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花兒·寧夏回族山花兒國家級Ⅱ—20簡述
山花兒俗稱乾花兒、山曲子、野花兒,是廣泛傳唱於寧夏回族聚居區的一種代表性民歌體裁。它繼承了隴山地區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徵。《詩經·豳風》、《漢魏南北朝樂府》中的《隴山歌》、《隴板歌》、《隴原歌》即其先聲。複合性、多元性文化使這些山歌更多地呈現過渡文化和邊緣文化的特徵,廣泛傳唱的回族山花兒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和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山花兒基本屬於自唱自娛形式或在小範圍傳唱,它在繼承古隴山民歌“三句一疊”的基礎上,多以單套短歌的形式即興填詞演唱。山花兒音樂繼承古隴山徒歌四聲、五聲徵調特徵,吸收信天游、爬山調、洮岷花兒、河湟花兒以及伊斯蘭音調的多種因素,多用五聲音階式迂迴進行。
山花兒在文學與音樂方面特色鮮明,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郁,保持了山歌野曲粗獷豪放的特點,又具有流暢優美的小調韻味傾向;它是寧夏地區回族文化的生動表現,具有民族學和民俗學方面的研究價值;山花兒三句一疊、雙字尾押韻等是隴山地區較為獨特的民歌形式,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它在商徵型四聲腔和五聲徵調的基礎上演變成為曲式、調性、旋法、節奏多樣,風格獨特的花兒歌種。寧夏回族花兒的代表曲目有《黃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兒本是心上的話》等。
目前能夠掌握多首曲目和風格的山花兒唱家已屬鳳毛麟角,且多已過古稀之年,自然傳承紐帶已斷裂微存,而現代化的衝擊使其鄉土文化本色特點不斷流失,山花兒的生存出現了危機,必須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回族山花兒正待爛漫時
寧夏六盤山(古隴山)地區,自古流傳著一種在山野地域即興而作的徒歌。到隋末唐初,中西亞的穆斯林(回族先民)陸續來華經商定居,中西文化碰撞,幾經交融,於明代以後形成獨特的複合性與多元性文化體徵——“回族山花兒”。自治區政府參事楊少青日前告訴記者,中國最早意識到“回族山花兒”的藝術與學術價值的人是“西部歌王”王洛賓。
1936年,王洛賓、肖軍、洛珊赴西北參加戰地服務團,途經六盤山下,由於迷戀花兒唱家五朵梅的山花兒,放棄赴歐洲深造機會,紮根西北,採集民歌。他當年蒐集整理的大批山花兒作品多已散佚,僅留下一首典型的山花兒《眼淚花花把心淹了》,是三句一疊的體裁,也是中國最早用現代記譜形式完整記錄的山花兒。
1958年自治區成立後,寧夏文化文藝工作者蒐集挖掘了一大批當地民歌(含山花兒),匯集成冊,拯救了瀕於消亡的“回族山花兒”。
1980年,文化部與中國文聯為編纂七套藝術集成與三套民間文學集成而實施了一次拉網式大規模普查與蒐集整理戰役,“回族山花兒”分別載入《中國民歌集成·寧夏卷》和《中國歌謠集成·寧夏卷》內。
2000年以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到各級政府議事日程上來,“回族山花兒”幾經梳理包裝,終於登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世紀80年代以後,自治區文化廳為保護傳承回族山花兒,先後組織編輯了《寧夏民歌選》,創作排演了大型花兒歌舞劇《曼蘇爾》(根據王正偉同名故事改編),《花兒四季》、《花兒吹綠西海固》,並晉京演出和赴福建巡演。
作為“回族山花兒”主要流傳地——海原縣於2000年創演了大型花兒歌舞《花兒故鄉》《海風吹綠黃土地》《花兒紅、香山香》等,200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寧夏(海原)花兒藝術節”。
據悉,自治區文化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申報要求,制訂了詳細的保護工作計畫,並對今後5年內的保護工作做了具體保證。
儘管“回族山花兒”藝術保護傳承工作在全區已進入普及階段,但因重視程度不同,以及經費開支困難、移民等諸多因素影響,“回族山花兒”的搶救保護與傳承工作缺乏深度與廣度,沒有形成“花兒本是心上的話,不唱是由不得自家”的境界與氛圍。
楊少青表示,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用信息化手段確認歌手資料,真正做到資源清晰,檔案齊全;逐步恢復民間自然傳承體系,對傳承者施以必要的鼓勵;編寫回族山花兒鄉土音樂教材,建立學校傳承體系;增設“回族山花兒藝術研究所”,不定期召開花兒藝術研討會和出版論文集;建立“回族山花兒”藝術網站;以法律手段確保自然傳承與教育傳承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