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大部份的恆星看起來只是個小光點,去年年初參宿四 (Betelgeuse)成為除了太陽以外,我們可以解析出它表面大小的恆星,去年後來又增加了另一顆恆星: 芻蒿增二 (Mira)。 Mira A是一顆有著大幅脈動 (pulsation)的紅巨星 (red giant star),這使它在一年內亮度的改變數達 100倍。 Mira 是第一顆被確定為變星的恆星,它是 401年前的今天被費布瑞克斯 (David Fabricus)發現的。 Mira位於400光年遠的地方,它膨脹後的大小超過太陽的700倍。 上圖是哈柏太空望遠鏡 (Hubble Space Telescope)所拍攝的, 從圖中可以真實看出 Mira的表面。 可是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Mira左邊低一點的地方,有一個由表面延伸出來的東西,這個不尋常的延伸物是什麼?目前還不清楚。其中較合理的解釋包括:重力擾動或者是受到 Mira的白矮星 (white dwarf star)伴星的加熱,當然也有可能是同時受到上面兩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
相關內容
對十七世紀的天文學家來說,鯨魚座Omicron 是一顆很怪異的恆星,它的亮度在大約11個月的期間會有很大幅度之變化。 現代的天文學家知道這是一類芻蒿增二型長周期變星,它們是低溫、脈動的紅巨星,大小是太陽直徑的七百倍左右。芻蒿增二伴星周圍有個從脈動巨星吸過來物質所形成的吸積盤,在雙星系統內,白矮星熾熱的吸積盤預期會發出一些X射線輻射。 不過在這張錢卓拉觀測站的清晰假色影像里,也捕捉到低溫巨星所發出的強烈X射線閃焰,而且和它伴星吸積盤的X射線輻射可以分隔得相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