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時間:1709年--1732年
設計者:伯人倍爾曼
結構:磚石結構
類型:宮殿
流派:巴伐利亞巴洛克建築
建築概況
茨溫格宮包括古代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AlteMeister)、冠頂門、寧芬浴池、樂鍾廳、軍械庫等幾處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一些大大小小的廣場和許多精美的雕塑。古代大師畫廊是茨溫格宮最重要的建築,也是德國乃至歐洲最著名的美術館之一,收藏了大量15到18世紀時期歐洲各國藝術家的名作,諸如丟勒、拉斐爾、魯本斯等,眾多名作中,以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最為出名。
茨溫格宮在二戰期間也沒有躲過被轟炸的命運,在被夷為平地之後的18年裡,德勒斯登人們執著謹慎、穩重精確的性格使重建茨溫格宮成為現實。重建過程中,人們盡最大可能地從茨溫格宮的廢墟中挑選建築材料,重新拼接,再加上根據照片和設計圖紙等資料進行精確的複製,在1963年基本上恢復了茨溫格宮的原貌。
建築特色
17世紀巴洛克式的建築。宮殿四周的建築圍起一個中間的廣場,宮裡的大小廣場中有很多精美的雕塑。最著名的要數女神噴泉旁的一排出14個浴女神雕像。
另外著名的是宮殿的一部分作為了古代大師畫廊(GemadegalerieAlteMeister),畫廊是歐洲著名的美術館之一。這裡收藏有15到18世紀義大利、法國、荷蘭、德國等國大師像魯本斯、丟勒的名作。其中最著名的要屬拉菲爾的“西斯庭聖母”(www.staatl-kunstsammlungen-dresden.de)。瓷器收藏館(Porzellansammlung)收藏有大量的18世紀中國、日本的瓷器和德國最早的邁森瓷器。
歷史文化
薩克森王腓特烈·奧古都斯一世,這位既具有雄才大略,又會享受生活、欣賞藝術,愛美酒也愛美女,還是三百多個孩子的父親的選帝侯,為了向世人顯示他的藝術品味,修建了茨溫格。他的確達到了這個目的。建築師伯人倍爾曼將這座宮殿變成一座喧鬧的、浮華的巴洛克樣品之作,也是巴洛克風格與洛可可風格合流的代表作。宮殿初建於1709—1732年.在二戰中遭到英美飛機轟炸,幾乎被夷為平地,現在的宮殿是二戰以後模仿原貌一點點拼起來的“新”建築。建築中最華美的部分是宮殿西南面頂似王冠的正門——王冠門,宮殿內的雕塑也十分精彩。宮殿前的迴廊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於18世紀初建成,腓特烈王子與奧地利公主就是在這裡舉行的婚禮。迴廊就像艾菲爾鐵塔之乾巴黎一樣,已成為德勒斯登的象徵。
旅遊小貼士
門票價格:2.00歐元/人,團體票及學生票為1.6歐元/人
交通信息
1、乘坐78,82,94路公車到Postplatz站或者Theaterplatz站下車;
2、也可以乘坐1,2,4,8,11,12路有軌電車在Postplatz站、Altmarkt站、Theaterplatz站下車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