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叢小語

花叢小語,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政策的感召下,黃萬里又在清華大學校刊《新清華》第182期(5月17日)和第193期(6月7日)上上發表了小說《花叢小語》。

簡介

在這篇3000多字的小說里,黃萬里通過包括三門峽水庫設計方案的確定等一些事件,指出人民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及政府決策民主化的必要性。毛澤東在看過《花叢小語》後,一次,遇見黃萬里的父親黃炎培,很不高興地對他說“你們家裡也分左、中、右啊。《花叢小語》里把實行百花齊放政策和國內形勢描繪成春寒料峭,雨聲淒切,靜悄悄,微言絕。這是什麼話?”之後,《人民日報》以“什麼話”為標題展開了對黃萬里的批判。黃萬里的右派命運注定。

全文

花叢小語(黃萬里)

——開放在”左岸”的一株奇葩

這還是三月里桃花含苞未放的時節,田方生編完了一章講義,推開房門,背著手在小花園裡閒步。他低著頭,輕輕吟著他昨夜剛填好的詞——“百花齊放頌”(調寄賀新郎):

綠盡枝頭櫱,怎當他、春寒料峭、雨聲淒切?記得梅花開獨早,珠蕾卻曾迸裂。盼處士,杏無訊息。桃李臨風連影擺,怯輕寒,靜悄悄,微言絕。忽來司命護花節,羞把嫩芽茁,乘迴風、撥開霾氣,宇清如激。人世烏煙瘴氣事,一霎薰銷燼滅。翻瀲灩,芬香洋溢。好鳥百花叢里翠,這當兒,鼓旭笙簧舌。心自在,任翔逸。

正在邊走邊吟之際,腳聲驚破了他後半段詞句里的意境,抬頭一看,前面來了老友甄無忌。只見他滿頭汗如珍珠泉那樣湧出,氣喘不止。方生迎前一步,驚問何故?只聽得他滿口抱怨地嚷著:“我老遠特從城裡來拜訪,豈知三十一路車只開到石油學院為止,害我徒步十里路。這條西郊公路是哪位寶貝工程師修的?”

噢!原來如此。方生未及回答,前面又有人向他招手,連忙向前迎接,一齊過來。無忌一看是賈有道,把頭似點未點地照呼了一下。三人商定,泡了一壺茶,就在園裡坐下。

“這公路是修得有些奇怪,在原始的土路基上不鋪大碎石的路床,卻直接鋪柏油碎石路面。今年春雪特別多,入暖融化後路面下的積水不及宣洩,因此路面受載重後就被壓碎。”方生作了技術性的解釋。

“這是一個土力學的理論問題吧?還是水力學、水文學的?”有道接口就問。

“這些科學對於這類問題都有解釋,但路面下須先鋪上為了排水和散布載重力的路床,則是工程習慣或常識,並不一定要懂土力學才能得出這種結論。”方生這樣回答。

照你說,這是工程設計的錯誤。王八蛋!市政府誰管這種事的?盡說美帝政治腐敗,那裡要真有這樣事,納稅人民就要起來叫喊,局長總工程師就當不成,市長下度競選就有困難!我國的人民總是最好說話的。你想!沿途到處翻漿,損失多么大,交通已停止了好久,倒霉的總是人民!王八蛋!也不知該罵哪位坐大汽車的官大爺。”無忌可真動了肝火,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

“老兄走累了,喝些茶,擦把臉吧!這些我們可以反映到上級考慮的。”方生把濕手巾投給無忌,安慰了幾句。

“剛才你一個人低著頭嘰哩咕嚕些什麼?那張紙給我們看看。”兩人接過方生的詞搖頭念了一遍。

“很好很好,方生兄瀟灑一如往昔。”有道恭維了兩句。

“不通不通,獻醜獻醜!”

“我看前半段還能反映實際,後半段,簡直是歌德派詩意,反映文人的無恥!”無忌把剛才的怒氣轉移到主人身上。

“老兄知道我是不大看小說的,我連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都沒看過,怎會受到他的影響,未免太抬舉我了!”

