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發展

舞蹈定義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的起源

不少學者從原始人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訓練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認為舞蹈起源於性愛活動。而有的學者,認為舞蹈不僅表現人的情愛,人們的各種激越的情感,人們生活中有重大意義的情感和活動,都會用舞蹈來表觀。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的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我國古代樂舞理論中就有:“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也生動地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們最激動的情感的產物。

我國有很多學者主張舞蹈起源於勞動的理論,因為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勞動創造了人自身,是勞動

芭蕾舞芭蕾舞
使人脫離了動物界,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現狩措和種植以及各種勞動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們認為以上各種舞蹈起源的理論,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為舞蹈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構成一樣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的,所以人們主張“勞動綜合論”,即:舞蹈起源於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的需要,如果再詳細一點來說,舞蹈起源於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生產(狩措、農耕)、性愛、健身和戰鬥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衝動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一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1.藝術的特性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大家族,它的成員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的,但是藝術的反映和表現、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現,而是個別的具體的形象和審美的反映和表觀。所謂審美的反映和表現、就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對社會生活進行選擇、概括、加工、並根據藝術的特點和規律予以創造性的反映和表觀。
社會的歷史發展中,人們創造了各種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的主要區別就是各有其獨自的物質載體和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文學的物質載體是語言、文字;美術的物質載體是紙張、畫布、顏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色彩、線條、構圖和造型;音樂的物質載體是聲音;戲劇的物質載體是人們在舞台上的行動(表演活動),除舞劇外,主要以語言、歌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電影的物質載體是人們的表演通過科學技術的方法攝製在膠片上,用電光在銀幕上放映出來;曲藝的物質載體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現手段是說和唱。雜技和舞蹈有著共同的物質載體--人的身體是其主要的藝術表現工具,多數雜技品種和舞蹈一樣,是以人體的動作、姿態造型和構圖變化為主要表現手段。雜技也是一種表演藝術,演員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樣著重表現人物情感的發展過程,一般不具有情節事件,而是通過高難度的技巧表演,表現出一種概括性的勇敢、堅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雜技具有更多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2.舞蹈的特性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鏇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採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欣賞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認識活動,舞蹈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欣賞,就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體地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以及一系列的想像、聯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來豐富和補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動和鮮明。從而能在觀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寬廣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含義。
人們進行舞蹈欣賞這種舞蹈的審美活動,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也就是說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識、舞蹈欣賞水平和認識能力,舞蹈欣賞活動才能正常和順利的進行。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於不辯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音樂對它說來不是對象,……”所以,我們了解舞蹈藝術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藝術的關係、舞蹈形象構成的各種因素,及其產生的過程等,就非常必要了。在前面我們曾談過,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人們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從舞蹈作品訴諸于欣賞者的感覺特點來看,它是一種綜合了聽覺(時間性)和視覺(空間性)的表演藝術。

舞蹈的類別

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它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根據舞蹈的功能,用途,可分“實用舞蹈”(自娛)與“表演舞蹈”(娛人)兩大類;每大類下,再根據“時間”分為傳統與流行,再分兩類即計四類;然後可再往下細分但無論那一個分類方法,其界線均已模糊,分類表示如下。

1、“實用型”(自娛)

以健身、怡情、益智、表現為目的,往往參與者即舞者兼觀眾,可不必觀眾。傳統實用舞蹈流行實用舞蹈

2、“表演型”(娛人)

以表演或欣賞為目的,參與者分為演出者及觀眾。傳統表演舞蹈流行表演舞蹈

3、生活型

生活舞蹈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舞蹈活動。生活舞蹈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1)習俗舞蹈:又可稱為節慶、儀式舞蹈,是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穫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所舉行的各種民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觀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徵。

(2)宗教、祭祀舞蹈:是進行宗教和祭祀活動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靈庇佑、除災去病、逢凶化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或是答謝神靈的恩賜;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和賜福。

(3)社交舞蹈: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活動。一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在各種節日所進行的民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社會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4)自娛舞蹈:是人們以自娛自樂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動。用舞蹈來抒發和宣洩自己內在的情感衝動,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

