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范子燁,生於1964年5月。黑龍江省嫩江縣人。陝西師範大學博士(1994),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1988),黑龍江大學學士(1985)。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選》學會理事、中國孟浩然研究會理事、中華文學史料學會理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古文學與文化。
主要著作有《〈世說新語〉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東方出版中心,2010),《中古文學的文化闡釋》(台灣成文書局,2011),《春蠶與止酒——互文性視域下的陶淵明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和《竹林軒學術隨筆》(鳳凰出版社,2012),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
獲獎情況
1.《魏晉之賦首——成公綏考論》(學術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第一屆勤英文學獎青年學術獎,2007年11月24日
2.“美國現代漢學與中國中古文化”(研究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會:第七屆青年教師基金,2000年12月7日
3.《呼麥與胡笳:——從繁欽<與魏文帝箋>看蒙古民族潮爾音樂的起源》
內蒙古草原文化基金會:“2009中國·第五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草原音樂舞蹈文化
研究專題論壇”,獲得優秀論文獎
科研項目
1.《嘯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2007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
2.《〈世說新語〉之文獻學研究》(重點引進人才資助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科研啟動基金,2007年8月14日—2009年6月30日
個人著作
2012
1.《春蠶與止酒——互文性視域下的陶淵明詩》(學術專著)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版,362千字
2.《竹林軒學術隨筆》(學術論文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10月版,250千字
2011
《中古文學的文化闡釋》,台灣:成文書局,2011年7月版,450千字 2010
《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2月版,330千字(相關評論:1鄧福舜《陶淵明研究的新收穫》,《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10日,第18版《書品》,3千字;2李劍鋒《今人眼光與千古覆案——評范子燁著<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文匯讀書周報》,2010年6月4日,第7版《三味書屋》,2千字;3孫少華《“歷史還原”的方法論問題》,《中華讀書報》,2010年12月1日,第15版《文化周刊》,2千字);4吳國富《評范子燁<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文學評論》,2011年第2期,第210—211頁)5陳君《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2011中國文學年鑑》,《中國文學年鑑》雜誌社2011年11月版,第497—498頁
2004
《<世說新語精粹>解讀》,編著,146千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版
2001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專著,頁1—573,430千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8
《〈世說新語〉研究》(學術專著),頁1—337,26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六朝作家年譜輯要》,主編,劉躍進合作,頁1—987,74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發表的論文
20121.《“三曹”和一個女人:對漢魏時代一段情史的還原》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2年1月18日《國學》,第15版,7千字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瓶無貯粟”解》
北京:《文史知識》,2012年第2期,第123-127頁,5千字
3. 《驚鴻瞥過游龍去,虛惱陳王一事無——“感甄故事”與“感甄說”證偽》
北京:《文藝研究》,2012年第3期,第60-67頁,14千字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數據中心複印報刊資料J2,《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7期全文轉載,第56-62頁)
4.《曹植與民間文藝》
北京:《書品》,2012年第2輯,第77-80頁,3千字
5.《江東“二俊”與鄴城“三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4月6日,第A-08版《後海》,2千字
6.《近五十年以來的三次重大佛教考古發現》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26日,第B-01版《宗教學》,2千字
7.《“三武一宗”法難的新左證》
廣州:《南方周末》,2012年3月22日,第23版,2千字
8.《<擬古>其九:春蠶無食與無怨無悔——陶淵明<擬古>九首揭秘(上)——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三)
太原:《名作欣賞》,2012第3期上旬刊,第27—33頁,9千字
9.《“大福澤”與“大學問”——田家英藏章學誠致孫星衍書札的啟示》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2年3月21日《文化周刊》,第15版,3千字
10.《<擬古>其九:春蠶無食與無怨無悔(下)——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三)
太原:《名作欣賞》,2012第5期上旬刊,第18—23頁,9千字
11.《<擬古>其一:蘭枯柳衰與天涯知己——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四)
太原:《名作欣賞》,2012第7期上旬刊,第37—43頁,9千字
12.《<古詩十九首>的時代與作者之謎》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2年8月8日《國學》,第15版,4千字
13.《<擬古>其二:拒為卜商與鄙斥隗囂——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五)
太原:《名作欣賞》,2012第8期上旬刊,第20—21頁,3千字