“我說你這書呆子太迂,思想不開朗。所謂歌德派是指專事歌頌功德的那派‘學者’。你看!怎見得護花使節就會到來?即使他來後,怎見得能使‘宇清如澈,人世烏煙瘴氣事,一霎薰銷燼滅’?什麼‘心自在,任翔逸’,還不是為了歌德而填詞?”無忌接著又發揮了一頓。

“這是我的信心,至少有這樣的願望。至於你說的歌德派詩人實未敢攀援!’方生答辯了幾句。

“對我們自己的政府歌德一番亦無不可,怎見得就算無恥?”有道正襟危坐,說得很正經的模樣。

“歌德原是該的,專門歌德,樣樣歌德,就有問題了。還有一種‘但丁’派詩人,但知丁住領導黨員,隨聲附和,就算立場穩定,其目的就更有問題了。歌德—但丁派學者最為無恥,當然不是指你老田。”無忌說。

“老甄此話倒有道理的。對的地方我們應該竭力擁護,錯的地方就該提出意見。一味歌德—味但丁固然不可,一味謾罵企圖否定一切亦非所當。”方生說。

“話雖如此說,不過我們國內的學者和人民代表們卻獨多歌德—但丁派詩人。你看,除掉去年的人民代表會議開始提些意見外,以往照例是以個人體會為歌德的內容,這真是世界議會制的奇蹟。我就不信一個政府會絕無缺點與錯誤,竟不需人民的監督的。企圖掩蓋一切,但求表面統一,就是現政治的特點。”無忌說。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黨提出揭發人民內部矛盾呀!以前階級對立為主要矛盾,現在人民內部矛盾為主要了。”有道插嘴說。

“不錯!但是以前的內部矛盾早不由人民來揭發,單靠領導來處理,也未必合理。例如東安市場的保險套,解放以來據統計曾經過無—有—無—特多等反覆步驟,實際上是反映著領導對於人口問題的認識的改變,我看不出客觀條件有什麼改變。儘管馬寅老懂得這些,他也不可能起作用。十分之九以上的人被當作阿斗,十分之一以下的人的腦袋被認為是靈的,而應起主宰的作用。這就是現政治的特點。我夫婦生了六個孩子,個個自小健康,從未住過醫院。我妻被公認為一個善於撫育子女的好母親。子女多,為社會多盡了一些責,臉很光彩。但從目前提倡節育的觀點看來,子女多為社會添了困難,還是國家的罪人呢!”方生說。

“這真叫‘假作真的真亦假,有還無……’”無忌誦起紅樓夢裡的詩句來了。

“我想領導的本意是在激發起民眾的智慧,鼓勵起他們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決不是只叫人聽著話埋頭去做。”方生說。

“儘管說得好聽,目前只有歌德—但丁派學者是紅的,因為只有他們能捨棄了自己認識到的真理,竭力靠攏組織,說得樣樣都好,才被稱為政治性強。論這些學者們的真實內容,則不是奴才便是棺材(官才)。你看!老蔡當年悶聲不響,虔誠地學習孟德爾遺傳學,一當什麼所見,不免在上任以前先批判一番。等到李森科學說不大時髦,於是又發表了‘我的認識的三部曲’。近來赫魯雪夫又把李森科稱道了一番,且看他又怎樣說法。”無忌說。

“文人多無骨,原不足為奇,主要還是因為我國學者的政治性特彆強。你看章某原來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理黃河的意見,等到三門峽計畫一出來,他立刻敏捷地放棄己見,大大歌德一番。並且附和著說:‘聖人出而黃河清’,從此下遊河治。他竟肯放棄了水流必然趨向挾帶一定泥沙的原理,而靦顏地說黃水真會清的,下游真會一下就治好,以討好領導的黨和政府。試想,這樣做,對於人民和政府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他的動機是愛護政府還是愛護他自己的飯碗?這些人也就是我們的黨和政府最喜愛的人才。”方生也激動了。

