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村中學

芷村中學位於距蒙自城二十公里的芷村鎮東南角,現占地22.7畝。這裡交通方便,是滇越鐵路經過的一個大站區,公路通往屏邊的老街子,以及蒙自的鳴鷲和老寨區。背靠群山,景色秀麗,校園規劃管理合理。

基本信息

發張歷史

1969年,在毛澤東“國小附設國中班是個好辦法”的號召下,興起了國小附設國中班的熱潮,芷村公社在幾個大隊也相繼辦起了附設國中班,有的村寨離校遠仍不能滿足國小畢業生讀國中的條件,有必要建一所有住宿條件的國中,於是在調整了各大隊的附設國中班後,在迷拉地國小即當時的芷村中心國小的基礎上辦附設國中班,創始人蔣天雲、王永繼發動民眾投工獻料,建蓋校舍,於1969年開始招生,起初每年招收兩年制的國中學生一個班,全校一共2個班。到1972年每年招生三年制的兩個國中班,每年在校生一共6個班。1973年,學校帶領全體學生建成土木結構教室6間,鋪成毛球場一塊,培養了很多能動腦動手的學生。
1975年起,中學和國小分開,芷村公社中學辦起首屆高中,並回響毛澤東“走五、七指示的道路”的號召,由教育局授校印批准,更名為“芷村公社五、七中學”。首屆高中的後期學校根據學生特點和社會需要把兩個高中班分為農機和農技兩個班。
1978年,建蓋芷村中心國小後,國小分離出去,成立了一個獨立的中學,命名為“芷村公社中學”。1979年,學校人事和經費由蒙自縣文教局統一管理,更名為“蒙自縣第四中學”。1980年以前師資不足,設備差,質量較低,升學人數寥寥無幾。1981年以後,師資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得到充實,教學設備逐年得到改善,教學質量逐年得到提高,升學人數逐年有所增加。
1985年,全校師生投工敲打公分石,新建教學大樓一幢,總計20個教室,總面積為1700平方米。從此教學環境和教職工宿舍有所改善。1988年6月10日,為充分體現教育分級管理的精神,將蒙自縣第四中學改名為蒙自縣芷村中學。 1990年12月,全體師生員工齊動手,在原來的毛操場上修建芷村中學燈光球場一塊。
2002年,芷村中學的發展得到良好的改善,芷村鎮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由原來的8.1畝發展到現在的22.7畝。芷村鎮中學原有計算機教室兩個,擁有計算機66台(其中16台在2005年11月送給中心校楊柳井國小)。2005年12月,省教育廳為農村中國小配置遠程教育設備,學校多了34台計算機和遠程教育裝備,至此,學校已擁有84台計算機,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套遠程教育衛星接收設備,每個教室配有一台29寸的彩色電視機。學校的學生能學習計算機和通過接收衛星轉播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人在芷村但可以聽北京上海的專家講課。

辦學規模

1997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以來,芷村中學校舍面積得到擴充,教學設施得到增加,基本上能滿足全鎮國中學生的學習需要。到2005年底,芷村鎮中學辦學規模發展到24個教學班,因教室不夠等原因,合併為18個教學班。有在校生1010人,其中住校生達800多人。有教職工67人,其中教師61人,工人6人。從職稱看中學高級教師5人,中學一級教師23人,中學二級教師24人,中學三級教師9人。從學歷上看:本科學歷的教師33人。占教師總數55%,專科學歷的教師27人,占教師總數的45 %。正在攻讀本科的教師19人,占教師總數的31.67 %。至此,我校教師的學歷達標率為100 %。從支部建設來看,學校有在職黨員16人,占教職工總數的23.5 %。在學校班子中,黨員有5人,占班子成員總數的50 %。如今“蒙自縣芷村鎮中學”已發展成為蒙自縣內一所辦學規模較大的擁有一千多學生的山區初級中學,教學成績常名列山區中學第一。

學校地址

地址:雲南省蒙自縣芷村鎮南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