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葉片上先出現小的褐色斑點,以後擴大成具不規則邊緣的大斑,直徑26毫米,外圍常呈黃色。孢子產生時病斑變成銀灰褐色。葉部的病斑出現在莖部症狀之前。一片小葉可出現2-3個病斑,並在幾天內脫落。由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脫落,是本病最明顯的症狀。莖部感染出現紅褐色至朱古力色的長形病斑,病斑擴大並互相匯合直到大部分莖變色。侵染的菌絲不穿透厚壁組織的維管束鞘,病斑被限制在皮層。
病原特徵
苜蓿尾孢,分生孢子梗3-12個束生,半透明至淡欖褐色,有隔膜1-6個。第一個分生孢子由分生孢子梗頂端產生,脫落後在梗上留下明顯的痕,以後的分生孢子由痕的下方長出,孢子梗同時繼續生長,使孢子梗呈屈膝狀,是該屬的特徵。分生孢子無色透明,直或微彎,圓柱形至針形,基部稍寬向上漸窄,有不明顯的多個分隔,大小40-205微米×2-4微米。在濕度較低情況形成的孢子較短,在高濕條件下形成的孢子較長。這種病原菌在V-8液瓊脂培養基或胡蘿蔔煮的培養液中,溫度在24℃左右,孢子形成最好。分生孢子可從任何細胞發芽,但基部細胞通常首先發芽,接種後24-48小時,芽管即可通過氣孔或表皮侵入。在大部分著作中報導苜蓿尾孢(Cercospora medicaginis )侵染苜蓿屬,而另外的種條斑尾(Cercospora zebrina Pass.),侵染三葉草屬,戴維斯尾孢(C.davisii Ell.&Ev.)或戴維斯球腔菌(Mycosphaerella davisii F.R.Jones )侵染草木樨屬,但有交叉侵染髮生。這3個種在形態上難以區別。苜蓿上的苜蓿尾孢沒有發現有性時期。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莖上越冬,次年遇溫暖潮濕(溫度達24-28℃,相對濕度接近100%)的條件,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當植株高達10厘米以上,並形成稠密冠層,其下部葉片間常有上述情況出現。持續近100%相對濕度,不僅對大量孢子產生是必需的,對孢子發芽和侵入也是必需的。分生孢子在葉和莖上產生,借風、雨傳播。病害發生、發展的適溫,對美國分離物為24-28℃,而對澳大利亞的條斑尾孢分離物,在日溫18℃和夜溫13℃的條件,侵染率最高。在感病品種上,侵染後96小時內,病斑便可出現。接種後5天內,子座在氣孔下室或表皮和柵欄或海綿狀的薄壁組織間形成,分生孢子梗從這些子座上通過病斑中部的氣孔或直接通過表皮長出。通常第二三茬牧草發病較重。偶而種子帶菌,但不是主要傳播方式。
分布與危害
苜蓿尾孢葉斑病(夏季黑莖病)在非洲、亞洲、歐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熱而潮濕的地區或季節流行。在國內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貴州、江蘇、廣東等省有發生。因常與其他莖葉病害混合發生,所以很難估計由它所造成的產量損失。
防治方法
1、提早刈割減少損失。
2、品種抗病性不同,但沒有高抗品種,來源於土耳其斯坦或弗來密斯(Flemish)的種質是特別感病的。
3、草地管理措施 與禾本科牧草混播,可明顯降低發病率。留種草地應寬行條播;冬季燃燒病殘株體,減少次春初侵染菌源;根據當地苜蓿生長發育情況和病害發生情況,第一次刈割利用宜在病害高峰之前,以減輕下茬草的病害程度;播種前認真進行種子的清潔去雜工作,或用菲醌(種子重量的0.3%)或福美雙拌種。
4、藥劑防治 科研地、種子田等,必要時可用以下藥劑定期(7-10天一次)噴施保護:
①70%代森錳600倍液
②75%百菌清500-600倍液,
③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
④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⑤40%滅菌威(多硫膠懸液)800倍液,
⑥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⑦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均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