14.《鄴下風流與北國“六朝文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8月17日第344期“特別策劃”《千年鄴城探秘》,3千字
15.《別樣的敘寫:<建康實錄>陶淵明事跡考辨》
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日第3期,第3期,第15-20頁,8千字(廣西大學:《文化與傳播》,2012年第1期,第38-42頁)
16.《回歸陶詩本旨的詩學之旅——<春蠶與止酒——互文性視域下的陶淵明詩>寫作感言》
上海:《文匯讀書周報》,2012年9月7日第7版《三味書屋》,3千字
17. 《悠然望南山:一句陶詩文本的證據鏈》
淮陰:《淮陰師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527—532、538頁,20千字
18.《馬頭琴和女兒山——黃奮生教授學行小記》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2年9月19日《國學》,第15版,4千字
19.《<擬古>其三:譙國創業與富貴還鄉——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六)
太原:《名作欣賞》,2012第10期上旬刊,第34—38頁,3千字
20.《論長嘯藝術與西北遊牧民族之關係——以劉琨之嘯為中心》
北京:《中國文化》,2012年,秋季號,第36期,第124-133頁,20千字
20111.《〈桃花源記〉中的“漁人”是誰》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1年1月12日《文化周刊》,第15版,7千字
2.《南溪古寨:桃源仙境原型地》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2月22日,第18版《博物》,3千字
3.《陶淵明的民族屬性》
北京:《光明日報》,2011年02月28日,第15 版《國學》,2千字
4. 《陶淵明的游墓詩情與陶淵明墓地尋蹤》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1年3月9日《文化周刊》,第15版,7千字
5. 《<桃花源記>的“草本”與“定本”問題——陳寅恪<桃花源記旁證>補說》
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第2期,第70—74頁,6千字
6. 《<世說新語·賢媛>“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條釋證》
淮陰:《淮陰師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98—106頁,16千字
7.《陶淵明與張衡、束皙之關係發微——陶詩“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說續貂》
九江:《九江師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1-4頁,8千字
8. 《晉人三遊記》
上海:《文匯讀書周報》,2011年4月29日,第5版,5千字
9.《陶淵明人學思想發微》
北京:《人民政協報》,2011年5月9日,《學術家園》,C2版,2千字
10. 《魚山聲明與佛經轉讀:中古時代善聲沙門的喉音詠唱藝術》
北京:《中國文化》,2011年,春季號,第33期,第103-130頁,40千字
11. 《讀<陶淵明>集札記》
北京:《書品》,2011年第3期,第68-75頁,4千字
12.《在自然與平淡的背後——陶詩用典藝術舉隅》
北京:《文史知識》,2011年第8期,第71-76頁,4千字
13.《<桃花源記>的文學密碼與藝術建構》
北京:《文學評論》,2011年第4 期,第21-29頁,20千字
14.《“少無適俗韻”與“少無適俗願”》,2千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7月26日,第19版,《後海》副刊
15.《人的自由與仙的優遊——對嵇康、阮籍遊仙詩與遊仙思想的文化闡釋》
江建俊主編:《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台灣里仁書局2011年7月版,第193—224頁
16. 《詩意地棲居與沉靜的激情:對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的還原闡釋》
北京:《文學遺產》,2011年第5 期,第24-34頁,20千字
17.《孟浩然<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詩“蘇門嘯”解》,15千字
王輝斌主編:《孟浩然研究論叢》,黃山書社2011年9月版,第297—307頁
18.《陶淵明歸隱的真相》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1年10月12日《文化周刊》,第15版,8千字
19.《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陶淵明<擬古>九首揭秘》(一)
太原:《名作欣賞》,2011第10期上旬刊,第23—26頁,5千字
20.《春蠶的故事:曹植的人生低谷與精神高原——陶淵明<擬古>九首揭秘》(二)
太原:《名作欣賞》,2011第11期上旬刊,第9—17頁,10千字
21.《陶淵明與“鳥樂”》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2月13日,第20版《後海》,2千字
20101.《華廙<善文>考略》 (論文)
北京·中華書局:《書品》,第1期,第74-78頁,4千字
2.《“孤獨的”“袁公”——關於<世說新語>的一個未明人物》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10年第3期,第141-146頁,7千字
3. 《白璧微瑕,惟在<桃源>一記》
上海:《文匯讀書周報》,2010年2月26日,第5版,6千字
4.《藝術的靈境與哲理的沉思——對陶淵明“無弦琴”的還原闡釋》
北京:《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第48卷,第69-76頁,10千字
5.《高車、高車人與高車人的歌》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0年6月9日,第5版《瞭望》,7千字
6.《琴詩的妙理與法螺的妙音》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0年8月18日《文化周刊》,第15版,5千字
(北京:《文藝報》,2010年8月23日第3版《副刊》摘發)
7.《<古今歲時雜詠>中的陶詩異文》
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3期,第151-152頁,3千字
8.《敕勒墓棺畫與曼德拉岩畫》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8月31日第12版《藝術學》,3千字
9.《“魏武王”:曹操高陵的鐵證》
北京:《光明日報》,2010年8月30日,第五版《回音壁》,2千字;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曹操高陵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197—198頁
10.《鳥盡弓廢:卞蘭的人生命運——陶淵明<飲酒>詩第十七首發覆》
北京:《中華讀書報》,2010年10月13日,第15版《文化周刊》,4千字
11. 《人的自由與仙的優遊:嵇康和阮籍的遊仙思想與詩歌創作》
南陽:《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0期,第45—66頁,40千字