(5)體育舞蹈:是舞蹈和體育相結合,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鍊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國傳統武術中的舞劍、舞刀和象徵模擬各種動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等均是。

(6)教育舞蹈:是指學校、幼稚園等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以及開設的舞蹈課程,用來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7)廣場舞蹈: 又稱排舞、廣場舞。人們跳舞時,自動排成排,有秩序地跳舞。廣場舞蹈可以健身,娛樂,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運動項目。廣場舞
蹈,一般用於晨練、晚間鍛鍊,不受年齡、性別、職業、職務、社會階層的限制,可以多人、集體跳,也可以單人跳,場地可以在因陋就簡。廣場舞蹈在我國古代就
有,歷經幾千年。早期的廣場舞蹈主要是民族舞,其中以秧歌舞最為流行。在我國各個民族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廣場舞蹈,是大眾化的舞蹈。

4、藝術類
是指由專業或業餘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像,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創作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
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台或廣場表演給廣大民眾觀賞的舞蹈作品。由於藝術舞蹈品種繁多,根據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還可分為二類。第一類芭蕾舞圖冊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區分,有:古典舞蹈、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

1.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2.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民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民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民眾的思想感
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3.現代舞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
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4.當代舞蹈(新創作舞蹈):即不同於上述三種風格的新風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鑑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並蓄為我所用,從而創作出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5.芭蕾舞:是一種經過宮廷的職業舞蹈家提煉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劇場舞蹈。“芭蕾”這個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其最
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腳為運動部位的動作總稱。法國宮廷的舞蹈大師們為了重建古希秸融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戲劇理想,創造出了“芭蕾”這樣一種融舞蹈動
作、啞劇手勢、面部表情、戲劇服裝、音樂伴奏、文學台本、舞檯燈光和布景等多種成份於一體的綜合性舞劇形式,在西方劇場舞蹈藝術中占統治地位達300餘
年,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引進俄羅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類 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區分,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1.獨舞,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2.雙人舞,由兩個人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人物的關係。

3.三人舞,由三個人合作表演完成一個主題的舞。根據其內容可分為表現單一情緒和表觀一定情節,以及表現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衝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

4.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一般多為表現某種概括的情結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的發展,能夠創造出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5.組舞,由若干段舞蹈組成的比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個舞蹈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又都統一在共同的主題和完整的藝術構思之中。

6.歌舞,是一種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其特點是載歌載舞既長於抒情,又善於敘事,能表觀人物複雜、細膩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

7.歌舞劇,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展觀戲劇性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

8.舞劇,以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並綜合了音樂、舞台美術(服裝、布景、燈光、道具)等,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
時尚類

1.街舞風格、方克(Funk)、街舞(Hiphop)的有氧舞蹈與Funk、Hiphop音樂有很大的關係,這些音樂都比較歡快,使人都有一種躍躍欲跳的感覺。Funk、Hiphop是帶有自由舞和黑人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動作放鬆、自由多變,它能夠提高鍛鍊者的協調性、達到健身的目的。跳Funk、Hiphop後使人精神非常愉快。所以這種有氧舞很受青年的歡迎。 幾種常見的街舞舞種:Breaking(霹靂舞)Poppin(機械舞)Locking(鎖舞)Punking/Wacking/Voguing(甩舞)Hiphop(自由舞)Raggae(雷鬼舞)Krump

2.有氧舞蹈
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是配合音樂有節奏地舞動的有氧運動,有氧舞蹈一方面能消耗較多熱量,一方面能把許多舞蹈動作健美操化,通過有氧健美操的鍛鍊形式,反覆或進行組合練習。有氧舞蹈動作不象健美操動作比較操化,有氧舞蹈有許多風格,其音樂與舞蹈的結合緊密,鍛鍊時能達到愉悅身心,同時人的創造、想像、表現和藝術修養等綜合能力都能達到提高。有氧舞蹈種類有氧舞蹈根據動作、音樂的不同特點分:Aerobicdance,Hip-hop,Funk,Salsa等許多風格的有氧舞蹈。而有氧舞蹈在中國又出現了扇子舞等許多風格。跳有氧舞蹈並不一定要去舞蹈教室,在家也能跳,可配合年齡編舞,有較大的自由性。