“這方面漸漸的大家都會看清楚的,我們的黨和政府是在不斷的糾正缺點和錯誤中進步的。”有道說。

“很好!讓我們先幫助政府糾正修這條馬路中的錯誤。我們把意見提給區人民代表請轉達罷。他們也該睡醒了呢!”無忌說。

三人同意,當場起了一稿,提交代表。大意有三點:(1)這次馬路損壞究是必然的結果還是偶然的無法預計的災禍?(2)重修化了多少人民的寃枉錢?公共汽車損失多少?(3)誰應負責?應怎樣處理?請求逐條解答,切勿無意或有意遺漏。請把解答在《北京日報》上發表。

花叢小語(續)

花叢小語》脫稿後,黃萬里覺得意猶未盡,又寫了續篇。續篇當時雖未在《人民日報》刊出,但為了更多地了解黃萬里,在這兒還是不惜篇幅,把它照錄出來。

《花叢小語(續)》黃萬里

寫稿既畢,太陽顯得有些陰晦,而三人談興正濃,於是商定入室續談。方生重新沏了一壺茶。這時無忌氣己平息,有道把兩眼看看無忌,又看看方生,似乎很有些話要傾吐出來。

“有道!你們系裡現在忙些什麼?”主人方生先起了談話的頭。

“我們正在討論怎樣在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面對同學的問題。我來此原想向你討教討教,現在學生超學時太多,你對此怎樣看法?”

“當面而對,豈有把背對著同學的?”方生未及置答,無忌插口就說。

“莫開玩笑!我對‘面對同學’這一口號或原則素來不敢贊同。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對現在推行的教學法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方生說。

“咦!這可怪了!你平素注重基礎課,主張各課講授時要聯繫到先修各課,以思考性習題啟發學生自學,反對聲傳法講授,這些都有獨到之處,尚易使人理解。現在竟然會反對‘面對同學’這樣一個天經地義的原則,那就使我對你從前的見解也要連根動搖了呢!”有道詫異地說。

“是呀!這樣一來,恐怕矛盾要轉化為反革命了!老田你可小心!”無忌故意取笑地說。

“細細想想,是容易了解的。”方生說道。

“不贊成‘面對同學’,那你贊成什麼呢?”

“我反對‘教學內容面對同學’,相反,我主張‘學生面對教學內容’。‘面對同學’策略和‘聲傳法’教學就是現行教學法的根本錯誤所在,它們會使得現行教學法必然自發地趨向於滅亡,雖然領導不會舉行公開的葬禮。聲傳法的毒害現已受到普遍的同意,估計領導人認識到‘面對同學’的毒害當在1957~1958年間,1959年起教學大綱有可能納入正軌。只可惜……”方生道。

“只可惜什麼?”

“只可惜那時我已有三個孩子,此外還有成千成萬人家的孩子陷入火坑了!”方生嘆惜地說。

“那你早該據理力爭呀!”無忌倒著急起來了。

“1950年來我提過三次意見,豈敢默然?這也是‘天數’如此,像東安市場的保險套一樣,必須靜待領導認識的進步。區區阿斗,何補於事?”方生說。

“不過當年阿斗原是蜀國的主人翁,而領導的諸葛亮是通過了歷年考驗、託孤、前後出師表等經歷才授以重任的呀!”無忌又在故意取笑。

“非也!非也!”方生也笑著答了幾句,“這乃是到了許昌後樂不思蜀時代的阿斗呢!”