12.《曹氏家族文化遺存新解讀》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30日第22版,3千字
20091.《漢代陶瓶上的一首七言詩》(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第1期,第130頁,1千字
2.《陶淵明<閒情賦>“十願”的源流》(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第1期,第157頁,1千字
3.《在高僧的光輝之下》
北京·中華書局:《書品》,第1期,第77-87頁,6千字
4.《陶淵明與董京》(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第2期,第13頁,1千字
5.《陶淵明何以更名》(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第2期,第76頁,1千字
6.《“歷山蒼蒼,菊水泱泱”:對陶淵明與東流之關係的歷史考察》(上、下)
安徽池州市:《池州日報》,2009年3月12日、19日B3版《人文池州》,10千字
7.《自由的象徵:對阮籍長嘯的文化闡釋》
鄭州:《尋根》,2009年第2期,第9-18頁;《竹林七賢與魏晉風度》(第二屆中國·修武雲台山竹林七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83-99頁,李天會、鄭強勝主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15千字
8.《潁水之思與鴻儒之道:陶淵明<示周掾祖謝>詩解》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第3期,第38-47頁,15千字
9.《呼麥與胡笳: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對繁欽<與魏文帝箋>的音樂學闡釋》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2009年春季號,總第29期,第179-190頁,
18千字
10.《春蠶無食與新亭對泣——陶淵明<擬古>詩其九新解》
北京·中華書局:《學林漫錄》,第17期,第173-179頁,2009年5月版,6千字
11.《拒斥與吸納:論陶淵明與廬山佛教之關係》
北京大學國學院:《國學研究》,第23卷,第199-29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6月版,80千字
12.《“二范之風”與晉宋儒學》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09年第7期,第17-23頁,7千字
13.《陶淵明的無弦琴與舜帝的五弦琴》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09年第10期,第139-143頁,5千字
14.《陶淵明的宗教信仰及相關問題》,北京·中華書局:《文史》,2009年第3期,第111-157
頁,50千字
15.《郭茂倩<樂府詩集>敘錄、解題按語義例發微》,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古典文
獻研究》,第十二輯,第109-140頁,20千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6.《田園詩人的別調:陶淵明與楚聲音樂》,北京:《文藝研究》,2009年第11期,
第54-61頁,15千字
17. 《張劍著<宋代家族與文學——澶州晁氏為中心>》,《宋代文學研究年鑑》(2006-2007),第357-359頁,武漢:武漢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4千字
18.《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綜述》,中國文學年鑑社:《中國文學年鑑》(2009),第256-278頁,2009年11月版,30千字
20081.《司馬遷遭受宮刑原因新說》(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2008年第1期,第27頁,1千字
2.《何遜與陶詩》(讀書札記)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遺產》,2008年第2期,第85頁,1千字
3.《何遜<傷徐主簿詩>解》
北京·中華書局:《書品》,2008年第2期,4千字
4.《六朝情歌中的“歡”》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2008年第8期,5千字
5.《仙風道骨與琴韻詩心:對唐琴“九霄環佩”的文化解讀》
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5期,12千字
6.《<樂府詩集>三題》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樂府學》,第3輯,第43-58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8月版,20千字。
7.《論<江南>古辭——樂府詩中的明珠》,南陽:《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1期,第42-51頁,20千字
8.《歷史的虛構與虛構的歷史——說廬山“蓮社”與“虎溪三笑”》
上海:《文匯讀書周報》,2008年12月26日,第5版,4千字
20071.《論“汝語”——一位亡國之君的謔詩——對<世說新語>“爾汝歌”的還原闡釋》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春季號,總第24期,20千字;又載陳洪、張洪明主編:《文學和語言的界面研究》,第343-360頁,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2.《何以“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從陶淵明<詠貧士>詩之七看江東孫氏與黃
氏的交誼》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7期,7千字
3.《論<江南>古辭——樂府詩中的明珠》
吳相洲主編:《樂府學》,第2輯,第19—46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8月,
40千字
4.《說“汝語”——亡國之君孫皓的一首謔詩》(上)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11期,7千字,第119—125頁
5.《“阮公”與“惠孫”:陶淵明<詠貧士>詩未明人物考實》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刊》,2007(創刊號),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年12月,第52—77頁,20千
字;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華學》,第九、十輯(六),
2077-2086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1
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年鑑社:《中國文
學年鑑》,轉載1500字,第356-357頁,北京,2009年1
月;又載《九江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第1-5頁,7
