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鐃 | |||||
拼音: | |||||
解釋: | 1.古樂器。漢舞鐃形制上圓下方�p下作疏欞,內含銅丸,稱為舌,舞動有聲。參閱宋呂大臨《博古圖.漢舞鐃圖》。 |
相關詞條
-
鐃
鐃,又稱銅鐃。是蒙古、藏、納西、壯、土家、黎、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兩廣、海南、閩浙一帶最為盛行。鐃又稱為鉦和執鍾。鐃又稱為鉦和執...
歷史記載 形制變化 演奏方法 用途 樂器發展 -
大鐃書
大鐃書,也稱“永城大鐃”、“落子”、“荷葉吊板”,曲藝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約在公元1882年之前,大鐃書在魯西南一帶就已經初具雛形,因伴奏樂器為大...
基本信息 簡介 據史料記載 藝海無涯苦作舟 經商難忘大鐃情 -
鐃[漢字]
漢 舞鐃,其形上圓下方,下作疏欞,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為樂舞時...的鐃歌與鼙舞歌。 元 吳萊 《憶寓方子清》詩:“經筌參《老》《易》,樂府...舞,鳴小鑼鼓鐃鐸之類。”康熙字典《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
漢字釋義 部首筆畫 詳細解釋 詞性變化 漢語大詞典 -
商青銅舞鐃
此展品為商代的金屬器,為商代晚期“方國”青銅樂器。現收藏於山西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介紹 -
大鐃
大鐃,中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形體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鐃,通高103.5厘米,重兩百多公斤。到梯形,鐃身為大獸面紋,體下置一柄。
樂器簡介 博物館藏 體鳴樂器 形制結構 演奏方法 -
永城大鐃
永城大鐃又稱落子、荷葉吊板,是永城市稀有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因伴奏樂器為大鐃鑔而得名,屬徒歌形說唱曲種。 2009年永城大鐃被列為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起源 藝術特色 歷史發展 劇種傳人 -
商代大銅鐃
商代大銅鐃在《古代戰爭館》里,陳列著一件商代大銅鐃。此鐃由湖南省博物館提供,1977年在湖南寧鄉出土。
基本情況 -
商象紋銅鐃
象紋銅鐃,商代的打擊樂器。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
概述 形制 用途 寧鄉青銅之謎 藏品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