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幸福童年
茨維塔耶娃於1892年10月8日出生於莫斯科。父親伊凡·弗拉基米諾維奇·茨維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學的藝術史教授,普希金國家造型藝術館的創始人之一。母親瑪利亞· 阿列克謝羅夫娜(婚前姓氏為緬因)有德國和波蘭血統,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是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的學生。除音樂薰陶以外,母親還給孩子們講故事,誦讀詩歌,教導她們不要在乎物質的貧困,而要崇拜神聖的美。正是在母親的影響下,茨維塔耶娃逐漸滋長了對詩歌的信念:“有了這樣一位母親,我就只能做一件事了:成為一名詩人。”正是在“音樂和博物館”中,茨維塔耶娃度過了幸福的童年生活。
1906年秋天進入女子寄宿學校以後,茨維塔耶娃開始深入地閱讀十九世紀俄羅斯經典詩人的作品,如普希金、萊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等人的詩歌,重溫童年時媽媽灌輸到耳朵里的韻律和節奏,接觸到歌德、海涅和其他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在靈魂深處滋生了終生不衰的浪漫精神。像許多同齡少女一樣,這個階段的茨維塔耶娃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幻想,滿懷對現實生活的叛逆渴望,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據說,她愛上了一位大學生尼倫德爾,為他寫下了大量的抒情詩,而對方表現出的冷漠使其痛不欲生。於是,她買了一把手槍,到一家曾經上演過她心愛的法國作家羅斯坦的戲劇《雛鷹》的劇院自殺,幸虧槍內裝上的是一顆啞彈,才沒有釀成悲劇,但由此也可見出詩人孤傲、剛烈、極端的性格。
嶄露詩壇
根據茨維塔耶娃的自述,她六歲時便開始詩歌練習,此後一直沒有中斷。1910年,這位18歲的少女自費出版了詩集《黃昏紀念冊》,它引起了不少文學前輩的關注,其中有勃柳索夫、古米廖夫、沃洛申等。勃柳索夫從中看到了象徵主義的遺風,古米廖夫則為其中所流露出的日常性關注而欣喜,因為它們恰好吻合了阿克梅主義的創作原則——讓玫瑰自己來敘述玫瑰;至於沃洛申,除了對這部“年輕而幼稚的書”加以鼓勵外,還親自拜訪了詩集的作者,這一舉動成了他們真摯友誼的開始。在這部詩集中,茨維塔耶娃幾乎是無意識地實踐著她後來所遵循的一個創作原則:“地球上人的唯一責任——便是整個存在的真理”。她把生命當成尋找真理的啟示,而將寫作認做通向真理的道路。
1912年1月,茨維塔耶娃嫁給了一名民粹派分子的後代——謝爾蓋·艾伏隆,並將自己的第二部詩集《神奇的路燈》題獻給他。但是,這本詩集並沒有獲得預期的好評,阿克梅詩人、“詩人車間”的成員戈羅傑茨基和古米廖夫作出了不太友好的評價,而她素來敬重的勃柳索夫也流露了明顯的失望情緒。對此,茨維塔耶娃的反應是:“我如果是車間的成員,他們就不會如此辱罵了,可我永遠也不會加入車間”。她認為,詩人應該是獨立不羈,不受任何束縛的。果然,她不僅一直沒有成為阿克梅派的成員,甚至獨立於所有的文學社團和流派之外,與當時占據文壇主流的象徵主義、阿克梅派和未來主義等保持著恰切的距離,儘管她與這些流派中的許多人都有私交來往。這種游離狀態自然給她的生活和寫作帶來了很多困難和不便,但對她的藝術個性的形成卻大有裨益。茨維塔耶娃在自己的詩集《摘自兩本書》中這樣寫道:“我的詩行是日記,我的詩是我個人的詩。”
彼得堡之行
