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亭

舞亭

舞亭,神廟戲台,即古時戲曲演出場所,露台不能遮蔽風雨,在使用價值上受到了限制,於是臨時性的樂棚出現在露台上。神廟露台的固定性使樂棚可以不必拆卸而長期保存,在此基礎上就產生了永固性的舞亭類建築。

舞亭

,神廟戲台,即古時戲曲演出場所。
神廟結構中的舞亭類建築出現的時間,根據現有資料,最早為北宋年間。首見於山西省萬榮縣橋上村后土聖母廟。該廟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立《創建后土聖母廟碑記》石碑稱,景德五年(1008年)曾建立“舞亭”。山西省晉東南地區保存了另外幾處北宋神廟舞亭類建築的碑刻記載。沁縣城內關帝廟宋元豐三年(1080年)所立《威勝軍關亭侯新廟記》碑,有“舞樓一座”字樣。根據碑文,該廟建於熙寧十年(1077年)至元豐二年(1079年)之間,舞樓應該也於同時建立。平順縣東河村九天聖母廟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所立《重修聖母之廟》碑,碑文稱“創起舞樓”。建廟與修建舞樓時間為元符三年(1100年)。元代戲台碑刻里有多處提及這類建築的名稱,例如萬榮縣太趙村稷王廟“舞廳”,臨汾市魏村牛王廟“樂廳”,萬榮縣孤山風伯雨師廟“舞廳”、“舞亭”,翼城縣武池村喬澤廟“舞樓”,萬榮縣西景村東嶽廟“舞廳”,河津縣北寺莊〓〓廟“舞樓”等。又如《中州金石目》卷四“澠池”條中收錄有元至元二年(1265年)《昭濟侯獻殿舞亭記》、至大三年(1310年)《重修昭濟侯獻殿舞亭記》二目,其中都稱為“舞亭”。元·王惲寫於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的《平陽路景行里新修岱嶽行祠記》裡面提到平陽府岱嶽廟里“作樂有亭”(《秋澗集》卷三十七)。由上可知,

宋元

時期神廟戲台的名稱很多,很不固定,有舞亭、舞樓、舞廳、樂亭、樂廳、樂樓等等。
到了金元時期,把神廟為舞亭類建築,已經成為時俗所趨,似這么做,就給廟貌建築留下一大缺憾。從今存金、元戲台遺址實地考察情況來看,當時舞亭類建築的基本形制是固定的:一般都有一個一米多高的台基,平面方形,石質或磚質。上面四角立柱,石質木質。柱上設四向額枋,彼此在轉角處平行搭交,形成“井”字形框架。額枋上每面設斗拱四攢、五攢乃至六攢不等。轉角處施抹角梁和大角梁,其上設井口枋,與普柏枋斜角搭交,形成第二層“井”字框架,而與第一層框架交叉相迭。其上又有斗拱,再設第三層框架。各層框架逐漸縮小,形成藻井形制。藻井斗拱上設檐槫、平槫、脊槫,中心設雷公柱,周圍撐以由戧。屋頂為大出檐,屋角反翹,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運用藻井能夠幫助舞台樂音的聚攏和共鳴,是一種比較科學的建築方案。
如果從屋頂式樣來分,金元戲台可以分作兩種基本類型,即十字歇山式和單檐歇山式。十字歇山式舞亭較為少見。晉城市冶底村金代東嶽廟舞樓,其石柱頭上刻有“正隆二年”(1157年)字樣,即為十字歇山式。這座戲台是今天保存下來年代最早的一座。元代十字歇山式舞亭,今存僅臨汾市東羊村東嶽廟至正五年(1345年)戲台一例。萬榮縣四望村后土廟元至正年間戲台也是這種式樣,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所毀,僅存照片。
單檐歇山式舞亭為元代戲台普遍的樣式,今存元代戲台大多採取這種結構。例如臨汾市魏村牛王廟至元二十年(1283年)樂廳、永濟縣董村三郎廟戲台、翼城縣武池村喬澤廟舞樓、石樓縣張家河村殿山寺聖母廟戲台、翼城縣曹公村四聖宮戲台、臨汾市王曲村東嶽廟戲台等。 又,沁水縣郭壁村府君廟舞樓,結構為金元建築,雖然也是單檐歇山式,但卻山花向前,十分獨特。另外,山西省侯馬市牛村發現的金大安二年(1210年)董圯堅墓北壁墓主夫婦雕塑神像上方,以及與之相距不遠的104號金墓南壁墓門上方,各砌出一座戲台模型,也是山花向前,因為沒有雕出全部屋頂,所以其建築式樣不清楚。這種單檐歇山式樣而山花向前的舞台頂部,與受到元雜劇影響而興起的日本能樂的舞台接近。
神廟裡演戲和看戲的具體情形是怎樣的呢?觀眾處於什麼位置?有無安置條件?這就是有關神廟演戲時對環境的利用問題。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北宋。清·潘長吉《宋稗類抄》卷七“怪異”條說,宋仁宗朝時有一位舉子江沔,曾經在開封大相國寺和眾書生一起“倚殿柱觀倡優”。這說明大相國寺里舉行戲劇演出時,觀者有人靠著柱子站在大殿廊下,庭院裡當然更是可以隨意站立的處所。
宋以來發展起來的舞亭類神廟中的位置,都是居於正殿的南邊,與正殿保持相當的距離,使正殿與戲台之間形成一片空闊的場地,這片場地的作用就是讓觀眾站立觀看演出。舞亭都有高台,以便眾人的視線無論前後遠近,都能不受阻礙,這或許是舞樓之“樓”的得名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