千字)
6.《說“汝語”——亡國之君孫皓的一首謔詩》(下)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12期,7千字,第111—115頁
7.《六朝“江南體”詩歌釋證》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4輯,40千字,第93—126頁
8.《論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為新鄉晉孫登嘯台而作》(下)
河南·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千字
20061.《<昭明文選>邵氏批語迻錄稿》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1期,30千字;又載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河南科技學院中文系編:《中國<文選>學》(《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06-526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2.《琅耶王伯輿,終當為情死——<世說新語·任誕>“王長史登茅山”條釋讀》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第3期,7千字
3.《論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為新鄉晉孫登嘯台而作》(上)
河南·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千字
4.《慕陶情與偽陶詩——說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及與傳世陶集<問來使>詩的關係》
程章燦編:《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31-141頁,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10千字
20051.《論“簡”——中古時代的一種審美觀念》
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1期轉載;又載趙敏俐、佐藤利行主編:《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259頁
2.《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關於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之關係的一項
研究》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與音樂關係研究學術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2
月第1版,50千字
3.《中古士人“容止”的女性化傾向》
王子今編:《趣味考證》(貳),第387-390頁,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第1版,4千字
4.《蘇軾、黃庭堅與唐琴九霄環佩》
北京:《文學遺產》,2005年第5期,1千字
20041.《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史研究——以電子全文檢索版<四庫全書>為中心》
南京:《東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9千字
2.《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站掃
描》
復旦大學:《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260—279
頁,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2月版,15千字
3.《<洛陽伽藍記>考論》
《北朝史研究》,第288—302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第1版,20千字
4.《慕陶情與偽陶詩——以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為中心》
北京:《文史知識》,第12期,6千字
20031.《中古時代人物的美——中國魏晉世人的容止觀》
北京:《人民政協報》,2003年1月21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7千字
2.《<永樂大典>殘卷中的<世說新語>佚文》
北京·中華書局:《文史》,第2期,12千字
3.《魏晉之賦首——成公綏考論》
北京大學國學院:《國學研究》,第11卷,40千字
4.《馬瑞志博士的漢學研究》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世界漢學》,第2期,第140-142頁,4千字
20021.《<世說新語>法譯本審查報告》(學術譯文,美國馬瑞志教授原著)
北京:《讀書》,2002年第4期,9千字
2.《雅量:能藏能斂,情感深蘊——談中古士人的文化品格之一》
北京:《人民政協報》,2002年7月23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2千字
3.《雅量:直面生死和情懷真率——中古士人文化品格之三》
北京:《人民政協報》,2002年8月20日,B3版,《文化周刊·學術家園》,2千字
4.《從黃金到土泥:中古時代的清談與俊辯》,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論文集》,頁211—221,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20千字。
5.《從黃金到土泥:清談的歷史還原——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一》,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19號,頁526—563,漢城,2002年2月版,60千字。
6.《從黃金到土泥:清談與中古辯風——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二》,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20號,頁421—450,漢城,2002年6月版,60千字。
7.《從黃金到土泥:清談中的玄學內容和言語遊戲——中國中古清談文化系列研究之三》,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論集》,第21號,頁485—512,漢城,2002年10月版,30千字。
20011.《“竹林七賢”的遠源與近源》
北京·中華書局:《書品》,2001年第4期,1千字
2.《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22千字
2000
1.《林下風氣:〈世說新語〉塑造的魏晉新女性》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6千字
2.《淺議〈華夏文庫〉的文獻與程式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古文獻資料庫通訊》,總第7期,3千字
3.《“手談”與“坐隱”:魏晉南北朝的圍棋風尚》
北京:《文史知識》,第5期,9千字