在俄羅斯詩歌的歷史上,上自“文學之父”普希金,下迄“白銀時代”諸詩人,彼得堡以其美麗的風光和厚重的歷史一直受到詩人們的青睞,以至於被看作俄羅斯詩歌的象徵。1916年冬天,茨維塔耶娃有過一次彼得堡之行。這次旅行成了她創作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彼得堡作為詩歌之母,仿佛以陰柔的力量孕育了她在詩歌中歌頌“陽剛的”莫斯科的意識。她開始認識到自己作為莫斯科詩人的價值,決心要像勃洛克和阿赫瑪托娃熱愛彼得堡似地熱愛生於斯、長於斯的莫斯科。為此,她寫下了組詩《莫斯科》,莫斯科有她熟悉的博物館、熟悉的音樂廳、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小樹林、熟悉的廣場與教堂,而更重要的是——“克里姆林宮的肋骨承受著一切”,那是她的詩歌之根,也是她介入生活的出發點。
阿赫瑪托娃在她的心目中,是“繆斯中最美麗的繆斯”,是“金嘴唇的安娜”(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式的智慧女性),她的名字就像“一個巨大的嘆息”,她為此要獻給阿赫瑪托娃“比愛情更永恆”的禮物,亦即詩人自己的心靈,然後,像一名兩手空空的乞丐似地離開。不過,與對勃洛克的崇拜不同的是,茨維塔耶娃向阿赫瑪托娃投去的是一位天才詩人對另一位天才詩人的敬意,她們之所以能成為“星星”、“月亮”和“天堂的十字架”,是因為都是“大地的女人”。
艱難時期
20世紀20年代,是俄羅斯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期之一,茨維塔耶娃自然也擺脫不了時代加諸其身的困厄。1917年,丈夫艾伏隆應徵入伍,一去便杳無音訊。1919年秋,走投無靠的茨維塔耶娃不得不將兩個女兒送進了庫恩采夫育嬰院。不久,重病的大女兒阿利婭被送回了家,可是,小女兒伊利娜卻不幸餓死在育嬰院中。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時期,她仍然沒有中斷自己的詩歌寫作,或許,此時的寫作已經成了她排遣孤獨與貧困最重要的手段。寫作的成果之一,就是1921年所出版的詩集《里程標》。在這部詩集中,她集中地描寫了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不過,這些詩歌與少女時代的作品相比,更多地是摻合進了生活的苦澀,流露著對未卜的前途的憂慮,以及靈魂深處衝撞不已的渴望、追求、欲望、困惑和矛盾 。
1922年,艾伏隆隨著潰敗的弗蘭克爾軍隊流亡到了捷克的布拉格,因對白軍的行為感到失望,脫下軍裝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在得知丈夫猶在人世的訊息後,茨維塔耶娃被獲準出國團聚。
柏林時期
出國之初,她來到了德國的柏林。當時的柏林是俄羅斯僑民文化的中心之一。她在那裡見到了葉賽寧、安·別雷和鮑·帕斯捷爾納克,後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詩集《生活,我的妹妹》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林時期是茨維塔耶娃最富創造力的時期之一,在此期間,她出版了《別離》、《天鵝營》、《手藝》等詩集。此外,還創作了幾部敘事詩,如《山之歌》、《終結之歌》、《空氣之歌》、《捕鼠者》等。
無疑,在俄羅斯詩歌史上,茨維塔耶娃屬於天才詩人那一類型,綜觀她的整個創作,我們可以隨處感受到充溢的靈感和豐富的想像力,其中沒有絲毫的匠氣,但這並不意味著詩人因此忽視過詩歌的技術層面,恰恰相反,她比很多平庸的詩人都更重視技術的存在。她深深地懂得,沒有手藝,人們就不可能化平淡為神奇,不可能在塵世的生活中創造出藝術,因為,“上帝與構思同在!上帝與虛構同在!”。
對手藝的重視使得茨維塔耶娃的詩歌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徵,她的作品節奏鏗鏘,意象奇詭,充滿了大量的破折號、問號、驚嘆號和省略號;上述特點以及那些不完整的句式,往往在詞與詞、句和句之間造成很大的跳躍性,使得她的一部分作品顯得比較晦澀難懂。但是,讀者倘若能夠剝開隱晦的語義外殼,細細品味一下其中含納的深意,便不難順著技術的線索走向精神的深宮,從而感悟這位命途多舛的女詩人對生命本質所作的特殊詮釋,從而產生一種全新的審美同情和共鳴。
