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炳村

芒炳村隸屬隴川縣戶撒鄉,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隴川縣戶撒鄉,地處戶撒鄉南邊,距戶撒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章鳳35公里。東鄰保平,明社 ,南鄰臘撒 ,西鄰盈江,北鄰明社。轄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14戶,有鄉村人口2982人,其中農業人口2982人,勞動力19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50人。
全村國土面積9.9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2053毫米,適合種植草果、優質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8678.8畝,人均耕地2.91畝,林地12804.9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711畝(其中:水田5332畝,旱地3378.8畝),人均耕地2.91畝,主要種植優質稻等作物;

耕地耕地
擁有林地1280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47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3畝,主要種植草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90畝,其中養殖面積51畝;其他面積355畝。

基礎設施

到目前為止,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13戶通自來水,有219戶飲用井水。有632戶通電,有2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2.46%和42.4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8戶(分別占總數的61.64%和19.34%)。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公里,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農用運輸車25輛,拖拉機75輛,機車30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514.4畝,有效灌溉率為47.29%。
到目前,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7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16戶。全村有1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4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4萬元,占總收入的70%;畜牧業收入226.78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16頭,肉牛106頭);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33%;林業收入19.8萬元,占總收入的0.22%;第二、三產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1%;工資性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3.37%。農民人均純收入243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9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32人,到省外務工20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稻產業。擁有企業2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32戶,共有鄉村人口2982人,其中男性1500人,女性1482人。其中農業人口2982人,勞動力1900人。該村以傈僳、阿昌族為主(是傈僳、阿昌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623人, 阿昌族1412人,漢族933人,其他民族14人。
到目前,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82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5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80戶,占農戶總數的45.9%。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730平方米,擁有教師21人,在校學生448人,距離戶撒中學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8人,其中小學生321人,中學生127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收支情況。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目前,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5198元(人均19元),一事一議籌勞15168個(勞均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0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34人、女黨員6人。
村委會由石老細(書記、主任)、梁老翁(副書記)、楊茂林(副主任)組成,下設海喃、戈滇、芒那上、芒那下、芒燕、芒回、芒來大、芒來小、小戶那、芒東小、芒東大、芒景、來富、芒旦、芒旦一社、老翁、板董、芒來新等1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69人。

人文地理

芒炳村現有農戶632戶,共有鄉村人口2982人,其中男性1500人,女性1482人。其中農業人口2982人,勞動力1900人。該村以傈僳、阿昌族為主(是傈僳、阿昌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623人, 阿昌族1412人,漢族933人,其他民族14人。每年三月份的“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的隆重節日,風味小吃過手米線、刀具鍛造技術、深受附近各民族的喜愛。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族雖沒有文字,但有動聽的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抒情的民歌、貼近生活的舞蹈。《遮帕麻與遮米麻》是阿昌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口頭文學巨著。阿昌族不泛能工巧匠,他們善於繪畫、雕刻、刺繡、染織、打刀、銀器製作等,戶撒刀具鍛造技藝已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阿昌族信奉佛教,主要節日有阿露窩羅節、火把節、潑水節。阿昌族的樂器有洞簫、葫蘆蕭、三月蕭、竹笛、二胡、三弦、象腳鼓、芒鑼等。阿昌族人民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抗擊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我國邊疆的"馬嘉理事件" 沉重打擊了殖民主義者的陰謀和野心。1942年,面對日本侵略,阿昌族人民和當地各族人民奮起抵抗,並支援和配合抗日游擊隊與日軍作戰,機智勇敢地打擊了敵人。

新農村建設

到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本村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總投資13萬元。村容村貌整治。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基礎設施滯後,產業單一,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困難,交通不便,農產品運輸及農民出行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優質稻及優質油菜,擴大種植規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