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俠

范子俠

范子俠(1908—1942),江蘇豐縣人,少年時代投筆從戎,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范子俠在劉伯承、鄧小平的直接關懷下,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2月12日,在粉碎日本侵略軍掃蕩的河北省沙河縣柴關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34歲。范子俠將軍犧牲後,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在《新華日報》撰寫紀念文章對他高度評價,認為范子俠將軍是“模範的布爾什維克,最忠實於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戰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范子俠像 范子俠像

1908年出生於江蘇豐縣華山鎮大史樓村一個貧苦佃農家庭。

1922年,14歲的范子俠隻身流浪到福建,毛遂自薦給一個副官當勤務兵,後被送至天津入東北軍隨營學校學習。畢業後,他在東北軍曾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范子俠憤然辭去軍職,另尋抗日救國的其他途徑。

1933年范子俠加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任某部團長,率部參加克復康保、多倫等地區對日軍作戰。

1935年綏東抗戰爆發後,范子俠秘密打入偽軍李守信部金憲章旅,任營長,在百靈廟戰役中策動全營起義,並迫使金憲章旅投降。范子俠因此被國民黨軍事當局視為危險分子,遭到禁錮,直到七七事變後才獲釋出獄。

全國抗戰爆發後,范子俠組織抗日義勇軍,在河北無極、藁城、新樂、行唐一帶打游擊。

1938年春,范子俠自改番號為冀察游擊第二師,率部由河北行唐南下,轉戰冀西、豫北一帶。

1939年6月,范子俠應邀在八路軍129師師部與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見面。同年11月,范子俠所部被改編為129師平漢游擊縱隊,范子俠任司令員。同年底,范子俠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范子俠任八路軍第129師新編10旅旅長,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

1942年2月,日軍對太行、太岳抗日根據地發動“第2期駐晉日軍總進攻”。2月12日,范子俠在沙河展開反“掃蕩”激戰時中彈犧牲,時年34歲。

范子俠墓

范子俠將軍塑像落成 范子俠將軍塑像落成

位於沙河西 大安山腳下封巒寺旁。後傍青山,前臨流泉。墓室地上部分平面呈正方形,側面看下大上小,近似瑪雅人的金字塔。由巨大的青色條石砌成,基礎二層,最下層邊長約5米,第二層邊長約4米;主體為四層,其中正南面中間有正方形的石板,人稱無字碑;頂部三層,最上層邊長約1.5米。整個墓室顯得十分堅固大方,莊嚴肅穆。該墓1942年由邊區政府組織修建,1949年國家將范將軍遺體移至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但沙河人民對此墓地一直保護很好,沙河政府將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在墓室前新立 范子俠將軍紀念碑,並樹起四塊中央領導為紀念 范子俠將軍犧牲五十周年的題詞碑。

人物紀念

1998年豐縣人民政府將華山鎮大史樓國小更名為“子俠國小”,並列入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政府在縣烈士陵園建造了范子俠烈士紀念碑,范子俠出生地所在的華山鎮政府則為其建立了衣冠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