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籺

艾籺

艾籺,食品。籺皮是用艾葉搗成艾蓉,後用艾蓉和大糯米粉混合而搓成的,因此籺皮呈黑色並帶灰白點點狀。籺還有糯米籺,田艾籺、粉皮籺、壽桃籺、簸箕籺、煮湯籺、菜包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撻籺、灰水粽、糯米糍、發籺等種類。

基本信息

簡介

艾籺艾籺
艾籺,籺餡一般是椰絲和花生。這些壽桃籺基本上任何時候都可以食,菜市場能買到。在一些村子裡,“正窮晚”(正月的最後一日)是要吃艾籺的。艾籺源自於古代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一說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的高涼嶺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南朝梁代正式命名。
唐堯虞舜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初至公元前21世紀初,今高州境屬南交。夏、商、周至秦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初至公元前256年,今高州境屬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今高州境屬桂林郡。秦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取桂林、象郡,稱南越武王,及至西漢前期,今高州境屬南越國
農曆正月最後一天又稱為“正窮節”,即正月結束的意思。在我們老家“正窮節”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是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的意思。這天,鄉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在這之前人們都到田野里採摘艾菜,拿回家中洗淨、曬乾,等到“正窮節”那天便把艾菜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乾水,伴以米粉、紅糖搓勻,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塵排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人們非常喜歡吃。

由來

艾籺艾籺
相傳,從前茂名地區本是一片荒蕪之地,五穀不生,後來來了一群躲避戰亂的人,見此處丘陵連綿,了無烽煙,便紮根開荒種作,繁衍生息。
人們初時只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飢。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
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只是用梗米(俗稱“粘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性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復一年,漸成風俗。

營養成分

艾籺主要有艾草,紅糖做成,因艾有去塵排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人們非常喜歡吃。老少鹹宜,健康天然的嶺南甜品。口感甜蜜,Q爽彈口。被譽為“茂名十大名菜”。

生產製作

艾籺艾籺
1、準備相關工作:糯米粉、餡料、艾草,調味料、鳳梨葉(樹鳳梨)洗乾淨、綠豆泡好去殼淘乾淨沙、泡好米打成粉(做出來的籺口感韌不韌,粉起決定作用的,而粉精不精又是由泡米時間決定的);
2、煎油,並放入花生仁;炒熟木瓜絲,將所有餡混合均勻;
3、然後在鍋里放一定比例的水燒開,再倒入適量的粉,攪勻,翻煮,煮熟了鏟起來放在早盛好一層粉的簸箕上,再加入未煮的生粉,與熟糯米粉,艾草撮合,達到不粘手;
4、將撮合糯米粉,捏成小圓,並捏成小圓餅形後放置餡料,粘合成圓;
5、將粘合小圓放入餅印內,印出桃形,或餅型;
6、將印出形狀的籺擺上鳳梨葉,並拿至蒸籠,蒸至10幾分鐘可成型,以不粘手指為熟。
註:籺的好不好吃,關鍵是餡料是否香,炒的熟糯米粉是否多
每年在過年前幾天,即臘月二十六、七、八、九的時候,茂名地區民間便興起做(籺)的習俗,一來表示送舊迎新,二來可準備一些以“擺年”(即將(籺)放在家中跨越新舊兩年),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好。茂名地區人們用來指稱粽子及各種各樣以糯米粉做成的糍粑糕點。

飲食文化

艾籺。是用田間採摘回來的艾草(益母草)搗汁,混入糯米粉中揉成團,然後包入花生碎,白芝麻,白沙糖做的餡,墊上芭蕉葉蒸熟。艾草莖骨細且柔軟,葉子也只有蜂翼大小,上面長著又粘又嫩的絨毛,呈銀灰色.做成的田艾籺味道清淡,甜中帶香,入口細嚼,柔軟而嫩滑,而餡料中的芝麻、花生、椰絲又香脆爽口,鮮而不膩,帶給我們美味享受,加之艾籺有健脾胃、去濕毒之功效,食後真叫人回味無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