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鯉魚

據說,明末以來,河浦就有舞鯉魚的風俗。這種民間舞蹈的活動時間,一般在每年陰曆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前後,特別在正月十三日最為熱鬧,這天當地民間稱為“蚵(煮)鯉魚飯日”。

基本信息

昔時較富裕的家庭喜歡“鯉魚”上門來“送春”(原意是魚產卵),以示門庭納福,添丁發財,四季吉祥。

取材來源

舞鯉魚取材於“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寓意高升,喜兆吉祥。下戶“獻舞”也就是上門“送吉”,所以很受民眾歡迎。解放前,舞鯉魚不僅活動於本地,還活動於棉城、達濠、汕頭等地。解放後,一度時間停止這種活動,1980年恢復這一傳統舞蹈。

河浦的舞鯉魚共舞魚6條,領頭的稱鰲魚,深青顏色,龍首魚尾狀,據說此魚本已獨先躍龍門,變成龍頭,為顧全鯉魚家族“成龍”,毅然回返給眾鯉魚當嚮導。其餘5條鯉魚的顏色分紅、白、黑、黃、藍。鯉魚形象為常見的造型。這些魚的製作是用竹篾扎骨架,外表裹綢布或用紙糊成,魚腹下裝一支長 20厘米的木柄供執舞。整條魚通常是長80厘米,寬40厘米。舞蹈是魚躍龍門的縮寫過程。表演者6人,還有擊鼓1人,敲鑼1人,執紅燭引路1人。舞前將燭點亮,獻於受舞者家裡,表示引祥入室,鑼鼓的敲擊旋律是“冬冬倉、冬倉冬倉冬冬倉”,隨著擊樂,表演者擎魚起舞,忽高忽低,表示魚在遊動;來往穿梭,由緩到急(採用“打索股”的舞步),表示魚在水中順流逆流遊動,邊舞邊唱;一般唱《百屏花燈歌》和《迎春小曲》。舞蹈達到高潮是“送春”也是鯉魚躍門化龍,勇搏湍流急渦的場面。表演者輪流仰躺於地,兩足蜷曲,手的五指掌柄運轉鯉魚,身子也隨著轉動。此刻,鑼鼓密集,未輪到“送春”者圍著“送春魚”歡歌以伴,扣人心弦,精彩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