3.拉丁風格
最早的有氧舞蹈都帶有拉丁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如爵士舞風格的有氧舞蹈Jazzaerobics;以後又出現了薩爾薩有氧舞Salsaaerobics,這也是一種比較快的拉丁舞風格的有氧舞蹈,吸取了許多如曼波舞、恰恰舞、探戈、森巴舞的風格。這些有氧舞蹈的特點就是髖部動作很多,動作優美。

4.摩登風格
摩登舞是體育舞蹈比賽中的一個項目群,參加比賽的運動員男士要著燕尾服摩登舞西裝,打領結,女士要著長裙,梳宴會正式髮型。這個項目群中共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五項。比賽時裁判對參賽各對運動員不打分,只確定優勝順序,最終根據總排名前三名勝出。摩登舞類中有華爾茲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維也納華爾茲舞五個舞種。
宮廷類

歷代皇宮用於祭祀、禮儀、歌頌皇上的功德和宴會上演出的舞蹈統稱為宮廷舞蹈。 宮廷舞蹈經過宮廷的藝人加工和創新,很有藝術性,技藝高超,需要有很深的功力。這種舞蹈的陣容多數是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很具欣賞性。中國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宮廷舞蹈有唐代歌頌李世民的大型樂舞《秦王破陣樂》、技巧高超而功力深厚的《七盤舞》、鄉土氣息濃厚的《巴渝舞》、有著異域風情的《胡騰舞》、華麗飄逸的《霓裳羽衣舞》等。
賽事

隨著舞蹈的發展,國內外有著很多的舞蹈比賽,這些比賽大大的促進了舞蹈藝術的普及與發展,豐富了人民的藝術文化生活。國內常見的舞蹈賽事有:CCTV電視舞蹈大賽、荷花獎舞蹈大賽、全國舞蹈大賽、小荷風采幼兒舞蹈比賽、桃李杯舞蹈比賽、北京市舞蹈比賽等等。

芭蕾舞的歷史

起源

“芭蕾”起源於義大利,興盛於法國,“芭蕾”一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ballet一詞,源於古拉丁語ballo。最初,這個詞只表示跳舞,或當眾表演舞蹈,並不具有劇場演出的含義。

芭蕾的歷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歐洲文藝復興鼎盛時代的意年大宮廷,及法國南部的貝根弟處所的宮廷里。每當成婚喜慶,接見外國元首,或其他年夜慶典,即表演這種舞蹈以示祝或助興。芭蕾成長史上第一部鬥勁完整的芭蕾舞劇——《皇后喜劇芭蕾》上演於1581年,當洛蕾娜(Lorraine)的瑪格麗特蜜斯和凡爾賽(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這場芭蕾舞的音樂曲譜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樂。

興盛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時代而臻極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絕的舞蹈家,且喜愛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創立了歷史上第一所舞蹈黌舍——法國皇家舞蹈學院,專門教授舞藝。這所黌舍此刻屬於巴黎歌劇院。而沿用至今的四肢行為的五個位置和一些美妙的芭蕾舞姿則是1700年在這裡確立的。芭蕾舞音樂之父柴科夫斯基在皇家舞藝巨匠博尚(Beauchamp)和音樂家貝弗(Cambefort)及呂利(Lully)的鼎力倡導下,法國芭蕾舞在文化和音樂上的主要性年夜增。於是芭蕾釀成了良多新的宮廷舞的來歷;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東舞曲(Rigaudon)等。在這些舞曲之中,最主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呂利於1653年,起頭加入法國宮廷的芭蕾勾當,而達到高漲。他那時正與莫利哀(Moliere)合力建造戲劇和芭蕾混成的所謂芭蕾喜劇(ComedieBallet)。

