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門龍王。在元大德《昌國州圖志》中,灌門作為“蛟龍之窟”,還未涉及龍王。但在三大龍王中,灌門的記載算是最為詳細了。其文曰:“灌門去州兩潮屹手中流有一砥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水匯於此鏇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殺其勢而後過焉。風雨將作,有聲如雷震驚百里,歲旱有所禱則持鐵篆以投之,水輒騰起雨隨應,或者以為蛟龍之窟宅雲。”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定海縣知縣繆燧編纂的(定海縣誌)中,灌門的記載大致維持元代的原貌,但在行文中也略有變化。如“灌門,在縣東北,下有龍窟,土人名為乾攬潭。有大石懸峙中流屹然砥柱,望之如人拱立狀,潮水迴旋衝激若鼎沸,可畏。舟人俟晴日潮平,投物以殺其怒,方敢過此。風雨將發,濤鳴如雷,聲聞百里,旱時具鐵篆投之,雨隨至。”另在“潭”篇中有則異文:“灌門龍潭,縣北四十五里北,海中一石高倍尋,屹峙中流,而神物窟焉,危險。不可目視。”與元代《昌國州圖志》相比較,灌門龍潭的方位在清朝得到了明確的定位,即在今白泉的乾攬,又名乾攬潭。但此二文中,仍以灌門為龍窟。然而,在此志的“廟祠”篇中,出現了“灌門龍王、桃花龍王、岑港龍王,每年六月初一日祭”的條款,這是迄今所有的舟山志書中,第一次出現了灌門龍王的稱謂。到了清光緒年間編纂的《定海廳志》中灌門龍潭的條款則原文抄錄康熙志。在“祠廟”篇中有“龍王祠”,其文曰:“在天后宮東,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春秋二仲又合祭灌門、桃花、岑港龍神於祠內。”文中還記錄了當時祭龍王的祭文,一併抄錄如下:
欽頒祭文:“維神德洋寰海,澤潤蒼生。允襄水土之平,經流順軌;廣濟泉源之用,膏雨及時。績奏安瀾,占大川之利涉;功資育物,欣庶類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報享。謹遵祀典,式協良長。敬布几筵,肅陳牲幣。”
從上述祭文和春秋二仲合祭觀照,清光緒年間對灌門龍王的祭典要比康熙時隆重多了,並且是三大龍王相提並論同時共祭,即為一大特點。時間在《光緒志)中首次把灌門龍王、桃花龍王和岑港龍王單獨列篇,題為“灌門龍神”。其條文綜合元《大德志》和清《康熙志》。新增寫的內容為:“同治十一年夏旱,署廳事陳乃瀚祈禱獲應,詳請封號,浙撫楊昌浚奏蒙,敕封昭應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云云。參看民國時期編纂的《定海縣誌》,僅廖廖一語:“龍王祠在南門外天后宮東,並合祀灌門、桃花、岑港龍神。”此志的條文
中,並無增添新的內容。
