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出處】《藥茶治百病》
【組成】茵陳30克,生大黃6克,綠茶3克。
【功用】清熱利濕,通腑退黃。
【主治】①急性黃疸型肝炎,見身目俱黃,色鮮黃如橘皮,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②阻塞性黃疸,見全身皮膚、鞏膜鮮黃,皮膚瘙癢,大便乾燥,色如陶土,苔膩,脈滑。
【製法】原方前二味藥量加大20倍,共研粗末。每次用30~50克,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泡悶10分鐘後,加入綠茶3~4克,再蓋悶5分鐘,開始代茶飲用。每日1~2劑,連服10~15天。
【宜忌】黃疸日久,身目黃染顏色晦黯,形寒喜溫者忌用。
【按語】《河間六書》認為“以濕熱相搏而體發黃也”,故後世家常道“無濕不成疸”,濕熱之邪交阻於脾胃,肝膽疏泄失司,致膽汁外溢肌膚,流注膀跳而致身目黃染,小便黃赤,本方以茵陳、大黃利尿、通腑、清熱退黃,因勢利導使邪祛有路。茵陳苦辛、微寒,為利濕退黃良藥,據藥理研究,本品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經動物試驗均有促進膽汁分泌作用。在增加膽汁分泌的同時,也增加了膽汁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量。另外,其有效成分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並能改善肝功能。綠茶性涼,可調和茵陳、大黃的苦寒之味,而不改變其藥性,便於長期服用。黃疸日久,身目黃染色晦黯,形寒喜溫,多屬寒濕證,俗稱陰黃,不宜套用本方。
功效作用
茵陳有清熱利濕的功效,茵陳有治療濕熱黃疸、膽囊炎、小便不利的作用,非因濕熱引起的發黃忌服茵陳,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下面是(《綱目》)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1、茵陳治癧瘍風病(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2、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一兩,荷葉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3、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4、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5、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6、茵陳治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7、茵陳治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8、茵陳治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9、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張仲景茵陳蒿湯)
10、茵陳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二兩,附子一個作八片,乾薑(炮)一兩半。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11、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12、茵陳治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茵陳有清熱利濕的功效,茵陳主治濕熱黃疸,膽囊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濕瘡瘙癢,濕溫初起。配梔子、大黃治陽黃、配附子、乾薑治陰黃。
食用方法
茵陳的食用方法:
茵陳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茵陳用藥禁忌:非因濕熱引起的發黃忌服。
茵陳附子乾薑湯
功效:主治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蜷臥。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則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脈緊細,按之空虛,寒濕相合之陰症發黃。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3錢,乾薑(炮)2錢,茵陳1錢2分,白朮4分,草豆蔻(面裹煨)1錢,白茯苓(去皮)3分,枳實(麩炒)半錢,半夏(湯泡7次)半錢,澤瀉半錢,陳皮3分(去白)。
用法:上(口父)咀。為1服,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涼服,不拘時候。
來源:《衛生寶鑑》卷二十三。
茜草茵陳茶
功效: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主治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見發熱,食少疲倦,厭油膩,鞏膜、皮膚黃染,尿黃便秘,或伴肝脾腫大,舌紅苔黃,脈弦滑。
組成:茜草、茵陳、淮山藥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適量。
製法:上方前四味藥量加大20倍,共研為末。每次用50——70克,置於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悶20分鐘後,代茶頻頻飲用。飲時取清汁,加入適量糖。每日1劑。
宜忌: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長期飲服。
來源:《急難重症新方解》
