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螺

苦螺

苦螺是俗稱,屬骨螺科,學名疣荔枝螺,原產地為廣東珠海。浙江沿海地區叫"辣螺",廈門等地區叫"苦螺"。

形態特徵

苦螺呈卵圓形,一般高33mm,寬21mm。殼面布有疣狀突起,殼色灰白,突起為黑灰色。苦螺的表殼如荔枝似的呈疣狀一粒粒突起,因此學名“疣荔枝螺”,則屬象形取名。形體上也有大有小,小的和河裡頭的螺螄差不多,大的則有成年人的拇指般大小。

苦螺 苦螺

苦螺貝殼小,呈紡錘形,殼質堅厚。一般殼高2~3厘米。螺層約6層,疣狀突起的有5列。整個殼面密布螺肋和細密的生長線。殼表面為灰綠色和黃褐色,常雜以白色條紋。殼內面黃白色,外唇內側黑紫色。

生活習性

生活於潮間至低潮線下1.5米左右的岩石海底,或在河口附近有附著物的泥沙質海底,雌雄異體,4-10月為產卵期。

食用方法

煮熟後,肉質豐腴細膩,先苦而後甘,故名“苦螺”。苦螺是一種比較涼性的海物。食用時,宜蘸點姜醋芥末。

藥理作用

1.苦螺的甲醇與甲苯混合提取液能抑制大腸埃希菌、菸草青枯病菌;乙醇提取液能抑制枯草桿菌、橘青菌;丙酮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體外實驗表明,苦螺的95%乙醇提取液在一定劑量範圍對小鼠T、B淋巴細胞有調節作用。

3.採用MTT法,研究疣荔枝螺的乙醇提取液的細胞毒性作用。在樣品濃度為1.0毫克/毫升和0.25毫克/毫升時,對腫瘤細胞HL一60和A一549的抑制率分別是97.9%、94.5%,86%和7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