綜觀從元至清直至民國的方誌記載,灌門龍王的信仰始於元之龍與龍窟,清康熙年間轉化為龍王或灌門龍神。灌門龍王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險惡地域和海潮急流的特徵,即“兩潮屹乎中流有砥柱”,“水匯於此鏇涌若沸”,“風雨將作,聲如雷霆驚百里”,故而人們“可畏”,以為“蛟龍三窟”。為此,古人形成獨特的崇龍風俗:旱天求雨時,“貝鐵篆投之,雨隨至。”船過灌門,行舟者必“浮以物殺其勢”,或等待晴日潮平。這灌門龍王似乎還有預報風暴的功能,說“風雨將發,濤鳴如雷聲聞百里。今年初,市政協文史委組織文史委員去定海白泉採風,就灌門龍王若干問題,請教了“舟山鑼鼓”創始人之一高如興老先生。高先生說:“灌門是白泉乾攬海峽中的一道峽門,十分險要,俗呼灌門。灌門的潮水是盤水有鏇渦,船過灌門十分危險,弄得不好要翻船。古人以為投鐵篆可鎮龍,這是民間傳說龍是怕金屬的緣故。這灌門老龍在颱風來時會叫,聲音巨大,百里之外都聽得到。”這倒是與方誌記載相吻合的。高老先生還說,古代的灌門龍王在乾攬有個龍王宮,這宮是個小宮,規模並不大,但當時的定海縣令為了向上騙取皇糧,在呈報時說灌門龍王宮是“千柱落地龍王宮,金毯銀毯馬岙橋”,這種傳說同我們在岑港聽到的一樣,都是當時官吏編造的謊言。但清代時六月初一祭灌門龍神的信仰習俗,在乾攬一帶一直沿襲到民國後期。據傳,定海東鄉片出廟會,要灌門老龍到會才能出會。出龍會時有青龍、黃龍、烏龍、百龍,群龍飛舞十分壯觀。由於傳統之影響,迄今白泉的廟會文化和廣場龍文化十分火紅,如成立於1992年的定海白泉女子舞龍隊在舟山就很出名,還在市里得過獎。白泉皮件廠的男子舞龍隊實力雄厚,亦常常去市里參加舞龍藝術的表演和比賽。高老先生說,舞龍時敲打的龍燈鑼鼓,雖從浙東傳來,卻有定海白泉本地的特色。
桃花龍王。在元大德《昌國州圖志》中,桃花山只有“世傳安期生煉丹之所”卻無桃花龍王的記載。到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定海縣誌》中的《池潭》篇中才出現了桃花山龍潭的詳細記載。其文曰:“桃花山龍潭居桃花山之腰,洞口瀑布冬夏不竭,欲雨先布雲霧偏罩山頂。相傳明時寧(寧波)旱,大嵩民人延巫航海,巫先行,遇一洞,信步直入,見老嫗與一小女理髮系紅繩以為飾。嫗曰:‘汝從何來?’巫指以處。嫗叱之:‘速回。遲則禍將至。’巫懼,急出,而洞已沒矣。惟見偕來者,望潭拜禱,有一紅頸小蚓浮水面,再拜而請之,舟回。將及砟,風雨驟至,歲大有民感之,請憲建宮立碑以祀。”此段文字以大旱之年寧波大嵩人至桃花龍潭請龍求雨顯靈的事跡,記敘其桃花龍王宮和祀碑之由來。文中雖無一個龍字,但很明顯,那龍嫗卻是龍母。而桃花龍潭的主人卻是系紅繩的小女,後化為紅頸小蚓者,這是桃花女龍的最早原始形態。同時,在《康熙志》的《祠廟》篇中首次出現了“桃花龍王,每年六月初一日祭”的條文。兩文相對照,可見桃花女龍形成龍王信仰是在清康熙年間。在清光緒編纂的《定海廳志》中,“桃花山龍潭”的條文抄錄《康熙志》的開頭之句,簡敘其位置、瀑布和雲霧之狀。在《祠廟》篇中,有龍王祠,六月初一日祭桃花龍王,同祭灌門和岑港龍神。此志中有單獨刊目的“桃花龍神”一節,條目內容抄錄《康熙志》中的條文,只補充“今定例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一語。到民國初期編纂的《定海縣誌》中只提及龍王祠合祭桃花,岑港,灌門龍神之語,並無更多記載。桃花龍王在舟山歷代志書中的記載大致如此。