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和七個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和體系。1760年揭曉的《小紳士》(LeBourgeoisGentilhomme),可算是這類舞劇最聞名的代表作。呂利又把芭蕾套用於他所作的歌角逐,他的兩位後繼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製。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同化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國等的外國情調而更富滑稽。這當然和他的個性與布景有關。英國方面又締造一種非凡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紀後半期,維也納已成為芭蕾表演的中心。然而那時歐洲芭蕾舞正處在“傳統”與“刷新”的爭論,“嚴酷”與“抒情”間的爭論,“純粹舞藝”與“問題舞藝”的爭論,以及“芭蕾”與“近代舞”間的爭論中。這些不美觀念在20世紀的今天,多多少少還有它的餘波,時而爭論不休。年夜1789年起頭,呈現了《關不住的女兒》等一批早期(又稱前浪漫時)。而到了19世紀,先後在巴黎呈現了“浪漫芭蕾”這個芭蕾史上的黃金時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賽爾》(1841)和《葛蓓莉婭》(1870)為代表的傳世之作,然後在俄國進入“古典芭蕾”這個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時代,留下了以《睡佳麗》(1890)、《胡桃夾子》(1892)和《天鵝湖》(1895)這“三年夜舞劇”為首的一多量經典劇目,年夜催促使人們形成了“舞劇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不美觀念。

17世紀70年代芭蕾演出開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宮廷劇場。演出場地和觀眾觀看角度的改變,引起了舞蹈技術和審美觀點的變化,演員站立的姿勢越來越外開,由此正式確定了腳的5個基本位置,這5個外開的位置成為發展芭蕾舞技術的基礎。專業芭蕾演員應運而生,並逐步取代了貴族業餘演員,職業女芭蕾演員也開始登台演出,舞蹈技術得以較迅速地發展。芭蕾演出從基本上是一種自娛性的社交活動逐步轉變為劇場表演藝術。這個時期的芭蕾是從屬於歌劇的,宮廷作曲家J.B.呂利在歌劇中加入芭蕾場面,實際上是一連串舞蹈表演,劇情反而顯得無關緊要,這時稱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劇。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18世紀的芭蕾大師J.G.諾韋爾是芭蕾史上最有影響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與舞劇書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節芭蕾"的主張,強調舞蹈不只是形體的技巧,而屬於戲劇表現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諾韋爾的理論推動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許多演員、編導的持續努力下,芭蕾從內容、題材、音樂、舞蹈技術、服飾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使芭蕾終於能夠與歌劇分離,形成一門獨立的劇場藝術。在芭蕾發展史上,主要有兩種美學觀點一直在起作用。一種觀點認為,芭蕾是"純粹的舞蹈",16世紀的義大利舞蹈教師、《王后的喜劇芭蕾》的編導博若耶認為芭蕾是"幾個人在一起跳舞的幾何圖案組合"。這種觀點完全著眼於芭蕾的形式美,幾乎完全不考慮芭蕾的內容或情節,往往導致單純追求技巧的高超、華麗。18世紀中葉以前,這種觀點在芭蕾創作中居統治地位。另一種觀點強調芭蕾是"戲劇性舞蹈",諾韋爾的"情節芭蕾"理論最集中地代表這種觀點。他認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上述兩種主要觀點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編導致力於創作戲劇性的或有情節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編導熱衷於無情節芭蕾,注重形式美,兩類作品中的優秀劇目都是觀眾所欣賞的,並作為保留劇目經常上演。20世紀以來,各種文藝思潮對芭蕾創作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出現了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創作一部芭蕾作品,編導是關鍵人物,他根據文學劇本(或一個故事、一首詩、一部音樂作品)構思出舞劇結構或舞蹈結構,再由演員來體現。編導和演員都必須掌握芭蕾語言(或芭蕾語彙)--芭蕾技術技巧,以及運用芭蕾語言表現特定內容或情緒的能力,編導應該深諳它們長於表現什麼,不能表現什麼;而演員則應該訓練有素,能適應並創造性地體現編導的構思,只有具備這些基本條件,芭蕾創作才能進行和完成。