遷居巴黎
1925年秋天,茨維塔耶娃夫婦帶著出生不久的兒子莫爾遷居到巴黎。白俄僑民界在表示了最初的歡迎以後,便覺得她的詩歌“內容似乎是我們的,而聲音卻是他們的”,認為是“非我族類”而開始對她予以排斥和打擊。不久,由於茨維塔耶娃流露了某種親蘇傾向,對馬雅可夫斯基表示出好感以後,她的處境更是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我在這裡是多餘的,而回到那裡又不可能。”這一時期,孤獨、貧窮、對祖國的懷念,成了她創作中最主要的主題,它們集中體現在1928年出版的詩集《俄羅斯之後》中。
通過帕斯捷爾納克的推薦和介紹,茨維塔耶娃於1926年春天與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取得了通信聯繫。於是,他們三個人之間開始了頻繁的通信,並構成了一段奇異的三角戀愛。這種由通信而建築起的戀情在世界文壇上留下了一段著名的佳話,他們停留在紙片上的親吻和擁抱,字裡行間那種柏拉圖式的情感,再一次為人類由情慾向精神皈依,為生命超越死亡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茨維塔耶娃的這種激情在其後所寫的、獻給里爾克的一篇散文中積澱為一種存在論意義上的理性。在這篇文章中,茨維塔耶娃開篇便說道:“每一個人的死,都必定融入到別人之死的行列,都必定在死亡之列中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地位”。先逝者由於後逝者的存在,形成了一個活的長鏈。詩人以對死亡的思考,觸及了生命的隱秘聯繫,把人們送回到了生的境界。“萊納,我被你的死亡吞噬了,也就是說,我把迄今為止我所忍受的一切親人的死都與你的死聯繫在一起:無論是母親那高傲的死,還是父親那異常令人感動的死,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死”。我們不難發現,充盈在這段文字中的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愛,這種愛來源於詩人的使命感:世界病了,它需要輸血,而與擁有同一血緣的是我們的詩人,詩人輸出了他的血,之後便死去了。上述便是茨維塔耶娃通過《你的死》一文告訴我們的死之“淨重”。
散文創作
三十年代是茨維塔耶娃散文創作的高峰期。形成這一高峰最直接的原因是,詩歌不可能像其他體裁那樣在僑民文化界“暢銷”,它先天的貴族氣息使其只能服務於少數的知識精英,而散文的“流通性”則可以順利地“大眾化”,進而“化大眾”,並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穫。正如詩人略帶自嘲地說道:“僑居使我成了一名散文作家。”另外,對一個詩人而言,在高強度的詩歌寫作之後,能有一個勻速的“散文”階段,也不失為“百米衝刺”後的“緩衝”,可以在休養生息中得到能量“再集聚”的機會。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散文並非隨意之作,其中的一些名篇,如《勞動英雄》、《一首獻詩的經過》、《記憶之井》(直譯為《關於生者的生動印象》)、《詩人與時代》、《被俘的靈魂》、《詩人論批評家》、《普希金和普加喬夫》等,記述了關於勃柳索夫、曼傑什坦姆、沃洛申、別雷等“白銀時代”著名詩人的印象,它們以隨筆的形式闡述了她對生活的思考,對藝術和詩歌的一些深思熟慮,儘管敘述的是他們,表達的卻是詩人自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詩歌的血液在散文的脈管里的流動。
