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茶學說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它是反映人類研究一切茶葉、茶樹的物質屬性和研究如何認識茶葉、茶樹的方法論。作為茶道的方法論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它是指有修行的茶人提出的,成體系的以茶葉、茶樹為中心主題的學術觀點,是用語言、文字表述、記載的文章或書籍。
名家所見略同
陳香白說茶道有七義一心,茶學說是諸義理之一;負水齋居士則說茶道有六義一心,茶學說是其六義理之一。
在負水齋居士的《六義一心論》中,居士把茶道的重要基礎理論“茶學說”列為茶道的六大外延之一。
負水齋居士說:茶學說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它是反映人類研究一切茶葉、茶樹的物質屬性和研究如何認識茶葉、茶樹的方法論。作為茶道的方法論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它是指有修行的茶人提出的,成體系的以茶葉、茶樹為中心主題的學術觀點,是用語言、文字表述、記載的文章或書籍。
茶學說,通常記述“茶樹栽培”、“茶葉製作工藝”、“茶葉內在機理的研究”等方面的內容,是學術上自成系統的主張、理論。
茶學說,既可以是茶人經過在其中某一領域的實踐,提出個人的一些深層次的見解、主張、理論,其或僅為一篇文章,或集結成卷、成編;也可以是學者通過大量文獻研究,編輯整理出來的以往茶人的關於茶樹、茶葉、乃至包含茶藝、茶道(狹義茶道)等學說的綜合著作。
茶學說,是解讀茶道核心物質本體的最重要途徑。
茶學說,是考證茶道流變的最重要依據之一。
濫觴之源
考證中國茶道流變的最重要的古代茶學說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人陸羽的《茶經》。《茶經》是中國歷代茶人著書立說宣揚茶道的濫觴之源。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中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誌、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中國既是產茶大國,也是茶文化的大國。自陸羽著《茶經》以來,中國歷代記載和傳播‘茶學說’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
近世以來的學者及著作
陸延燦的學說
陸延燦所著的《續茶經》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我國古代茶書中最大的。陸延燦,字幔亭,出生於江蘇嘉定(今上海市嘉定縣南翔鎮)一個好德樂施之家,曾任崇安知縣(現武夷市)。在茶區為官三載(1717-1720),長於茶事,採茶、蒸茶、試湯、候火頗得其道。《續茶經》一書草創於崇安任上,編定於歸田後(雍正乙卯年即1734年)。
自唐至清,歷時數百年,中國氣候、產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茶器具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續茶經》一書對唐之後的茶事資料收羅宏富,並進行了考辨,雖名為‘續’,實是一部完全獨立的著述。它洋洋10萬言,幾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書的資料。之所以稱《續茶經》,是因其書按陸羽《茶經》的寫法,同樣分上、中、下三卷,同樣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最後還附一卷茶法。《續茶經》把收集到的茶書資料,按10個內容分類彙編,便於讀者聚觀比較,並保留了一些已經亡故的茶人的信息及茶書資料。
《續茶經》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茶書中資料最豐富且最具系統之作品:排比有序,分類得當;蒐集繁富,足資考定;保存遺佚,增廣文獻。紀曉嵐等人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自唐以後閱數百載,產茶之地,制茶之法,業已歷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異,故陸羽所述,其書雖古而其法多不可行於今,延燦一訂補輯,頗切實用,而徵引繁富。”
吳覺農的學說
吳覺農(1897—1989),著名農學家、農業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茶產業、現代茶學的奠基人。在‘五四’運動新思潮的影響下,他從青年時起就立志為振興祖國的農業而奮鬥,故更其名‘覺農’。一生著作甚豐,著有《茶樹原產地考》、《中國茶葉改革方準》、《茶樹栽培法》、《改良中國茶葉芻議》、《中國茶葉貿易與茶業金融》、《茶葉全書》、《茶經述評》等文章或書籍。吳覺農最早論述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高等院校的茶業專業和全國性茶葉總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創了茶葉研究所,為發展我國茶葉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23年撰寫了《茶樹原產地考》,該文對茶樹起源於中國作了論證。這是自有文獻記載以來第一篇運用史實駁斥英人勃魯士(R.Bruce)於1826年提出‘茶樹原產於印度’的觀點;該文同時也批判了1911年出版的《日本大辭典》關於‘茶的自生地在印度阿薩姆’的錯誤解釋。半個多世紀後,吳覺農於1978年在昆明又發表了《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一文。他認為,茶樹原產地是茶樹在這個地區發生髮展的整個歷史過程,既包括它的祖先後裔,也包括它的姊妹兄弟。因此,他套用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學的觀點研究得出,我國西南地區原處於勞亞古北大陸的南緣,面臨泰提斯海,在地質史上的喜馬拉雅運動以前。這裡氣候溫熱,雨量充沛,地球上種子植物發生、滋長,不斷演化,是許多高等植物的發源地。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茶亞屬、茶組,是茶系中的一個種。通過植物分類學系統,可以找到它的親緣。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分布在我國西南的有260多種。就茶屬來說,已發現的約100種,我國西南地區即有60多種,符合起源中心在某一地區集中的立論。其次,吳覺農認為,喜馬拉雅運動開始,我國西南地區形成了川滇縱谷和雲貴高原,分割出許多小地貌和小氣候區,原來生長在這裡的茶屬植物,被分別處置在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氣候中,各自向著與環境相適應的方向演化。位置在河谷下游多雨的炎熱地帶,演化成為撣部種;適應河谷中游亞熱帶氣候演化成雲南—川、黔大葉種;處於河谷斜坡溫帶氣候的,則逐步篩選、進化出耐寒、耐旱、耐蔭的小葉種。只有我國西南地區才具備引起種內變異的外部條件,但都是同一個祖先傳下來的後代。
吳覺農從茶種親緣關係和茶樹種內變異類型的演化以及從地質變化論證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中心的學說,引起國內外茶學工作者的濃厚興趣。
繼吳覺農的文章發表後,國內外學者發表了不少有關茶樹原產地的論述,莊晚芳推斷雲南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四川、貴州、越南、緬甸和泰國北部是原產地的邊緣。陳興瑛等根據實地調查和研究,發現了許多野生茶樹,認為其中的巴達大茶樹是最古老的,是雲南大葉種茶樹的原始型,提出雲南是茶樹的原產地,雲南西南部的原始森林地區可能是原產地的中心。日本學者志村橋和橋本實,根據細胞遺傳學、植物形態學對茶樹方面的研究,認為茶樹原產地在中國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茶樹原產地研究中,吳覺農除批駁了以勃魯士為代表的原產於印度的觀點外,還批駁了印度尼西亞的科恩·斯徒(1919年)主張“大葉種和小葉種分屬於兩個不同原產地”的“二元論”,美國威廉·烏克斯(1935年)主張“凡是自然條件有利於茶樹生長的茶區都是原產地”的“多元論”,以及英國艾登(T.Eden,1974年)主張茶樹原產地既不在中國也不在印度的“源出無名高地”的‘折衷論’等多種觀點,把原產地的研究引向深入。
吳覺農晚年所著《茶經述評》是當今研究陸羽《茶經》最權威的著作。為振興中國茶葉經濟畢生奮鬥的吳老被譽為‘現代茶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