“正經事不要故意取笑!我不懂你為什麼說一定要讓同學去面對教學內容?這又怎么可能呢?”有道把問題正面地提了出來。

“方生真是才情橫溢!專業之外,還通醫卜星相,竟然替高教部的教學策略排了八字,算了命,預知 1959年後才可能吾道大行!妙哉妙哉!我佛如來!”無忌又來了一段插曲。

“豈敢呀豈敢?這不過是通過些須經驗性相關法加以內插並外延罷了。注意,這還不過是可能推行的最早時候呢。其實教學問題本身原是極簡單的:學好了第一步,踏穩了,再走第二步;學好了第二步,踏穩了,再走第三步。第一步的基礎課乃是隨後各課的必需條件,當然不能說是足夠的條件。假使能深深體會這一簡明的道理,那么,必需條件若未滿足,也就是基礎課若未學好,升級上去後質量是絕不會好的。進大學前大代數、幾何、中外語文底子等沒打好,以後在五年內按現行工科教學計畫施教,若能把學生教好,我願拿頭顱來打賭!但是偏偏有一些學者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懂得什麼叫做必需條件,硬以為前面未學好的以後仍可慢慢補回來。不錯,打好底子原不能過分地要求,試看現在的入學考題和三十年前我們入正規大學時的考題能相比嗎?但我們總是可能定出一些標準的考題,非及此格決不準進全國任何一個大學。大學內各課也訂出標準示範性考題,非及此格決不準升級。這樣,使學生程度逐級面對著一定的教學內容,於是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如果相反地把教學內容‘面對同學’,那么可能保證的乃是畢業生的人數,卻不是他們的質量!”

“有理有理!方生的話我完全同意!”無忌說,“若說我們每個人當年讀書有些成就的話,誰不是靠高中時打好的基礎?”

“言之果然成理,未知方生還有什麼證明的方法可以說服人家?”

有道表示懷疑的態度。

“巴甫洛夫的所謂‘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來’就是這個道理。要我證明,我只能提出一種反證法:假使某人前面的課沒有學好而後面的課可能學得好的話,那么,(l)把前面課學好的那些人將是白費的勞動;(2)照同理推論,國中畢業入大學一樣可以學得好!但事實上可能嗎?”方生回答道。

“但是照你這樣做,及格的新生人數可能不夠社會要求,怎么辦?”無忌提出了另一問題。

“可以設大學先修班,補習所不及格的,直等到達標準後才準入大學。總之,必須補夠先修課,滿足必需條件,決不可欠了債往後拖日子。人數不夠,可讓部分底子差的人改入專科,兩年草草畢業,可是要說明培養目標只是技術員。”方生這樣解釋。“須知唯其由於欠了舊債往後拖,這才會產生四年來目睹的教學怪現狀:什麼‘超學時’呀(前面未弄懂學後面,哪能免得了超學時?所以寧可把所逾時數移到前面去補足基礎),什麼加設輔導課、習題課呀(程度不夠,只得靠人扶助),什麼‘面對同學’呀(實際上就是降低要求,遷就同學現實程度),什麼‘聲傳法’、講課要明確要求呀(實際上就是說明要考些什麼),要求考試提綱呀等等。你看!如果能先還清宿債,滿足了先修各課的必需條件,這些怪現狀會一掃而清。所以說,目前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是學者必須逐步滿足必需要求這一原則和領導對此認識不足之間的矛盾。至於這些怪現狀,不過是些次要的矛盾罷了。”

“現在內地各大學學生入學程度太差,照你這樣說都要補課,那我們各校剛剛會面定好的教學計畫怎能推行?”有道問道。

“若是入學程度差,那隻得費一年半載補足,才有條件繼續學習。這樣,五年減為四年,唯有削減專業課。至於教學計畫,那原是(l)入學程度(2)在學總學時及(3)培養目標三個變數的函式。你們竟然不管各校入學程度的不同而只按後面兩個變數訂出教學計畫,恐怕是不合科學的吧!”方生說道。

“這真是:三隻蛤蟆跳河,不通!不通!又不通!”無忌忍不住諷刺起來。“但是,方生!你說什麼削減專業課,豈非和金大朗的論調一樣?聽說在貴校他已受到圍剿,我們理科的都為他抱不平。我看你們學校里一些老先生的工程經驗未必豐富,理論基礎早已丟到九霄雲外,為了大朗那句話,‘專業課不能舉一反三’,就小題大做。有人說,你校雖被當作典型學校,論實力卻早已淪落為全國第二流的學校了呢!”