在茨維塔耶娃眾多的散文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自傳。它們由十六篇回憶文章組成,包括《母親與音樂》、《我的普希金》、《老皮門的房子》、《未婚夫》、《中國人》,以及我們前面提到的《你的死》等。在《我的普希金》中,詩人描述了她走進普希金的心路歷程,以一個現代詩人的激情向本民族的經典詩人表示了由衷的敬意。童年時代,她便形成了一個純粹詩人性質的印象:丹特士之所以會和普希金決鬥,並將後者殺死,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丹特士不會寫詩。從此,她在幼小的心靈里,便將世界劃分為詩人和大眾兩大類,她本人則傾向於詩人一邊,把詩人作為保護的對象。而在對普希金的解讀中,茨維塔耶娃也顯露了一個詩人的敏銳,她以獨特的慧眼指出,普希金一生最愛的女人是他的奶媽,那個不像女人的女人。他對奶媽說過的話是人世最溫柔的語言,他不曾把這樣語言呈獻給任何別的女人。與普希金一樣,茨維塔耶娃從事寫作時所依賴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自由”。因此,在闡述前輩詩人的名詩《致大海》時,她表現出了深刻的洞察力:“自由的自然力”並不是大海,而是詩本身,那是人們永遠無法捨棄的詩。
返回蘇聯
像許多俄羅斯僑民一樣,僑居巴黎的茨維塔耶娃始終縈繞著一種揮之不卻的鄉愁,與此同時,白俄僑民界的狹隘和虛偽更令詩人感到不屑與之為伍。1939年6月,茨維塔耶娃攜帶兒子返回蘇聯。可是,等待著茨維塔耶娃的厄運是她始料不及的。同年8月,先期回國的女兒阿利婭被捕,隨即被流放;10月,丈夫艾伏隆被控從事反蘇活動而逮捕,後被槍決。這段時期,由於喪失了發表自己作品的可能,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到了詩歌翻譯中。茨維塔耶娃的翻譯十分嚴謹,她的翻譯原則就是,一定要使筆下的文學作品獲得它的文學性,否則,寧可不拿去發表。顯然,她要以這樣態度來換取口糧實在是勉為其難的事情。因此,她不得不經常兼做一些粗活,如幫廚、打掃衛生等補貼家用。
在自傳中,茨維塔耶娃陳述道:“我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訣別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逢時;都是在分離時才喜愛,而不是與之相融時;都是偏愛死,而不是生”。她的一行詩句可以作為這段話的註解:“她等待刀尖已經太久”!命運似乎也在為她的信念推波助瀾。1941年8月,由於德國納粹的鐵蹄迫近莫斯科,茨維塔耶娃和唯一的親人——兒子莫爾移居韃靼自治共和國的小城葉拉堡市。正是在這座小城,詩人經歷了一生最不堪承受的精神和物質雙重的危機。詩人茨維塔耶娃期望在即將開設的作協食堂謀求一份洗碗工的工作。但是,這一申請遭到了作協領導的拒絕。8月31日,絕望中的她自縊身亡。她給兒子留下的遺言是:“小莫爾,請原諒我,但往後會更糟。我病得很重,這已經不是我了。我狂熱地愛你。你要明白,我再也無法生存下去了。請轉告爸爸和阿利婭——如果你能見到的話——我直到最後一刻都愛著他們,請向他們解釋,我已陷入了絕境。”
茨維塔耶娃的詩以生命和死亡、愛情和藝術、時代和祖國等大事為主題,被譽為不朽的、紀念碑式的詩篇。勇敢、豪爽、自信、酷愛藝術,是詩人一生的精神支柱,使她克服了難以想像的生活困難和沒有保護、沒有同情的孤獨,緊張地進行創作,“在不該笑的時候”發出爽朗的笑聲。1941年8月31日,在孤立的,極端痛苦中,詩人自縊身死,結束了一場永遠令人感傷的悲劇。
