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編
航頭鎮郵編為201317。
名稱
航頭鎮原名下沙鎮。航頭由“秦家行頭”一詞轉化而來,並非直接來自“航運碼頭”,西部分布有秦裕伯旁裔(上海城隍秦老爺無直系後裔)。
簡要介紹
航頭鎮位於浦東新區(原南匯區)西南部,地處奉賢、閔行和浦東新區交界之處,素有“金三角”之稱,面積59.9平方公里,耕地2514.6公頃,轄1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全鎮有20509戶、51069人。
航頭是浦東最早成陸的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據《上海通史》記載,早在宋代,這裡已成集鎮,是上海最早的一批市鎮之一。
2002年7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原航頭商城(集團)經開區、航頭鎮、下沙鎮,重又合併建立新航頭鎮,古時稱下沙區(鶴沙區,又稱召樓區,還包括原閔行區原魯匯鎮、杜行鎮東半部,解放後西部劃入上海縣)。新航頭鎮是上海市新一輪建設發展的22箇中心鎮之一,是上海市四大交通網路型商貿中心之一,是原南匯區商貿、物流基地。幾年來,航頭鎮經濟快速發展,2005年經濟總量在2002年基礎上翻一番;中心鎮建設已形成框架,新鎮政府辦公大樓和航頭路、航鶴路等一批標準化城市道路相繼建成;綠洲千島花園、生茂養園等一批生態休閒居住區先後落成;鶴鳴新村、聚航苑、福善家園、桃園新村等居民新村拔地而起;農工商大賣場、上海車市、蘇航家具城、滬杭家具大賣場等大型專業市場形成富有特色的商貿圈。市政府規劃確定的“四高”小區、輕軌車站等一批市重點工程即將進行建設。
歷史沿革
古時,這裡稱為鶴沙(下沙),歷史上有仙鶴之鄉的美譽。這裡有一個美麗迷人的傳說。相傳於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晉朝期間,這裡是一個海濱村莊。村莊南面有一池塘,村頭有一排參天古柏。鶴窠村當地土人傳說,不知是哪年哪月,從東海飛來了一對美麗的白鶴(或為白鷺或白鸛),停留在村前的古柏上營巢棲息,並生下了一對雛鶴。雛鶴日漸長大,隨著它們的父母沖霄而去,一去不返。直到一百多年之後,人們又看到從雲間飛來兩隻白鶴,久久地在古柏上空翱翔徘徊,尋覓和辨認它們的故鄉,終於又在古柏上棲息下來。此後,便常常有白鶴從雲間飛來,在這裡營巢生息。該村莊被稱作鶴窠村,也有叫鶴坡的。鶴沙之名由此而來。村南的小河被稱作鶴坡塘。
這裡的白鶴,丹頂、綠足、龜趺,形態美麗,且不卵而胎,極為珍貴,著稱鶴中之首。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說:“鶴唯鶴窠村所出為得地,余皆凡格”《邑志》。可見,這種鶴的珍奇,實為當時稀有。
三國時,這裡為東吳屬地,吳人及士大夫有養鶴之喜好,時華亭侯陸遜(183~245年)曾於此鶴窠村養鶴。陸遜後裔陸機、陸抗及以後的許多名人雅士經常吟詩作賦讚美之,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鶴沙之名不脛而走,留傳至今。浦東地區有史以來許多地名、人名、企業名稱及書籍以鶴字命名者不計其數,成為本地特有的鶴文化現象。“鶴沙八景”曾稱著於浦東地區;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曾在此留下許多墨跡和碑文;這裡更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家鄉,至今留有其故居。
鹽業重鎮
這裡是千年鹽業重鎮。下沙,廣義上指原南匯地區,即南(川)沙,包括川沙鎮及其以西以南地區。早在隋、唐時代已有煮海熬波製鹽之業。五代已為鹽場,並為華亭五鹽場之最。吳越王錢?曾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以運鹽鐵。下沙鹽場一度曾南鄰奉賢,北迄寶山,為浙西百裏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曾隸屬海鹽、華亭、上海、南匯諸縣。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設立下沙鹽監,並於此設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元代和明代上半期,鹽業達到鼎盛,當時已有新舊8個分場,27個團,是我國沿海地區34大鹽場之一,其地域之廣、灶戶之盛名聞於時。鹽產量為浙西所屬27個鹽場之冠。在生產上創造出了一整套獨特的煮鹽方法,其煮鹽技術之高超和質量之優異著稱全國。鹽課也是27個鹽場之首。
鹽業的發展,產生了鹽文化;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鹽文化。元至順元年(1330年),下沙鹽場使陳椿編制完成《熬波圖》,以圖文形式較詳細介紹了整個製鹽工藝,至今對研究中國鹽業史有著重大價值。這裡敘述鹽民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舞蹈。這裡曾有“上海望族”鹽官世家瞿霆發所建瞿氏園,占地20公頃。據明弘治《上海志》記載:“浙西園林之勝,惟下砂瞿氏為最古。”至今,浦東地區的許多地名、路名、河流都與下沙鹽場有關。 但浙西下沙一詞另可指杭州市(下沙)高新區。
斜角倉
航頭處在東西向閘港和南北向鹹塘港兩大幹流的交匯口,水運條件十分優越,是南匯地區通往黃浦江的水上要道。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上海鎮設市舶司,南匯縣境航頭設航運碼頭,因此俗稱“航頭”,即謂航運碼頭。明時,這裡設有存鹽倉庫,名斜角倉。因此,這裡又是重要的鹽運碼頭。 沿著鹹塘港南北分布有航頭、下沙、沈莊三大鎮。
大中窯
這裡有著名的民族工業大中窯,位於下沙鎮南。
松江府城隍廟航頭行台
在航頭鎮西市不保留有原松江府城隍廟航頭行台(分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