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拉丁名:Ranunculus involucratus Maxim.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毛莨屬
屬拉丁名:Ranunculus
國內分布:分布於我國西藏和青海。
海 拔:4900-5700
命名來源:[Flora Tangutica 15, pl. 22, f. 7-13 1889]
中國植物志:28:284
英文植物志:6:419
植物形態
23.苞毛茛圖版89:3-5.RanunculusinvoluncratusMaxim.Fl.Tang.15,tab.22,fig.7-13.1889.——R.similisHemsl.inHook.Ic.pl.2586.1897-1899.
多年生矮小草本。鬚根多數,伸長。莖單一直立,高3-6(8)厘米,肉質較厚,平滑無毛。基生葉2-4枚;葉片腎狀圓形,長5-12毫米,寬7-20毫米,基部稍心形或截圓形,頂端有3-5個淺圓齒,肉質,無毛,邊緣帶紫色或偶見有毛;葉柄長2-4厘米,無毛。莖生葉2-3枚,鄰接於花下而似總苞,葉片卵圓狀楔形,長1-1.5厘米,寬0.5-1厘米,3中裂或較深裂,頂端鈍圓,上面及邊緣有絲狀長柔毛,無柄。花單生莖頂,直徑1.2-2厘米;花梗粗短,長2-4毫米,果期伸長可達1-1.5厘米;萼片卵圓形,長4-5毫米,有3-5脈,暗紫色,外面生絲狀長柔毛,果期增大變厚,宿存;花瓣5,黃色或變紫色,倒卵形,長8-12毫米,寬5-8毫米,有多數脈,頂端截圓或有凹陷,基部有長約1毫米的窄爪,蜜槽杯狀,或頂端稍分離;花葯長約2毫米;花托肥厚,生絲狀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徑6-9毫米;瘦果卵球形而稍扁,長約2毫米,無毛,背部有縱肋,喙短,基部寬扁,下延於果部呈翼狀,長約0.5毫米。花果期5月至8月。
分布於我國西藏和青海。生於海拔4700-5500米礫石山坡、河灘乾涸碎石沙間。模式標本采自青海中部。
本種以植株矮小,肉質肥厚,莖生葉2-3枚,緊接於花下而似總苞,萼片暗紫色,增大宿存,顯與本屬其它種類有別。
毛莨屬、毛茛科植物
毛莨屬、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為藤本或灌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