芭蕾結構形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編導運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間舞蹈)、現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編出多幕芭蕾(分場或不分場,如《天鵝湖》)、獨幕芭蕾(如《仙女們》)、芭蕾小品(如《天鵝之死》)等。芭蕾的這種結構形式在19世紀後期發展到高度規範化和程式化,以致影響和限制了芭蕾的發展。在20世紀編導創作的大量芭蕾作品中,這些規範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斷出現新的探索和創造。

世所公認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團有七個:前蘇聯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和莫斯科年夜劇院芭蕾舞團,美國的紐約市芭蕾舞團和美國芭蕾舞劇院,英國的皇家芭蕾舞團,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和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今世芭蕾呈現出空前的普及和繁榮,代表性人物和集體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和他的荷蘭舞蹈劇院以及美國人威廉?福賽特(1949—)和他的德功令國法公法蘭克福芭蕾舞團。

國標舞的來源

十一、二世紀,歐洲一些國家將一些民間舞蹈加以提煉和規範,行成了流行在宮廷中的"宮廷舞",高雅繁雜,拘謹做作,失去了民間舞的風格,只在宮廷盛行,專供貴族習跳和欣賞,是貴族的特權.法國大革命後,宮廷解體,"宮廷舞"也進入了平民社會,成為社會中人人可舞的社交舞.一七六八年,在巴黎出現了第一家舞廳,從此,交誼舞在歐洲社會中流行.這個時候的交誼舞更具有強烈的民族風味,被稱為美國學派的社交舞.一九五零年,英國主辦了一屆世界性的大賽。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舞蹈運動總會”於1997年9月4日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2000年成為悉尼奧運會表演項目,2008年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國標舞雖和交誼舞相似,但對舞姿,舞步要求非常嚴格,一般是兩個人一起跳。舞中姿勢都已經標準化和分類,國際上有統一的用語,術語用英語口令。

體育舞蹈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原始舞蹈——---公眾舞——---民間舞——---宮廷舞——---社交舞——---新舊國際標準交際舞等發展階段。體育舞蹈的前身就近來說是社交舞,也稱交際舞、交誼舞。體育舞蹈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24年美國皇家交際舞專業教師協會對當時的交誼舞進行了整理,將各種舞種的舞步、舞姿、跳法加以系統化和規範化。此後,相繼制定了“布魯斯”“慢華爾茲""慢狐步舞”快華爾茲“快步舞”“倫巴”“探戈”等7種交誼舞,稱之為普通國際標準交誼舞亦稱為普通體育舞蹈。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變,隨著當今科技、文化的發展,交誼舞已經不僅是一種自娛性舞蹈了,而是發展成了一種藝術性高、技術性的表演性的競技性舞蹈。早在1947年在柏林就舉行了首屆世界交誼舞錦標賽,1960年拉丁舞也正式成為世界錦標賽項目,這便是體育舞蹈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人們稱之為“當代國際標準交誼舞”,亦稱為“體育舞蹈”。由於它具有高度藝術性及技巧性,故每年在國際上都有不同地區、不同級別、不同規模的多種比賽,並將列入奧運會表演項目。

體育舞蹈可分為兩大類,10個舞種。第一大類,為現代舞,包括”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快步舞”“維也納華爾茲”;第二大類,為拉丁舞,包括“倫巴”“恰恰”“桑巴”“鬥牛舞”“牛仔舞”。1964年以後,又增加了新的表演比賽內容,那就是“集體舞”。集體舞是由8對選手,不限舞步的按照一個主體表演,使和諧的配合,出神入化的隊形變化,歡快的音樂和高超的技藝達到完美的統一。

民族舞蹈的發展

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認真實施下,大規模地開展了“搶救遺產”的工作。體現在舞蹈領域,一方面是有效的考察、蒐集、整理散見於民間的各民族舞蹈,通過加工——再創作,以其精華展現於舞台;另一方面則是對戲曲舞蹈的繼承、發展,使其脫胎為獨立的舞蹈藝術。