其實,有關桃花龍王的口碑傳承與神話傳說,遠比方誌中的記載豐富而精彩多了。據島上老人傳言:秦朝,因海外方士安期生在桃花島潑墨栽桃花,古時候的桃花島遍山是桃花,美麗異常,勝似桃花仙境一般。東海龍王慕其名,神遊此島,啃吃了半隻仙桃留下了龍誕,剛巧此桃被島上一個姑娘吃了,在腹內孕育了龍種。姑娘未婚先孕被島上人視為不貞,無奈嫁到了寧波的郭巨,不久生下一女即桃花女龍。生下的女孩子在郭巨長大,從小吃素,長到十八九歲從沒洗過一次澡。有一天,當家的阿嫂叫她洗澡,她卻要三七石缸水,阿嫂就依她心愿,挑了三七石缸水讓她洗澡。洗了很長時間不見小姑出來,阿嫂到門縫裡去看,只見房裡有一條大白蛇在三只缸里拱進拱出,阿嫂嚇得大叫起來:“姆媽,不好了,小姑讓大蛇吞吃了!”原來這姑娘是東海龍王所生的私生女,在龍宮裡排行第三,即為東海龍宮裡的三公主。想不到今日洗澡現了原形,一驚之下,破窗而出,向天空飛去。姑娘的母親奔過來一看,大喊道:“兒呀,你回來呀!”娘叫一聲,白龍回一次頭,娘連喊十八聲,白龍回頭十八次,這就是大松江上的望娘十八灘。後來,白龍到了蝦峙島上,變成了一個小姑娘,她叫擺渡的船老大下網,捕上來的是米粒般的小魚,等到船到桃花島,打開船艙一看都變成了大米魚,故而,姑娘過來的洋面叫米魚洋。
姑娘上了桃花島又變成了龍,先打了一個洞,即為現今的“龍洞”,後又飛越白雲山,在七指峰下重新打洞,即為現今的龍潭。桃花女龍在龍潭修煉千年終於回到東海龍宮去了。據說,後來桃花女龍幾次回桃花探親,做了許多好事,在當地留傳著許多龍的風物和傳說。島上人說,桃花島龍潭上本有個龍王宮,是郭巨人所造。造龍王宮的原因與舟山《康熙志》中記載相似。因寧波遇大旱,郭巨人到桃花島來請龍神,請去一條小鰻苗作龍靈,後來果然降雨了。這一傳說明顯然受舟山方誌的影響,也可作為桃花龍王來歷
的異文備考。
岑港龍王。在元大德《昌國州圖志》中雖有岑港的記載,但並不涉及龍和龍王。其文曰:“岑江港去州西北三十里,舊謂之六國港口,南北舟舶輻輳於此,亦海州之一鎮雲。”到了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定海縣誌》中才出現了岑港白老龍的記載。在此志的《池潭》篇中有“岑港潭”條目,其文曰:“在山巔上,有雨潭,大旱不竭,相傳有白龍居焉,土人察聽風聲以知龍之出入,有禱輒應例在祀典。”在《岑港岙圖說》中亦有一段異文,說岑港“山有雙獅,稱感應之靈,洞有白龍,沙名虎含儼,如馴伏之象也。”正式出現岑港龍王的稱謂,卻在《康熙志》的“祠廟”篇中,岑港龍王與灌門龍王、桃花龍王相提並論,但排列第三,當時的影響似乎不及灌門與桃花。由此可見,岑港龍王的信仰形成於康熙年間,其特徵是“察聽風聲以知龍之出入。”到了光緒年間編纂的《定海廳志》中,不知何故,在《池潭》篇 中,“岑港潭”的條文卻消失了,只在“龍王祠”中提及“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春秋二仲又合祀灌門、桃花、岑港龍神於祠內。”然而,《光緒志》中有單獨列出的“岑港龍神”的條目,卻大大豐富了《康熙志》中的細節,其文云:“岑港有龍洞,神甚靈異,其出入地方可得而知,竹葉向內則龍在內,竹葉向外則龍在外海,因有一人失足入洞中,雲洞直通暗礁門,洞內俱乾,復得出。萬曆二十六年,有施姓者,因天旱祈禱無雨,願捨身為一方請雨,隨至龍洞口投下,繼而屍即浮起,頃刻大雨如注。今定例每年六月初一日祭。”據條目中附註:“群國利病書”五字,捨身求雨之事可能來源於“群國利病”中的記載。關於岑港白老龍的特性,除“察聽風聲”外,還可辨別龍洞口的竹葉向內還是向外,可知龍是否在洞內還是外出,並知此洞甚 深,直通海中暗礁門,雖通大海,洞卻是寸:燥無水,亦為一奇。