與諾貝爾獎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曾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宣稱:“茨維塔耶娃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問:“是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嗎?”他答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又問道:“那么,里爾克呢?”布羅茨基便有些氣惱地說:“在我們這個世紀,再沒有比茨維塔耶娃更偉大的詩人了。”而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主席埃斯普馬克也認為,茨維塔耶娃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既是她的遺憾,更是評獎委員會的遺憾。茨維塔耶娃在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與她同時代的詩人愛倫堡曾經這樣評價她:“作為一個詩人而生,並且作為一個人而死”。她以愛情為主鏇律,對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書寫,表現出俄羅斯傳統女性特有的詩意和柔情。她本身就是一部絕妙的詩歌。
個人生活
為愛而活
茨維塔耶娃首先是一個瘋狂的女人,雌性這一性徵天然地決定她女人的天性,追求肉體贈予人的天然的愉悅;其次才是不羈的詩人,將愛情幻化為信念,不斷追求愛情,正是作為詩人的詩性。
她一生都在追求愛情,渴望心靈之愛。
茨維塔耶娃自小受到普希金的影響,她接觸的第一部普希金作品是《茨岡人》,她由此接受一個全新的詞——愛情。普希金的愛情觀傳染給了茨維塔耶娃。她一生都與這個神秘的辭彙糾纏不清。她為愛情而活著,大膽追求愛情,並因此寫出或悽美或激越的詩歌,為世界詩壇留下了不朽的詩篇。
茨維塔耶娃對十月革命很反感,這並不是她不理解俄羅斯而不接受革命,而是由於她憑著詩人特有的敏感一下子意識到“革命即暴力”,所以不接受。然而正是女詩人對十月革命採取不接受的態度,造成了她一生的不幸。
茨維塔耶娃的丈夫艾伏隆一直反對沙皇專制政體。1917年11月,反對暴力革命的茨維塔耶娃卻親自把丈夫送往白衛志願軍,使之成為沙皇專制政體的捍衛者,也因此同艾伏隆失去聯繫。1922年春,她帶著女兒投奔在巴黎就讀的丈夫,開始了她悲慘的流亡生活。
在流亡期間,茨維塔耶娃雖過著落魄的生活,但時刻未忘精神生活:追求愛情。她追求丈夫的同學羅澤維奇,一度使她那忍隱有餘的丈夫艾伏隆也無法承受。還有與里爾克、帕斯捷爾納克、巴赫拉赫等世界名人留下有趣的情感史。
心靈之愛
茨維塔耶娃十分重視心靈之愛。這一點在她處理與奧地利著名詩人里爾克的關係時,可窺視到她內心世界。茨維塔耶娃在致里爾克的信中說:“我不是活在自己的嘴上,吻過我的人,會錯過我的。”並且她挑明自己追求的是“無手之撫,無唇之吻”,反對“把對方舉起,就近唇邊——一口一口地啜飲”的肉體之愛。 同樣性質的信是她在致瓦洛申的信:“我有一種無法醫治的完全孤獨的感覺。旁人的肉體是一堵牆,阻礙我窺視他的心靈。噢,我多么恨這堵牆啊!”可過了幾個月後她又在給瓦洛申的信中說:“我主要的熱情是同人傾心交談,可性愛必不可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鑽進對方的心靈。”
茨維塔耶娃承認愛情有追求肉體層面的淫慾,但是她還是強調真正的渴望還是心靈的交融,肉體的結合正是她達到心靈交融的必然橋樑。於是,她瘋狂追求愛情時渴望與對方的肉體融合在一起,並且生下新的生命——“兒子”。因此,她不僅渴望與羅澤維奇生兒子,而且渴望同帕斯捷爾納克、巴赫拉赫生“兒子”。這裡“兒子”,即是她作為女人本能的需要,又是她詩性的體現,是詩的“生命”。愛情到底需要靈肉之分還是靈肉相融?女詩人在這個難題面前躊躇著、選擇著,也正是如此種種獨特於別人的感受,女詩人把之化為詩歌的形式與人見面。她的詩因此得到人們的喜愛。
茨維塔耶娃自殺後,女詩人隨著肉體一同毀滅了,然而詩歌依然放射光芒。縱觀女詩人的一生,我們只能試圖對待詩那樣,去理解、甚至去愛戴她!