民族舞

各民族自然傳衍的舞蹈——尤其是技藝性較強的,在傳衍過程中其基本風格往往集中體現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藝人身上,他(她)們大都是農民,堪稱民間舞蹈家,但長期以來地位低下,甚至過著忍飢挨餓、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搶救遺產”也是對身懷高超技藝的民間藝人的拯救,他們自身和他們的藝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破天荒地登入了大雅之堂。

這一工作,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長期實行的基本政策,也可說是“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延續和發展。新一代的舞人自覺沿著《講話》的指導思想,深入生活,向民眾學習,認真地對於那些,看似“粗糙”卻是“最生動”的民間舞蹈進行學習、蒐集、整理,本著“去其糟粕”——剔除封建社會遺留下的不健康成份,“取其精華”——選取最具人民性的審美特質進行提煉、加工——再創造。

在建國後的十多年中,在毛澤東所提倡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湧現出了一批具有濃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洋溢著時代氣息,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的優秀舞蹈。它們不僅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而且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為世界舞壇所矚目。前面已經提及的如:戴愛蓮的《荷花舞》、《飛天》;賈作光的《鄂爾多斯舞》……等都是這一時期領時代風騷之佳作,象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如:《紅綢舞》(群舞)首演於1949年,編導:金明(1927——)等,編曲:程雲,首演者:長春文工團鄭建基、王亞彬、劉海茹。一隊男女青年,高舉著“火把”跳著歡快的秧歌,

民族舞

“火把”變成了紅色的長綢——如火龍飛舞,矯健的舞姿與變幻的“火龍”交相輝映,洋溢著青春活力。舞蹈以民間秧歌和傳統技藝——“百丈帆”為基礎,選取了“燃燒的火把”這一有意味的形式,宣洩著人民得解放的共同心聲。1950年該舞第一次進京演出,轟動首都。次年,入選參加第3屆“世青節”獲金質獎。半個世紀以來,演遍了中國大江南北和世界的五洲四海,人們不約而同地說它是:“中國之火的象徵”。

其它漢族舞蹈,如:《花鼓舞》、《豐收歌》等,都堪稱佳作。《花鼓舞》(群舞),首演於1956年,編導:張毅(1934——),作曲軼名;首演者:大連市歌舞團,張毅領銜。“花鼓”流傳於山東省,長年以來,它是貧苦農民流浪乞討的一種賣藝形式。鼓棒上系有半米多長的鼓穗,舞者以鼓棒與鼓穗的頂端交替擊鼓形成一種獨特的技藝。張毅賦予“花鼓舞”以樂觀向上的時代精神並將鼓穗加長突出其技藝性,在激昂、多變的節奏中,人體健美的律動與彩色鼓穗的豐富線條相交織,構成舞蹈的獨特魅力。該舞曾獲1957年“世青節”金質獎。

在這股強勁的時代潮流中,少數民族舞蹈之花奼紫千紅,遍地開放。《孔雀舞》(女子群舞)是金明的又一佳作,首演於1956年。作曲:羅忠熔;首演者:中央歌舞團資華筠、崔美善領銜。高高山崗上,一隻開屏的“孔雀”,抖動著美麗的翅膀衝下山來,一雙雙“翅膀”化作了“孔雀姑娘”,踏著象腳鼓與 鑼的敲擊聲,和著優美的鏇律,簇擁著“鳥王”翩翩起舞——飲水、照影、沐浴、飛翔……孔雀是聚居在西南邊陲的傣族古代圖騰崇拜——宗教藝術的遺存,一直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民間流傳的傳統“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徵翅膀的沉重道具,限制了形體的自由與舒展。編創者突破傳統——嘗試以女性來展示孔雀的美麗,在服飾上也進行了革新——去掉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墜滿孔雀羽毛的寬擺長裙……這個舞蹈於1956年首次在全國舞蹈會演中亮相,就以其新奇和優美,備受觀眾青睞,次年又在“世青節”獲金質獎。