在民國編纂的《定海縣誌》中“岑港龍王”的記載,只在《岑錠區祠朝一覽表》中提及“龍潭下有龍王堂”,另在《龍王祠》中記敘合祭灌門、桃花、岑港三龍神之事,並無詳細記載。
在岑港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岑港龍王的掌故和異聞。據63歲的曹如生老先生說,岑港有座高山,懸崖上山水傾瀉如瀑布,衝出山下一個深潭,名叫“龍潭”。岑港白老龍就住在龍潭裡。據上代老人說,天旱時去龍潭求雨,很靈。求雨時要請龍,請龍方式很特別,要用松柏紮成的轎子去請,轎子內放面盆,鑼鼓,還有祭龍的三牲福禮,尤其要有糯米糰。也許是白老龍的故事影響,說白老龍最喜歡吃糯米糰。把糯米糰丟入龍潭,等一會兒會有東西浮上來,有時浮上來的是蛇,或是蟹,不管是什麼東西,把它撈起來放入盛水的面盆里,用轎子抬回來繞岙走一圈,算是請了“龍靈”回來,碰得巧,第二天就下雨了。下了雨要把請來的東西還給“龍潭”,不下雨不還,逼龍下雨。有的還放在太陽下曬,叫“曬龍”,曬得龍難受了,只得下雨。這是岑港古老的“請龍求雨”的風俗。岑港白老龍,為什麼名氣這么大?曹老先生講了兩則傳聞。他說,白老龍歡喜雲遊四海,有一次他到了福建,看到一個捕魚人家的寡婦很可憐,丈夫死了,海況又不好,寡婦愁得吃不下飯。白老龍化為一個白須老人自告奮勇去她家捕魚,說白捕半年魚,保她發財。只有一個要求,每天要給他吃糯米糰。寡婦想這事好辦,就答應他的要求。白老龍駕船出海了。白老龍的捕魚方式很特別,他叫夥計撒網,自己卻打瞌睡。其實他在海里趕魚入網。瞌睡時滿頭大汗,醒過來連叫快起網,一起網,滿網的大黃魚三隻船也裝不完。不到半年,這位寡婦家果然發啦。有一天,白老龍向寡婦說要回家去一趟。又說,萬一有事要找我,可到舟山岑港,我姓白,門口掛著九丈六尺白布。過了好久不見白須老人回來,福建寡婦就到岑港來找他。她知道他愛吃糯米糰,就特地做了一籃糯米糰帶來。到了岑港一打聽並無姓白的人家,更無白布掛門口。到了“龍潭”,見到上面山水流下來,形成百米飛瀑,才知這老人是白老龍。寡婦把糯米糰丟下龍潭,說:“老伯伯,你是什麼樣子的?能否現現身,讓我看一看。”白老龍顯身了,第一次露出來是龍尾,第二次露出來是龍鬚,第三次露出來的是龍身,龍身上來一裹,把姓樂的寡婦也裹下去了。從此龍潭裡有雌雄二條龍。雄的是白龍,雌的是青龍,後來岑港出龍會就出兩條龍,叫白龍會,青龍會,每隔三年一小會,十二年一大會。在定海乾攬、小沙一帶,西邊到鹽倉,七大莊出會,白老龍不到,會不能出。白老龍有這么大的威望。曹老先生又補敘了兩件事:一是民國初期,寧波有個專門做龍燈的龍燈店遭火焚,其他房子都燒掉了,唯有放著白老龍的一間屋子未燒掉。二是岑港要出會,要去寧波買火藥。火藥是用來放銃用的。但火藥禁止用船運,只得設法放在棺材裡。到了海關要開棺檢查,船上人都嚇壞了,打開來一看卻見棺木里躺著個白須老人,這才安全地運出鎮海關。這樣一來,岑港白老龍的影響越來越大了。這些奇聞異事雖明顯有迷信和編造成分,但也說明岑港民間對白老龍信仰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