4.《說“雅量”——中古士人的一種文化品格》
《霍松林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第947—962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
月第1版,9千字
5.《<世說>·<續世說>·<世說新書>》
北京:《書品》,第5期,1千字
1999
1.《“芝蘭玉樹”:〈世說新語〉中的男孩群像》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4千字
2.《自由與脫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識》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7千字
3.《論阮籍善嘯》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2期,9千字
4.《論〈世說新語〉語言的時代和審美特徵》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2期,12千字
5.《“六朝古卷”:唐寫本〈世說新書〉殘卷揭秘》
北京:《文獻》,第2期,4千字
l 1998
《極數的輝煌:中古文學的品位觀念》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6期,8千字
2.《<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
北京:《文學遺產》,第6期,12千字
3.《“小說書袋子”:<世說新語>的用典藝術》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5期,7千字
4.《馬瑞志的英文譯註本<世說新語>》
北京:《文獻》,第3期,16千字(又載《文學遺產》編輯部編:《百年學科沈思錄》,第501—521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5.《麈尾的功能與源流略說》
南京:《東南文化》,增刊,第2期,4千字
19971.《金代文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大陸學人薛瑞兆、郭明志合編<全金詩>簡介》
香港:《香港文匯報副刊》,6月15日副刊,1千字
2 .《賈氏譜學與<郭子注>》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5期,7千字
3.《論“嘯” —絕響的中國雅樂》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4期,7千字
4.《論異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賢”的意蘊與背景》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2期,9千字
19961.《<洛陽伽藍記>的體例淵源及其與名僧“格義”的關係》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5期,7千字
2.《永恆的悲美:中古時代的輓歌與輓歌詩》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2期,7千字
3.《<世說新語>的世界》(英語譯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亞系Richard B. Mather教授原著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15千字;又載《世說新語》(漢英對照,Richard B. Mather英譯,劉尚慈、張萬起漢譯),第二冊,第750—767頁,《大中華文庫》,中華書局2007年版
l 1995
1.《“嘯”:東方古國的口哨音樂》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總第12期,12千字
2.《“清談”考釋》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6期,8千字
3.《論中國古代的“九品文化”》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 4期,7千字
4.《〈世說新語〉研究》
北京:《文獻》,第4期,16千字
5.《<世說新語·文學> “劉真長與殷淵源談”條辨釋》
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第26-29頁,6千字
6.《〈世說新語〉新探》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4期,9千字
7.《論楊炫之及其<洛陽伽藍記>的創作主旨》
齊齊哈爾:《齊師院學報》,第3期,8千字
8.《晉人吟詩與“洛生詠”》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4千字
9.《阮籍事跡新考》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8千字
l 1994
《評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
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5千字
2.《楊炫之姓氏家世小考》
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1千字
3.《嵇康鍛鐵與服散養生》
西安:《陝西師大學報》,第3期,9千字
4.《華陰史氏藏本<荀子>敘錄》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3期,2千字
5.《論“自然之至音”—“嘯”》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9千字
1987 《<世說新語>的比喻藝術》
哈爾濱:《閱讀與寫作》,1987年第2期,4千字
l 1986
《<世說新語>的語言美》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4期,第85-90頁,7千字
在國內、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的學術論文
20121.《悠然望南山:一句陶詩文本的證據鏈》
廣東海洋大學文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流寓文化與雷州半島流寓文人研究學術研討會”,2012年4月20-23日,廣東省湛江市
2.《袁行霈教授的陶淵明研究與陶淵明研究的國學意義——在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二十周年院慶及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2012年6月24日,北京大學英才學術交流中心
3.《清代宮廷的蒙古音樂與乾隆皇帝的蒙古樂詩》,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格薩爾與世界詩史國際學術論壇”會議論文,青海西寧,2012年7月15-20日
4.《浩林·潮爾與胡笳:漢晉時代的喉音藝術及相關的文學文本問題——以繁欽<與魏文帝箋>為中心》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文學遺產》編輯部 :漢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8月16-18日,北京市政府寬溝招待所