在蒐集、整理傳統民族舞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舞台精品確實不少。政府為交流經驗、繁榮創作,定期舉辦文藝會演。飽經憂患的各族人民都以能在舞台上展演自己的舞蹈而自豪。由於歷史原因,有些地區或民族,生活中自然傳衍的舞蹈瀕臨絕境。面對新的時代,他們也渴望以舞蹈來表達心聲,樹立自己民族的形象。他們甚至向專業舞人提出:“為我們設計一個舞蹈吧!”《快樂的囉嗦》、《草笠舞》正是在這樣的“呼喚”聲中,應運而生。

上述的各民族舞蹈,代表著這一時期數量最大的“情緒舞”——短小精煉,無複雜情節,以比、興手法狀物抒情。無論是在傳統民間舞蹈基礎上加工、創作的,亦或是專業舞人精心設計的,都突出民族風格——力求體現不同民族的審美特質。

生活的豐富多彩,造就了舞蹈題材、體裁、風格、式樣的多樣化,這一時期,從生活中提煉舞蹈語彙——不強調特定風格,更直接地反映生活的作品也不少。如軍事題材的舞蹈作品中,雙人舞《艱苦歲月》,給人們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這個作品首演於1961年,編導:周醒(1934——1988)、彭爾立(1936——);作曲彥克、周方,首演者: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朱國琳、廖駿翔。編導者從同名雕塑中獲得了靈感,或者說,舞蹈是這座著名雕塑的“動態化”呈現:長征路上的老戰士與小戰士,面臨敵人的圍追堵截,在饑寒交迫中艱難跋涉。小戰士幾盡昏厥,老戰士吹起竹笛,激昂、優美的音樂喚起了戰士對未來的嚮往,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攙扶著,向著既定的目標不屈不撓地前進。《艱苦歲月》以它獨特的創意,凝鍊的結構,感人的細節,鮮明的舞蹈形象,呈現出戰鬥中的浪漫情懷。它注重的不是解釋事件,而是表現人物感情的升華。從戲曲中提煉語彙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頗具代表性。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首演於1959年,編導:栗承廉(1932——1993);首演者:北京舞蹈學校,陳愛蓮。該舞採用了同名古曲為舞蹈音樂,藉助了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同名詩作:“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意境,適當借鑑了戲曲舞蹈中的一些程式和優美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細膩含蓄的情韻,表現了月夜下的少女對幸福的憧憬。

以上列舉的都是50-60年代中期的代表性舞目,經受了長期的社會的選擇,得以流傳至今。這些作品的編導和領銜首演者,是新中國第一代舞人中的佼佼者,他(她)們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的同時,特別注重向生活學習、向民眾學習,自覺地追求——藝術個性與民族氣派、時代精神的交融。經過“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10年浩劫,倍受摧殘的舞蹈藝術得到了復甦,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進入了新時期。在這歷史性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心理狀態、審美意識都發生著明顯的變化。反映在文藝思潮上,比較集中的體現於圍繞著對傳統文化、傳統觀念的反思,探討其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價值評估。不同觀點在各個領域裡的公開論爭,反映出文化人思想的空前活躍,體現了在鄧小平“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號召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進一步弘揚。這種進步是深刻的、全面的,對新時期的舞蹈創作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文革”前的舞蹈,基本上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總體模式——時代印跡。宥於當時的思想觀念,創作者似乎很怕自己的作品,距離生活原型或原生形態的民間舞蹈太“遠”,對題材、體裁的選擇以及舞蹈動作的加工,一般持慎重態度並偏於趨同性。因此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存在著某種雷同化、模式化的傾向。

文藝復甦後的廣大舞人,躍躍欲試,儘管在價值觀念,審美意識方面相互存在著各種差異,卻無例外地反映出強烈的創新意識——渴望對過去慣用的手法和固有模式——哪怕是“成功經驗”,予以突破。在回顧、反思中,經歷了困惑、探索甚至是孕育的陣痛後,先後湧現出一批新意盎然,令人矚目的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