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198畝(其中:田6323畝,地1875畝),人均耕地2.21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5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青棗、金桔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畝,其中養殖面積30畝;其他面積62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電話、通路三通,無路燈。全村有至今未通自來水,有849戶飲用井水,有84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849戶通電,尚未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6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9.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20戶(分別占總數的75.85%和73.03%)。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6輛,拖拉機502輛,機車66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6330.21畝,有效灌溉率為77.2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330.2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1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10戶。全村沒有自然村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沒有自然村通有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1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6.5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紅土曬煙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棚蔬菜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2戶,共鄉村人口3922人,其中男性1981人,女性1941人。其中農業人口3922人,勞動力2757人。該村以傣、漢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044人,漢族1846人,其他民族3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24人,參合率89.42%;享受低保167人,省級五保8人,地、縣級五保3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尚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739戶,占農戶總數的87.04%。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274平方米,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263人,距離縣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8人,其中小學生263人,中學生155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1人,少數民族黨員54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歷年來多次被評為省、州、縣、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集體等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2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永興、弄沙、芒拉、杞木窩、芒炳、順滿、永勝、賀門、芒嶺、芒護等10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
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