個人詩選
我的日子
我的日子是懶散的,瘋狂的。
我向乞丐乞求麵包,
我對富人施捨硬幣。
用光線我穿過繡花針眼,
我把大門鑰匙留給竊賊,
以白色我搽飾臉色的蒼白。
乞丐拒絕了我的請求,
富人鄙棄了我的給予,
光線將不可能穿越針眼。
竊賊進門不需要鑰匙,
傻女人淚流三行
度過了荒唐,不體面的一日。
(綠豆 譯)
詩歌在生長
詩歌以星子和玫瑰的方式生長,
或好似那不曾為家人所期望的美人。
對於所有的花環和最高榮耀
一個答案:它從那兒到達我這裡?
我們在睡,忽然,移動在石板上,
天國那四瓣的客人出現。
噢世界,捉住它!通過歌手-在睡夢中-被打開了
星子的規則,花朵的公式。
(綠豆 譯)
我的窗戶
我的窗戶非常的高。
你將不可能以你的手指夠著它。
仿佛是我閣樓牆上的十字架
太陽已開始在徘徊逗留。
窗欄正如一個精緻的十字形。
寧靜。- 儘管不朽。
我想像它仿佛就是我
被安葬在天國中。
(綠豆 譯)
我體內的魔鬼
我體內的魔鬼沒有死去,
他活著,活得很好。
在肉體中仿佛在監禁中,
在自我中好似身處單人牢房,
世界不過是在高牆之內。
出口由刀斧組成。
("整個世界就是個舞台,"
演員誇誇其談。)
那個蹣跚的小丑
不是個愛開玩笑的人:
在肉體中仿佛享有榮耀,
在肉體中好似身穿官制袍服。
願你活到永恆!
珍惜你的壽命。
唯獨骨子裡的詩人
如同生活在謊言中。
不,我雄辯的兄弟,
我們已不會有多少趣事。
在肉體中就象身披
父親的睡服
我們配得上更好的事物。
我們枯萎在溫情中。在肉體內如同圈進牛欄,
在自我中好似身處鍋爐。
奇蹟在消逝
我們不去認領。
在肉體中仿佛落進沼澤。
在肉體中好似埋入地窖。
在肉體內仿佛就是在最遙遠的
流放中。它在枯萎。
在肉體內如同身陷一個秘密。
在肉體內就仿佛卡在一張
鐵面具的鉗中。
(綠豆 譯)
刀刃
在我倆之間躺著一把雙面刃。
誓言將在我們的思想里生存……
但是熱情的姐妹們在這裡!
但是兄弟般的激情在這裡!
是如此一個混合物
風中的大草原,和嘴唇吹拂
中的深淵……劍,拯救我們
遠離我倆不朽的靈魂!
劍,摧折我們又刺透我們,
劍,處死我們,但是懂得,
有如此般真理的極至
存在,如此一片屋頂的邊緣……
雙面刃在播種不和?
它也將人們聚攏!在海岬開鑿一個洞,
將我們聚攏,恐懼中的守護者。
傷口插入傷口,軟骨刺入軟骨!
(聽!如果一顆星,在隕落……
不是為了一個,從船上墜入大海
的孩子的許願……這裡是海島,
為每一個和每份愛情的海島……)
一把雙面刃,傾入
藍色,將變成紅……我們撳按
雙面刃插入自身,
最好是躺下!
這將是個兄弟般的傷口!
