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坑起源自女婆坳,經花心坑集水區後繼續向西流向石古壟、大藍寮、南山、黃泥頭等附近村落,於廣榮里近帝堡城附近再由地下引水道將水引至小瀝源渠排出。而花心坑源頭附近的一條村落亦以花心坑為名;現在,花心坑不單只女婆坳流向小瀝源的該段溪流,而是泛指花心坑村、花心坑集水區及花心坑亭近麥理浩徑第五段支路開端。
歷史花心坑村屬沙田九約中的小瀝源約;在沙田九約竹枝詞的其中一句寫道:“大輋禾麥實婆娑,崗版田連割最多。行向花深坑處落,牧童牛澳唱山歌。”可見花心坑原名是花深坑,相信是因為花心坑山澗的水深而得名。
設施花心坑集水區
由於位處山上,而且人跡罕至,故此花心坑並沒有大型的設施;不過水務署卻在花心坑設立了集水區,保護附近自然的生態及收集雨水。花心坑集水區的山水亦供附近的村民飲用。
環保教育徑分兩段,第一段是在山下的廣源邨段,第二段則位於山上,稱花心坑段。環保教育徑是在
1995年由沙田循道衛理國小的師生設立的,宗旨是在宣揚環保及鼓勵多留意身邊的奇花異木,愛護環境。此步徑曾獲南華早報、商業電台及加德士環保基金於1995年合辦的“綠色創意大賽”中國小組設計大獎。花心坑段的環保教育徑起自黃泥頭花園,途中經過康沛豪苑、輋下村、花心坑集水區、花心坑村,終點位於花心坑亭,全長620米,走畢全徑約需45分鐘。花心坑亭
花心坑亭(村民稱之為喜雨亭)由沙田區議會建造,是環保教育徑 - 花心坑段的終點,亦是連線花心坑及梅子林的梅花古道的地點。在亭的旁邊豎立了由沙田區議會設立的沙田郊遊徑地圖,根據地圖,由花心坑亭出發可以步行至麥理浩徑第五段。遊人亦可以循梅子林方向行向馬鞍山。 花心坑亭屬康文署全面禁菸的康樂場地。
交通由於花心坑位於山上,而且未被開發,交通甚為不便;區內居民主要靠位於山下的黃泥頭巴士總站往返市區。
另外,花心坑另有單向行車通道接駁行善里,居民可由行善里駛出廣善街再往港九新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