5.《互文性解構的文學與非文學因素:對鍾嶸品陶的還原闡釋》
河南大學、中國《文選》學會:中國《文選》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成立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河南開封,2012年8月24-28日
6.《清代宮廷的蒙古音樂與乾隆皇帝的蒙古樂詩》,安徽大學文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室、《安徽大學學報》:“清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安徽合肥,2012年9月13-16日
7.《驚鴻瞥過游龍去,虛惱陳王一事無——“感甄故事”與“感甄說”證偽》
許昌學院:“2012國際國際魏晉文化學術研討會”,河南許昌,2012年9月21-24日
8. 《穹廬一曲本天然:高車、高車人與高車人的歌——對<敕勒歌>的民族音樂學闡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喀什師範學院將主辦,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新疆作家協會協辦:第九屆“中國多民族文學論壇”,新疆喀什,2012年10月19日—21日
20111.《王維對陶淵明的理解與接受——兼論<桃花源記>的文學密碼與藝術建構》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暨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中國王維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寬溝招待所,2011年5月6日-7日
2. 《穹廬一曲本天然:高車、高車人與高車人的歌——兼論<敕勒歌>與哈薩克闊麥依藝術的關係》
西北民族大學:遼金元文學研討會暨中國遼金文學學會第六屆年會,2011年7月14日—17日,蘭州
3.《陶淵明<游斜川詩並序>的文本生成——論斜川之游與金谷之游、蘭亭之游的關係》
中國陶淵明研究會與內蒙古大學文學院:“2011年國際陶淵明學術研討會”, 2011年7月25-29日,內蒙古錫林浩特市
4.《魚山聲明與佛經轉讀:中古時代善聲沙門的喉音詠唱藝術》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第三屆樂府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8月23日-25日,北京市紫玉飯店
5.《對一段情史的歷史還原:“三曹”與甄氏關係考論》
南京大學文學院、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文選》與中國文學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8月24日-28日,南京市華東飯店
6.《陳寅恪陶淵明為天師道信徒說旁證》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18—21日,太原
20101.《浩林·潮爾與胡笳: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以繁欽<與魏文帝箋>所反映的西北民族音樂為中心》
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西北論壇”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0年6月10-14日,蘭州,張掖
2.《詩意地安居與沉靜的激情——對陶淵明<歸園田居>詩的還原闡釋》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體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研究室:“中國古代詩學與詩歌史學術研討會”,2010年7月3—4日,北京市海淀區郵電會議中心
3.《呼麥與胡笳——論蒙古民族潮爾音樂的起源》
中共新疆和靜縣委員會、和靜縣人民政府:“新疆和靜首屆東歸歷史與文化研討會”,
2010年7月6-12日
4. 《琴詩的妙理與法螺的妙音》
青島大學文學院、青島大學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22—24日,青島大學學術與文化交流中心
5.《東晉時期京口天師道及相關之歷史問題——以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為中心》
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丹陽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六朝
歷史文化與鎮江地域發展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12日—14日,鎮江
20091.《浙東邵氏<選>學批評鉤沉——以稀見本<增訂昭明文選集成詳註>為中心》
台灣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第五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2009年6月5-8日
2.《呼麥與胡笳:——從繁欽<與魏文帝箋>看蒙古民族潮爾音樂的起源》
內蒙古草原文化基金會:“2009中國·第五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會議論文”,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飯店,2009年7月7-9日
3.《陳寅恪陶淵明為天師道信徒說旁證》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思想史學術研討暨羅宗強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會會議論文,北京裕龍大酒店,2009年7月11-12日,載盧盛江、張毅、左東嶺編:《羅宗強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第211-271頁,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版。
4.《仙風道骨與琴韻詩心:對唐琴“九霄環佩”的文化解讀》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第二屆樂府與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雲湖度假村,2009年8月25-28日
5.《呼麥與胡笳:——對繁欽<與魏文帝箋>的音樂學闡釋》
西安音樂學院:“漢唐音樂史首屆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14-17日
6.《藝境與道境:陶淵明的音樂世界與詩意生活——以“五弦琴”的故事為中心》,北京大學古代詩歌研究中心、古代文體研究中心:《中國文學史學科百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50-379頁,北京郵電療養院賓館,2009年12月12-13日
20081.《“道路邈何因”:陶淵明<示周掾祖謝>詩的儒學闡釋》,曲阜師範大學:“儒學與中國古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10月16-19日
2.《揭開千古之謎:對嘯的音理解釋及阮籍長嘯的文化闡釋》,河南焦作修武雲台山:“第二屆雲台山竹林七賢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10月24-26日
