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芝加哥出版社於1891年創立,是芝加哥大學創校時的三大部門之一,旨在傳播第一流的學術知識,出版對提高教育水平和公眾知識水平、豐富文化生活有幫助的書籍著作 。出版社得益於芝加哥大學強大的學術背景和科研隊伍,僅僅在成立後的十年之中,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就已經創刊了14種學術期刊,其中包括天體物理學期刊、近地學期刊等。而反過來出版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芝加哥大學的學者們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對芝加哥經濟學派、芝加哥社會學派的建立和傳播作出了極大貢獻。
出版社於1902年出版了當時美國學院出版史上最為宏大的系列叢書《10年出版物》(28卷)(Decennial Publications),詳述了芝加哥大學成立十年(1891年-1901年)以來的教育成就、研究成果和各系論文彙編。1905年,出版社開始出版芝加哥大學以外學者的圖書。而1906年出版社出版了由該社一批資深編輯撰寫的《芝加哥手冊:寫作、編輯和出版指南》(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Writers, Editors & Publishers),該書從1906年開始不斷再版,至今已引發第16版(2010年),成為各出版社和學術雜誌對稿件要求最常用的標準,截至2015年已經銷售約一百萬冊 。上世紀30年代,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已經成為美國主要的學術出版社。
1956年,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平裝書。1967年,莫里斯·菲利普森(Morris Philipson)開始接任出版社的董事長,任期長達33年。在他的領導下,出版社年銷售額從400萬美元,上升到了4200萬美元。菲利普森一方面開拓學術圖書項目,另一方面打造該社的再版書,他認為優秀圖書應儘可能再版,不管它的讀者是50人一年或5萬人一年。2000年,菲利普森在退休時被美國出版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授予Cartis Benjami獎 。
該社已經出版了2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著作,這在大學出版社中是相當突出的。根據美國大學出版協會公布的資料進行統計,該社在2002-2005年間共有13種圖書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及被美國出版協會、法律和社會協會、現代語言協會、瑪麗華盛頓大學歷史保護中心等團體授予PSP圖書獎、心理學獎、歷史獎、語言和文學獎、歷史保護圖書獎、懷丁作者獎和雅各布圖書獎等獎項。2014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在倫敦圖書博覽會(London Book Fair)上獲得極富盛名的 “國際學術發行商大獎”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Award) 。
部門構成
截至2015年,該社有超過300名雇員,分為圖書、期刊和發行三個業務部門 。
圖書部門(Books Division)
圖書部門從1892年開始印發圖書,自2007年以來平均每年引發180部新書和70部平裝影印書籍;從創建以來共出版11000多種圖書,有5000多種再版圖書,許多書已經再版十幾次,包括經濟學大師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科學史學家托馬斯·庫恩著名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等等。除了出版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該社還出版新穎的、能吸引普通讀者並豐富其知識的學術讀物。其出版物還包括工具書及教材、由作家、藝術家以及非學術類書籍的作者所創作的非學術類作品;其另外一個極富特色的出版內容是外語作品的翻譯本,包括歷史和當代的作品。
期刊部門(Journals Division)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約70種學術刊物,涉及社會科學、人文學科、教育學、生物 學、醫學、物理學等多種學科。其中,創刊於1895年的《美國社會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JS)是社會學領域的第一本學術刊物。1995年,出版社開始嘗試電子出版;到2004年,出版社旗下的所有刊物都可以提供線上閱讀。發行部 (Chicago Distribution Services)
芝加哥出版社從1991年開始提供發行服務,除了發行自己的出版產品外,出版社的芝加哥發行中心(Chicago Distribution Center)還代理芝加哥歷史學會、加拿大國立博物館、國家教育研究學會等60多家出版機構的發行業務。2001年,出版社旗下的芝加哥數字發行中心(Chicago Digital Distribution Center)開始為其他出版商提供數字印刷服務及書志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