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自清

舒自清

舒自清(1918.2.8——1996.5),原名舒鴻源,祖籍浙江省奉化市岳林街道舒前村,出生在上海市虹口區一個貧民家庭。舒奇之父。舒自清自學成才,十八歲就成為英國義茂利會計師事務所最年輕的審計師,又受聘為上海洋行的高級職員。

基本信息

個人信息

“一二·九”反帝愛國運動使他從“科技救國”的夢中醒來,積極投身於抗日活動,1937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

1939年9月,日寇步步緊逼,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全國形勢愈益惡化。周恩來決定組建黨的第三條秘密戰線——廣大華行,作為絕密、備用的組織。如果政局發生突變,第一條戰線(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社等公開機構)和第二條戰線(國統區、敵占區黨的各級地下組織)癱瘓,它將取而代之,發揮作用。除了極少數高層領導是中共黨員外,這個公司和其他商貿機構沒有區別。按照周恩來“長期隱蔽,不斷提升社會地位,當好‘資本家’,但又要‘同流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的指示,以“財神爺”、“大老闆”的面目作掩護,採取單線聯繫,獨立作戰的地下工作方式。盧緒章出任廣大華行總經理。廣大華行後來為根據地輸送了大量情報、物資和經費,幫助中央領導人往返國統區,成為黨最隱秘的地下掩體和經濟支柱。

盧緒章走後,舒自清接任了“華聯同樂會”的黨團書記。敵人想用高官厚祿收買他而無果。1940年9月18日晚上,特務氣勢洶洶地闖進“華聯同樂會”抓人,舒自清恰巧不在躲過劫難,上級立刻安排他到重慶工作。在商海的激烈博弈中,為了表示廉潔自律,他毅然改名“自清”。開始讓他主管廣大藥房,後來接任了廣大華行重慶分行經理,民孚、民安等公司的董事,廣大華行副總經理。

主要事跡

1945年6月1日, 廣大華行美國分行正式開張。為了使公司有一個高起點,舒自清首先瞄準了那些世界著名的大藥廠。在美國的四年中,舒自清以豐富的貿易和財會經驗,高超的英語水平,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在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和貿易環境中,獨當一面,充分利用各種社會關係,打通多條貿易渠道,為我黨舉行國共談判和政協會議提供了寶貴的外匯;並向國內進口大批西藥和其他急需物資,為新中國的創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56年任 外貿部進出口局副局長。1960年代,他到 中央調查部擔任 美國研究所所長。“文革”中,由於舒自清夫婦的特殊經歷,被造反派當作 “美國特務”批鬥。不久,他們被秘密關進 北京市秦城監獄。舒自清被當作“政治重犯”單獨關在小囚室,頓頓都吃菜湯、窩頭,根本填不飽肚子;冬天屋裡冷得像冰窖。即使這樣,他還是利用 坐牢的5年時間重新系統學習了馬恩列斯的原著,出獄時光 讀書筆記就裝滿了一麻袋。

1972年10月,形勢稍有好轉。1973年1月,妻子 黃雨清已報病危七次,舒自清的身體也很不好,本以“保外就醫”的名義被放了出來。頭上仍然戴著政治帽子,沒有工作, 妻子瀕臨死亡,孩子四分五散, 舒自清仍然急切地關注著我國的經貿工作

1976年10月,舒自清也獲得第二次“解放”,改革開放以後,他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在國務院 對外經濟貿易部擔任 國際貿易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對他在建立特區、引進外資等方面提出的意見非常重視。舒自清當年的一些 部下後來成了億萬富翁,他利用這些老關係促成了許多 中外商貿項目

1988年(70歲)離休後,他仍然離而不休,為吸引外資積極出謀劃策。 1989年6月7日,聯合國準備在芬蘭 赫爾辛基召開 國際關貿會議,舒自清為參加會議親自寫了發言稿,力主中國加入WTO,並雄辯地闡明這不但對中國有利,更對世界有益,可惜壯志未酬, 1989年6月1日 中風倒下。1996年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