20071.Richard B.Mather:《世說新語》的世界(學術譯文),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小說史學術研討會,南開大學明珠園賓館,2007年6月26—29日
2.《論“汝語”——一位亡國之君的謔詩——對<世說新語>“爾汝歌”的還原闡釋》,南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漢語與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南開大學明珠園賓館,2007年6月19日—21日
3.《<樂府詩集>三題》,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樂府與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市政府寬溝招待所,2007年8月21—24日
4.《陶淵明的宗教信仰及其與廬山佛教的關係問題》,香港大學文學院:“東西方文化國家學術研討會”,香港華美達酒店,2007年10月5—7日
5.《<樂府詩集>三題》,西北大學文學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三秦出
版社:“中國語言文獻暨文學文獻學高端論壇”論文,西安高新商務酒店,2007年11月
23-26日
6.《詩人的騁望與還鄉:對陶淵明<飲酒>其五的還原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學史寫作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19—21日,北京友誼賓館
20061.《論<文心雕龍>的陶淵明“缺位現象”》,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北京2006《文心雕龍》研究與當代文藝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大廈嘉柏酒店,2006年12月15—16日
2.《六朝“江南體”詩歌釋證》,北京大學中文系:“中日學者六朝文學學術研討會” ,北京郵電療養院賓館,2006年12月6—8日
20051.《<昭明文選>浙東邵氏批語迻錄稿》,中國《文選》學會、河南科技學院中文系:第六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11—14日,河南省新鄉市河南科技學院學術交流中心
2.《李白“嘯詩”的文化闡釋》,中國李白研究會、新疆師範大學、伊犁師範學院: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6月30—7月9日,烏魯木齊市崑崙賓館
20041.《古籍電子化與傳統語言學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第四屆中古漢語國際
學術研討會,南京師範大學南山專家樓,10月19—22日
2.《慕陶情與偽陶詩——說李白<尋陽紫極宮感秋作>與傳世陶集<問來使>詩的關
系》,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華東飯店,
8月16—19日;新疆師範大學、《文學遺產》編輯部:《文學遺產》西部論壇學術研討
會,8月20日—30 日
3.《論“簡”——中古士人的一種審美觀念》,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中國
中古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嶺南飯店,8月18日—21日
20031.《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關於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之關係的一項
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與音樂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紫玉飯店,2003年12月—13日
2.《<永樂大典>殘卷中的<世說新語>佚文與宋人批註》,南京大學:“文史結合的現代
意義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南京,南京大學·西苑賓館,2003年9月17—
18日
3.《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
站掃描》,陝西師範大學:“第四屆全國古代文學博士點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
西安,安泰酒店,2003年10月16—19日
2002
1.《魏晉之賦首¾¾成公綏考論》,中國《文選》學會:第五屆《文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江蘇省鎮江市一泉賓館,2002年10月22—25日
2.《中國中古時代的嘯音》(英文),美國亞洲學會第53屆年會,2002年4月4—7日,美國·華盛頓,馬里奧特賓館
2001《洛陽伽藍記考論》,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大同市人民政府: “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七屆年會”,2001年8月8—12日,中國·山西·大同·金三環大酒店
l 2000
1.《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
站掃描》,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
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上海,天益賓館,2000年4月22—25日
2.《從黃金到土泥:中古時代的清談與俊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
會,中國·天津·南開大學·愛大賓館,2000年7月29日—31日
19981.《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南京博物院:“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年會”,9月7日—10日,中國南京,西康賓館
2.《<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杭州大學:“古漢語與古文獻國際研討會”,4月23—29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1997《馬瑞志的英文譯註本<世說新語>》,黑龍江大學:“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8月13—17日,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
受教育經歷
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學士(1985)
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1988)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1994)
研究成果
出版著作
1998