以此方式,在群星下,沒有任何
罪惡……仿佛我倆是
兩兄弟,為一把劍所焊接在一起!
(綠豆 譯)
我的大都市裡一片黑夜
我的大都市裡一片黑——夜。
我從昏沉的屋裡走上——街。
人們想的是:妻,女,——
而我只記得一個字:夜。
為我掃街的是七月的——風。
誰家視窗隱約傳來音樂——聲。
啊,通宵吹到天明吧——風,
透過薄薄胸壁吹進我——胸。
一棵黑楊樹.窗內是燈——火,
鐘樓上鐘聲,手裡小花——朵,
腳步啊,並沒跟隨哪一——個,
我是個影子,其實沒有——我。
金燦燦念珠似的一串——燈,
夜的樹葉味兒在嘴裡——溶。
鬆開吧,鬆開白晝的——繩。
朋友們,我走進你們的——夢。
(飛白 譯)
像這樣細細地聽
像這樣細細地聽,如河口
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
像這樣深深地嗅.嗅一朵
小花.直到知覺化為烏有。
像這樣,在蔚藍的空氣里
溶進了無底的渴望。
像這樣,在床單的蔚藍里
孩子遙望記憶的遠方。
像這樣.蓮花般的少年
默默體驗血的溫泉。
……就像這樣,與愛情相戀
就像這樣,落入深淵。
(飛白 譯)
無題詩三首
(一)
我樂意生活地毫無瑕疵,又簡單。
象一部日曆--一柄鐘擺--一個太陽。
一種精妙比例的世俗隱逸者,
明智如同每件上帝的創造物。
明白精神是我的伴侶,精神又是
我的嚮導。
未經通告的進入,如一線光,一瞥注視。
如我所描寫的去生活:簡潔,無暇紕--
上帝指定的方式,但朋友不會。
(二)
我的血管猛然被砍開:無法遏制,不能回復,生命向前噴涌。
穩穩拿住您的碟和碗!
每隻碗很快將會太淺,
碟子太平扁。
漫過邊沿,遠遠地
滲入黑暗的泥土,去肥沃莠草。
不可逆轉,無法遏制,
不能回復,詩歌向前噴涌。
(三)
用這隻手,海員以它
曾在方圓數百里吹響號子, 用這隻手,它曾在夜間偽造頌歌,
象一個文盲,我劃下X。
如果那還不夠,我預先同意!
將它倆都剁下,因此在夜間,
噴涌著,愉悅的紅色巨浪
將淹湮墨水的小河!
(綠豆 譯)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個小鎮,
共享無盡的黃昏
和綿綿不絕的鐘聲。
在這個小鎮的旅店裡——
古老時鐘敲出的
微弱響聲
像時間輕輕滴落。
有時候,在黃昏,自頂樓某個房間傳來
笛聲,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視窗大朵鬱金香。
此刻你若不愛我,我也不會在意。
在房間中央,一個磁磚砌成的爐子,
每一塊磁磚上畫著一幅畫:
一顆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們唯一的窗戶張望,
雪,雪,雪。
你會躺成我喜歡的姿勢:慵懶,
淡然,冷漠。
一兩回點燃火柴的
刺耳聲。
你香菸的火苗由旺轉弱,
煙的末梢顫抖著,顫抖著
短小灰白的菸蒂——連灰燼
你都懶得彈落——
香菸遂飛舞進火中。
社會評價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曾在一次國際研討會上宣稱:茨維塔耶娃是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問:是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嗎?他答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詩人。有人又問道:那么,里爾克呢?布羅茨基便有些氣惱地說:在我們這個世紀,再沒有比茨維塔耶娃更偉大的詩人了。而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主席埃斯普馬克也認為,茨維塔耶娃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既是她的遺憾,更是評獎委員會的遺憾。茨維塔耶娃在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與她同時代的詩人愛倫堡曾經這樣評價她:“作為一個詩人而生,並且作為一個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