級關係和分工、分配關係才能解決這個矛盾。②把欲和求區分開來,認為欲是由生理本能所決定的生理欲望,一切人都有,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滿足,求是由思維活動所決定的實際物質需求,凡是符合於封建等級制度的求是有可能也必須滿足的。③提出導欲的觀點,主張以封建禮義來引導和制約欲求,使人們的物質需求符合於他們各自所處的等級地位。④認為“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禮論》),即欲望本身和滿足欲望的手段應該是相互協調、相互推進的。由此出發,他提出“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大略》),將義和利統一起來。
分工論 荀況比先秦其他思想家更為重視分工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意義。他從人的需要的多樣性和人的能力的專一性的矛盾,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故百技所成,所以養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他認為分工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數量和質量,而且會使人的能力和品質各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因此使得職業有世襲化的傾向。他特別重視封建統治者和庶民之間的分工分職關係,提出“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富國》)。認為封建統治者是憑藉道德役使庶民,無需勞動,而庶民的生產和生活,都要依賴於封建統治者的組織領導。他還把以封建剝削關係為核心的士農工商的分工分職關係,稱為“禮法之大分”(《王霸》)。對於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的社會職能也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重農抑工商思想 荀況認為農業才是財富生產的本源:“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而“工商眾則國貧”(《富國》)。因此,要富國,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業即“強本”(《天論》),並同時抑制工商業的過度發展。對於發展農業,他主張國家必須使庶民通過勞動能取得維持溫飽生活的收入,以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即“計利而畜民”。同時他還提出了發展大農業的觀點,即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林牧漁各種生產,豐富各種產品。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荀況對發展生產抱樂觀主義的態度。他說:“夫天地之生萬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草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富國》),這種樂觀主義是戰國時期生產力蓬勃發展在進步思想家頭腦中的反映。
分配和消費思想 荀況主張財富的分配要有貧富不同的級等差別:“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王制》)。因為在社會產品不能滿足社會欲求的情況下,人們只有按照社會的等級地位來分配產品,才能避免爭亂,這就從理論上肯定了貧富差異存在的合理性。他的消費觀點是“節用以禮”(《富國》),節用是為了備荒、裕民和富國。節用要以禮為標準是為了體現“貧富貴賤”的等級差別。他一方面要求貧賤者在生活上要儘量節儉,但也認為要保證他們的基本衣食需要;另一方面他主張富貴者應有豪華的生活,但認為豪華也必須有限度。
富國論 荀況兼取法家的富國思想和儒家的富民思想,主張在富民的基礎上達到富國的目的,實現“上下俱富”。他認為必須先有農業發展,然後才能充實國家的收入和儲備,其根本方針是“開其源”,“節其流”。源是農業生產,流是國家財政。荀況強調了國家採取富民的財政政策對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裕民以政”(《富國》),主張國家採取輕稅政策,使庶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庶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的發展。荀況的開源節流的財政原則對中國封建社會中的財政思想有深遠的影響。 參考書目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簡史》(上),第4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