《〈世說新語〉研究》,專著,頁1-337,26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六朝作家年譜輯要》,編著,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劉躍進博士合作,頁1-987,740千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發表學術論文
2000
1.《林下風氣:〈世說新語〉塑造的魏晉新女性》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頁102-109,6千字
2.《淺議〈華夏文庫〉的文獻與程式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古文獻資料庫通訊》,總第7期,頁2-3,3千字
3.《"手談"與"坐隱":魏晉南北朝的圍棋風尚》
北京:《文史知識》,第5期,頁58-67,9千字
1999
1.《"芝蘭玉樹":〈世說新語〉中的男孩群像》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頁106-111,4千字
2.《自由與脫俗:阮籍和嵇康的神仙意識》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頁75-78,7千字
3.《論阮籍善嘯》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2期,頁44-50,9千字
4.《論〈世說新語〉語言的時代和審美特徵》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2期,頁176-184,12千字
5.《"六朝古卷":唐寫本〈世說新書〉殘卷揭秘》
北京:《文獻》,第2期,頁177-183、143,4千字
1998
1.《極數的輝煌:中古文學的品位觀念》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 6期,頁79-84,8千字
2.《<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
北京:《文學遺產》,第6期,頁74-81,12千字
3.《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
北京:《中國文化》,第17 期,頁1-13,30千字
4.《"小說書袋子":<世說新語>的用典藝術》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5期,頁87-91,7千字
5.《馬瑞志的英文譯註本<世說新語>》
北京:《文獻》,第3期,頁210-219,16千字
6.《馬瑞志博士的漢學研究》
北京:《世界漢學》,第2期,頁54-58,6千字
7.《麈尾的功能與源流略說》
南京:《東南文化》,增刊,第2期,頁86-88,4千字
1997
1.《金代文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大陸學人薛瑞兆、郭明志合編<全金詩>簡介》
香港:《香港文匯報?副刊》,6月15日副刊,1千字
2.《賈氏譜學與<郭子注>》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5期,頁103-107,7千字
3.《論"嘯" -絕響的中國雅樂》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4期,頁74-77,7千字
4.《論異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賢"的意蘊與背景》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2期,頁114-119,9千字
1996
1.《<洛陽伽藍記>的體例淵源及其與名僧"格義"的關係》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5期,頁66-69,7千字
2.《永恆的悲美:中古時代的輓歌與輓歌詩》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2期,頁77-80,7千字
3.《<世說新語>的世界》(英語譯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亞系Richard B. Mather教授原著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頁96-103,15千字
1995
1.《"嘯":東方古國的口哨音樂》
北京:《中國文化》,總第12期,頁177-184,12千字
2.《"清談"考釋》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6期,頁73-76,8千字
3.《論中國古代的"九品文化" 》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 4期,頁96-99,7千字
4.《〈世說新語〉研究》
北京:《文獻》,第4期,頁84-97,16千字
5.《<世說新語·文學> "劉真長與殷淵源談"條辨釋》
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頁26-29,6千字
6.《〈世說新語〉新探》
哈爾濱:《學習與探索》,第4期,頁118-124,9千字
7.《論楊炫之及其<洛陽伽藍記>的創作主旨》
齊齊哈爾:《齊師院學報》,第3期,頁40-46,8千字
8.《晉人吟詩與"洛生詠" 》
北京:《文史知識》,第2期,頁106-108,4千字
9.《阮籍事跡新考》
哈爾濱:《學術交流》,第1期,頁93~97,8千字
1994
1.《評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
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頁 235-243,5千字
2.《楊炫之姓氏家世小考》
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從》,第4期,頁206,1千字
3.《嵇康鍛鐵與服散養生》
西安:《陝西師大學報》,第3期,頁63-69,9千字
4.《華陰史氏藏本<荀子>敘錄》
哈爾濱:《北方論叢》,第3期,頁104,2千字
5.《論"自然之至音" - "嘯" 》
哈爾濱:《求是學刊》,第3期,頁65-71,9千字
學術會議論文
2000
《古籍電子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近年來若干古籍電子化工程及有關專業網站掃描》,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上海,天益賓館,2000年4月22~25日
《從黃金到土泥:中古時代的清談與俊辯》,南開大學:"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天津·南開大學·愛大賓館,2000年7月29日~31日
1998
《說麈尾-六朝的名流雅器》,南京博物院:"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年會",9月7日~10日,中國南京,西康賓館《<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杭州大學:"古漢語與古文獻國際研討會",4月23~29日,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1997
《馬瑞志的英文譯註本<世說新語>》,黑龍江大學:"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8月13~17日,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