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木龍

舞木龍

舞木龍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流傳於東莞厚街鎮橋頭村,地處厚街鎮南面,S256省道縱貫全村界內。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它植根於民間,活躍於節日,長期以來起著豐富勞動人民精神生活,。

舞木龍 舞木龍

舞木龍又叫旱地舞龍舟,是厚街鎮橋頭村世代相傳和特有的民間習俗。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鰲台王氏族譜》:“端陽後三日,鄉之農人刻木為龍,招集四方,互相角戲,士女環視如堵,亦勝事也。”該習俗至今至少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人們為保留端午節龍舟競渡風俗,在沒有河流的村中“舞龍舟”,期間不斷延續。
每年端午節的入夜時分,橋頭村村民,齊聚於在藏木龍之地舉行簡單的祭請龍舟儀式,隨後由鑼鼓隊引路,巡遊全村。以一青壯年雙手舉起木龍頭,兩邊隊員舉著剛砍來的青樹枝,匯成龍身龍尾,模仿爬船,隊伍可長可短,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凡參加者均舉樹枝。兩隊相遇,盡皆高呼,仿如龍舟競渡,甚是壯觀。

起源

相傳橋頭村舞木龍的習俗自南宋紹慶二十七年(1158年)開始,而有文獻記載這一習俗的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鰲台王氏族譜》:“端陽後三日,鄉之農人刻木為龍,招集四方,互相角戲,士女環視如堵,亦勝事也。”可見該習俗在厚街至少留傳了588年歷史。人們為保留端午節龍舟競渡風俗,在沒有河流的村中“舞木龍”。

發展歷程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入夜時分,橋頭村七個村民們,齊聚於在藏木龍之地舉行簡單的祭請龍舟儀式,隨後由鑼鼓隊引路,巡遊全村。活動通常是以一青壯年雙手舉起木龍頭,兩邊隊員舉著剛砍來的青樹枝,匯成龍身龍尾,模仿爬船,喊著“嘿喲嘿喲”的節奏前進。高舉的青樹枝的作用,據說是紀念一條大青蛇。相傳有一年發生瘟疫,大青蛇銜著青樹枝而來,被人誤會而斬死,丟入河中後青蛇化作巨龍騰飛而去。人們方知青蛇是來救人的,察看樹枝,是一種中藥,忙叫人們上山斬伐,煎水來飲,果然消除了瘟疫。
舞木龍的隊伍可長可短,視參加的人數而定,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凡參加者均舉樹枝。兩隊相遇,盡皆高呼,仿如龍舟競渡,隊伍環各村而游,熱鬧非凡,甚是壯觀。活動一般十時左右結束,風雨不改。

傳承現狀

東莞厚街橋頭村端午旱地舞龍舟是一項民眾參與性廣、民俗特色鮮明、活動氛圍濃厚的民眾性民間習俗。它清晰地向世人表達了人民民眾祈求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願望,表現了人民民眾生機勃勃、團結向上的精神面貌,這對於提高人民民眾保護文化意識,增強村民凝聚力,加深民眾對鄉情和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娛樂方式漸趨多元,加之保護措施的力度還不夠大,端午旱地舞龍舟習俗不再像過去那樣受人追捧,回鄉參與活動的港澳台同胞對此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也漸趨淡化,端午旱地舞龍舟習俗有待保護和推廣。

特色

舞木龍 舞木龍

這一古老的傳統民俗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入夜時分,七個村民小組的近萬名村民自發地齊聚於藏龍舟之地舉行簡單的祭請龍舟儀式,隨後由鑼鼓隊引路,巡遊全村。活動通常是以一青壯年雙手舉起木龍頭,兩邊隊員舉著剛砍來的青樹枝,匯成龍身龍尾,模仿爬船,喊著“嘿喲嘿喲”的節奏前進。高舉的青樹枝的作用據說是紀念一條大青蛇。相傳有一年發生瘟疫,大青蛇銜著青樹枝而來,被人誤會而斬死,丟入河中後青蛇化作巨龍騰飛而去。人們方知青蛇是來救人的,察看樹枝,是一種中藥,忙叫人們上山斬伐,煎水來飲,果然消除了瘟疫。舞木龍的隊伍可長可短,視參加的人數而定,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凡參加者均舉樹枝。兩隊相遇,盡皆高呼,仿如龍舟競渡,熱鬧非凡。場景甚是壯觀。活動一般十時左右結束,風雨不改。

東莞舞木龍是一項民眾參與性廣、民俗特色鮮明、活動氛圍濃厚的民眾性的傳統文化藝術活動。它清晰地向世人表達了人民民眾祈求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願望,表現了人民民眾生機勃勃、團結向上的精神面貌,這對於提高人民民眾保護文化意識,增強村民凝聚力,加深民眾對鄉情和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娛樂方式漸趨多元,加之保護措施的力度還不夠大,舞木龍習俗不再像過去那樣受人追捧,回鄉參與活動的港澳台同胞對此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也漸趨淡化,舞木龍習俗還有待保護和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