“不錯!先生們大都對他不滿,大家認為他既然不諳工程,就沒資格評論專業課。那天大家提了意見,最後他發言。會後聽得有人說他:何必酸溜溜的好比吃了醋溜魚片;有人則說他企圖賴掉,不算好漢。至於我的意見卻並不全和他一樣:認為應看重基礎課,這是一致的。但他注重基礎課並未說出具體辦法來,似乎不外乎加重基礎課的分量和時間,實際上他只不過強調了削減專業課;我則主張基礎課非達到一定程度決不準入學或升級,分量倒並不一定要很多。”方生回答道。

“聽說領導方面不滿意他,因為他的話中含意似乎否定了學習蘇聯,而且使得學生迷惑理論課,輕視專業課,促進了已經發展著的不健康的學風。那天人家是怎樣批評的?你去了嗎?” 有道對方生問道。

“我只記得校長說了三句話後,一開場就來一小時的‘本灘’(註:本灘是上海、蘇州一帶的通俗戲曲),接著跳了許多場例行的加官,中間……”方生未及說完,無忌插嘴問道:

“難道真的是上海灘簧開場嗎?跳加官想是指歌德派談體會領導企圖吧!”

“我是指那位田後鼎先生的那篇上海白,人家很難聽懂。中間我蒙目龍欲入睡鄉,忽聽得好像鑼鼓大響,好像自己置身在天安門前聽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樣的嚴肅。睜眼一看,原來是汪守亮先生在宣讀他的論文。論文寫在一張宣紙那樣的紙上,只見他挺直了身子,左手指天,執宣紙的左上角,右手指地,執右下角;碩大的腦袋時起時落,眉飛色舞;只聽得他發音洪亮,想必從丹田裡出來;態度莊嚴,毋須拿出優待證便可肯定他是教授先生。接著……”方生描述未畢,有道插嘴問道:

“他們的意見是怎樣呢?”

“恕未記錄,當時聽完,他們的高見竟沒有給我留下任何具體的印象!我只聞到一派江南五月黃梅雨時節的霉豆腐、爛芥菜氣息。他們的論調很多是從體會領導意圖出發的,因此大都首先得出結論;其次牢守著這結論,利用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推理程式,針對所假設的結論找出有利的材料;最後說,果然預定的結論是正確的!”

“哈哈!哈哈!”無忌大笑起來。

“你別取笑!真的,我就不知道人為什麼不肯拿出赤誠的態度說出心頭的話?黨為什麼這樣簡單地用虛偽的靠攏來衡量人們的積極性?聽說黨內討論問題倒是直截了當、全不帶假的,這種風氣難道不能拿出來感化民眾?像那次會上,大家何不老老實實說出心裡話?譬如金大朗的談話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對的,那多么乾脆!何必一定要轉彎抹角,離題既遠,而又抹煞一切?”

“到後來怎樣呢?”

“後來首長田柏年從聖經里搬出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口號。這真是見鬼!把哲學界批判空想家不重實際的論調搬到工程界來!在工程學裡根本沒有不聯繫實際的理論,卻只有提高不到理論的實際!這個口號多年來被那些落伍於時代的工程師和教授們用作掩護他們自己理論知識低劣的擋箭牌。我們要號召大家把總結出的實際經驗提高到原則性的理論,這說明需要有高級的理論基礎!” <BR> “你難道真的認為我們擬訂的教學計畫是這么毫無價值嗎?”有道有些著急的樣子。方生忽然臉色一沉,立起了身,聲音發抖地說道:

“啊呀!我的老朋友!當年同窗學友,個個赤心要報國。今日裡,一來立場,二來體會,我就看不出你有些須正直氣息!教學中有嚴重的錯誤,你怎么會全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等總理向部長提出,才大家立刻體會起來?你們抹煞了學生入學程度,空談教學計畫,‘面對同學’,害苦了多少子弟!使他們一輩子在學術上不能翻身!想想當年我們講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怎樣評論錯誤教育的罪過》的文章吧:‘雖我人百年身後,取白骨而鞭之,猶不能贖罪於萬一也!’當年為學生,把頭一搖,講得多么痛快!現在呀,可痛快到自己頭上來了呢!”

“唉!這真是,這真是。”無忌也跳了起來,背著手,來回走著說。

“這真是什麼呀?”方生緊逼著問。

“這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忠孝仁愛禮義廉’!”無忌狠口說了出來。

這一下弄得方生反覺不好意思,欲笑不得,忍不住把臉轉了過去,再斜眼看有道,只見他頓時色變,目瞪呆立,拖起兩腳,蠢蠢欲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