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為什麼稱酒為“般若湯”,稱魚為“水梭花”,稱雞為“鑽籬菜”呢?是因為佛門弟子戒食酒肉,可是僧為了嘴裡不“淡出鳥來”,酒還是要偷著喝,肉還是要偷著吃的,吃後喝後為了求得心安理得,又要想法對佛祖有個交代,於是就有了這些名詞的問世。
宋 竇革 《酒譜·異域酒》:“ 天竺國 謂酒為酥,今北僧多雲般若湯,蓋廋辭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三哥尚憶去歲中元,在 姑射山 石室中,與 無一師 飲般若湯、食穿籬菜、唱《柳梢青》,言笑晏晏時乎。”
宋 蘇軾《東坡志林·卷二·僧文葷食名》:”僧謂酒為「般若湯」,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竟無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為不義而文之以美名者,與此何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