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義
飽和度(Saturation)是色彩的構成要素之一,亦是攝影者相當重視的項目,以下,我們便針對飽和度的問題做一綜合的探討。
![色彩飽和度](/img/1/d2e/nBnauM3X3UTN1kjN0kDN2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5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所謂的飽和度,指的其實是色彩的純度,純度越高,表現越鮮明,純度較低,表現則較黯淡,在英文中,Saturation及Chroma講的是同一回事。
傳統的知名表色系統,例如Munsell、德國的DIN、瑞典的Nature Color、美國的OSA、日本的cosmos。他們在分類歸納色彩系統時,大都是植基於色彩的三個屬性——色相、飽和度及明亮度。
色域
液晶的色彩飽和度(Color Gamut)又叫色域,它代表液晶顯示器色彩的鮮艷程度,是液晶產品非常重要的參數。
色彩飽和度是以顯示器三原色在CIE色度圖上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分子,NTSC所規定的三原色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為分母,求百分比。如果某台顯示器色彩飽和度為“72%NTSC”,那表明這台顯示器可以顯示的顏色範圍為NTSC規定的百分之七十二。
三原色
由於液晶每個象素由紅、綠、藍(RGB)子象素組成,背光通過液晶分子後依靠RGB象素組合成任意顏色光。如果RGB三原色越鮮艷,那么顯示器可以表示的顏色範圍就越廣。如果顯示器三原色不鮮艷,那這台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顏色範圍就比較窄,因為其無法顯示比三原色更鮮艷的顏色。提高色彩飽和度的方法是提高背光光譜和三原色的純度,這需要廠商更高的技術和成本,市面上各款液晶顯示器檔次不同,其鮮艷程度亦大不相同,目前液晶顯示器一般為50%-80%NT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