茵陳羹
功效:主治黃疸,傷寒頭痛,風熱,瘴癘。
組成:茵陳。
用法:細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來源:方出《證類本草》卷七引《食醫心鏡》,名見《本草綱目》卷十五。
茵陳飲
功效:主治挾熱泄瀉,熱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黃疸濕熱閉澀。噎膈反胃。
組成:茵陳3錢,焦梔子3錢,澤瀉3錢,青皮3錢,甘草1錢,甘菊花2錢。
用法:水3-4鍾,煎2鍾,不時陸續飲之。治熱瀉者,1服可愈。
附註:六味回陽飲(《證治寶鑑》卷四)。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茵陳乾薑飲
功效:健脾胃、利濕退黃的功效。對慢性肝炎、脾虛濕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泄瀉等有一定療效。
材料:茵陳15克,大棗4個,乾薑6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茵陳、大棗、乾薑、紅糖共同煎煮,吃棗喝湯。
茵陳玉米須茶
功效: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主治①膽囊炎、膽石症,症見惡寒發熱,右上腹疼痛,牽及右肩背部,口乾苦,舌紅杏黃,脈弦滑,有時伴皮膚、鞏膜黃染,皮膚瘙癢。②傳染性肝炎。症見惡寒發熱,神疲,納差,厭油,肝區飽脹,肝脾腫大,皮膚及鞏膜黃染,色鮮明,小便發黃等。
組成:玉米須30克,茵陳、蒲公英各15克。
製法:上方藥量加大10倍,共研為末。每次用50——60克,置於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蓋悶20分鐘,代茶頻飲。每日1劑。
宜忌:低血糖、低血壓患者不宜長期服用。
來源:《食物中藥與便方》
茵陳蘇葉湯
功效:主治陽黃。表無汗,而身熱者。
組成:紫蘇2錢,茵陳2錢。
用法:水煎,加酒半杯,沖服。
來源:《不知醫必要》卷一。
茵陳石膏湯
功效:主治黃汗。
組成:石膏2錢,茵陳1錢,赤芍藥1錢,黃耆1錢,麥冬1錢,豆豉1撮,甘草(炙)5分。
用法:加生薑3片,水煎服。
來源:《簡明醫彀》卷二。
茵陳綠茶
功效:清熱利濕,通腑退黃。
主治:①急性黃疸型肝炎,見身目俱黃,色鮮黃如橘皮,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②阻塞性黃疸,見全身皮膚、鞏膜鮮黃,皮膚瘙癢,大便乾燥,色如陶土,苔膩,脈滑。
組成:茵陳30克,生大黃6克,綠茶3克。
製法:原方前二味藥量加大20倍,共研粗末。每次用30——50克,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泡悶10分鐘後,加入綠茶3——4克,再蓋悶5分鐘,開始代茶飲用。每日1——2劑,連服10——15天。
宜忌:黃疸日久,身目黃染顏色晦黯,形寒喜溫者忌用。
來源:《藥茶治百病》
茵陳散1
功效:主治黃疸,身體面目皆黃,皮膚如麴塵色。
組成:梔子仁30克石膏90克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栝樓1枚(乾者)甘草30克(炙微赤,銼)木通30克(銼)茵陳30克
用法:上藥搗篩為散。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蔥白7寸,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茵陳散2
功效:主治感冒,自汗面垢,脈微頭痛。
組成:香薷散加茵陳。
用法:3根蔥白5寸,生薑3片,同煎,熱服。
來源:《得效》卷十。
茵陳散3
功效:主治傷寒後,餘熱在心,恍惚多驚,不得眠睡。
組成:茵陳3分,犀角屑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梔子仁3分,茯神1兩,赤芍3分,生乾地黃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用法:上為散。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青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來源:《聖惠》卷十二。
茵陳散4
功效:主治傷寒4日,頭痛,背膊急悶,骨節煩疼,心燥口乾。
組成:茵陳1兩,柴胡1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2分,防風2分(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製法:上為散。
用法: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來源:《聖惠》卷九。
茵陳散5
功效:主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
組成:子芩1兩半,秦艽2兩(去苗),知母2兩,大青1兩,赤芍藥1兩,川芒消2兩,土瓜根2兩,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茵陳2兩,黃連1兩半(去須),梔子仁2兩。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3錢,新汲水下,不拘時候。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1碗。腹中稍覺轉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愈。
來源:《聖惠》卷十六。
黃耆茵陳散
功效:主治黃汗不止及黃疸。
組成:黃耆1錢2分,赤芍藥1錢,茵陳1錢5分,石膏8分,麥門冬8分,豆豉8分,甘草(炙)5分。
用法:上(口父)咀。水煎熟,食前服。
來源:《杏苑》卷五。
茵陳荷葉茶
功效:清利濕熱,風瘙癮疹;皮膚腫癢。
材料:茵陳5g、荷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
來源:《聖濟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