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屯鄉

舊屯鄉

舊屯鄉即舊屯滿族鄉,舊屯滿族鄉人民政府地址設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評為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的承德。 舊屯滿族鄉(Joint-Town)為灤河中上遊歷史文化古村落群、清代戍防木蘭圍場重鎮、河北特色滿族鄉之一。 舊屯滿族鄉位於隆化縣西部,距縣城41千米。面積174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2015年)。轄1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東舊屯村。 西南部灤河流經境內,過境多灣,風景秀麗,生態良好。東北部山區以天鼓山(古稱石鼓山、古砬子)也稱南天門山為核心,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是四千年山戎族、三千年肅慎族、一千年女真族、三百年滿族的重要生活區域,形成了地域鮮明的北方民俗民風。 旅遊交通方面,臨近張承高速,是連結鳳山古鎮、藍旗古鎮、隆化古鎮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隆化、豐寧、灤平三縣的黃金交界點,屬於“國家1號風景大道”重要輻射區,承德避暑山莊旅遊120公里輻射區,華北生態公益林場重要組成部分。

代碼

130825209:~201舊屯村~202西舊屯村~203魚亮子村~204新興莊村~205車道溝村~206石虎溝村~207西台子村~208碾子溝村~209偏橋子村~210神樹溝村~211大地村

歷史沿革

夏朝

夏朝時,舊屯所屬之地被稱為“鬼方”,屬冀州。據出土的文物推測,夏朝時居住在這一帶的是當時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山戎。

商朝 西周

這一時期的舊屯所屬之地,仍是孤竹國的北境地。山戎族居住在這裡,從事狩獵和農、牧相結合的生產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

戰國初期,舊屯屬於東胡地,燕將秦開北征東胡,東胡北退,地歸於燕,屬漁陽郡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原燕國的漁陽、右北平郡仍沿襲舊制,屬秦漁陽郡地。到秦朝末年,這裡被匈奴民族勢力吞併,為冒頓單于國,屬匈奴左地。

西漢

西漢初期,舊屯一帶一直屬於匈奴左賢王地。西漢武帝擊潰匈奴後,這裡劃歸當時與西漢王朝聯合在一起的烏桓民族。仍屬漁陽郡地。從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年)至東漢初(公元25年),烏桓族一直居於此地。

東漢

東漢初年,舊屯一帶是臣服於漢朝的烏桓、鮮卑兩個民族雜居的地方。

三國

這一時期舊屯先後為烏桓和鮮卑東部大人領地。

西晉

舊屯為鮮卑宇文氏地。

東晉

東晉初舊屯為鮮卑段氏地。

南北朝

北魏延和元年(公元432年),生活在舊屯一帶的居民主要是鮮卑族、奚族。公元497至555年,舊屯一帶為鮮卑、奚、漢、突厥等民族雜居之地。

隋朝

舊屯為臣服於隋的庫莫奚族居地,此時庫莫奚已改稱為奚。

唐代

唐統一後,舊屯屬饒樂都督府,隸屬營州,奚族仍居於此。

五代

這一時期,今舊屯一帶屬耶律氏契丹政權轄地。

遼代

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征服奚族以後,於神策元年(公元916年)稱帝,建立契丹政權。當時舊屯一帶屬契丹。

這一時期舊屯為北京大定府興州治及興化縣、利民縣地。天輔六年(公元1122年),金將完顏宗翰攻克遼北安州,又設興州,屬北京路。

蒙古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派史天祥討興州,興州入於蒙古,元建國後,這裡是上都路興州地。

明朝時期這裡為興州五衛地,後為蒙古族遊牧地。

清順治元年,始有大量旗人進駐舊屯,沿灤河形成了時名舊郭家屯為核心的古村落群。清乾隆元年,舊屯屬於察哈爾四旗廳之正白旗屬地,東北部少量山場屬於鑲白旗屬地。清朝乾隆十八年,京旗駐防移駐熱河,舊屯改為駐防木蘭圍場的鑲藍旗駐防營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建豐寧縣,舊屯屬於豐寧縣郭家屯巡檢司所轄區。宣統二年,置隆化縣後,舊屯屬於隆化縣郭家屯地區所轄。

民國

民國時期,舊屯隸屬熱河都統轄隆化縣。

新中國

1956年置舊屯鄉。1958年,舊屯併入太平莊公社。1961年,重新析置舊屯公社。1984年,改為舊屯滿族鄉至今。

經濟發展

舊屯滿族鄉人民政府駐地位於隆化縣城西六十公里處,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17°21′325″,北緯41°21′426″,全鄉平均海拔850米以上,東與東南和蘭旗鎮交界,南隔老陡山與太平莊鄉相鄰,西與豐寧縣接壤,北靠灣溝門鄉,東北與八達營鄉相連。全鄉總面積174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五十七個居民組,四十三個自然村。2013年末全鄉2520戶,8093口人,人均收入4825元。

該鄉屬山區,群山起伏,峰巒疊嶂,山場廣闊,資源豐富,發展林業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有耕地面積17001畝,有林地面積177600畝。礦產資源豐富,有鐵礦、金礦、瑩石礦等礦產資源;土特產有杏仁、蘑菇、木餌、榛子等土特產品。

境內最大的河流有灤河,從西北入境,由東南出境,蜿蜒流經七個行政村,沿岸平坦,土地肥沃,適宜水稻和其他農作物生長,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為一百二十天到一百三十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510毫米,年平均地溫6.7攝氏度,年積溫3000——3100攝氏度。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穀子等。

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民族工作的主題,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協調民族關係,增進民族團結,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1]

開發項目

天鼓山森林公園

舊屯鄉政府與承德滿族文化研究聯合規劃開發舊屯滿族鄉北部山區,擬打造集滿族鷹獵文化保護、名貴動植物保護及研究,特種養殖、種植於一體的生態森林公園。區內自然景觀有“石鼓”、“石椎”、“棺材石”、“摔鹿石”、“小金頂”、“鹿蹄泉”、“雕砬子”、“三連洞”、“仙人窟”、“鷹手窩棚遺址”、“龍王廟”、“九神廟”、“暴馬丁香群”、“千年古豹榆”等等。

花崗岩場

舊屯鄉政府與北京永鴻輝投資有限公司就新興莊村花崗岩開發項目進行洽談。項目投資1200萬元,年產石材10萬立方米,達產後年創產值5000多萬元,利稅650多萬元。

高品螢石礦

舊屯鄉政府與承德傲宇有限公司就新興莊村螢石開發項目進行洽談。項目擬投資500多萬元,投產後預計年生產礦石5千噸,產值1500多萬元,利稅150多萬元。

精品肉牛場

舊屯鄉政府與承德坤隆商貿有限公司簽定舊屯鄉肉牛育肥項目。投資850萬元,計畫年出欄育肥牛4500頭,項目以建設完畢。

立體生態園

舊屯鄉政府與北京鴻方基業科技有限公司簽定立體式生態園項目。項目投資1500萬元,征地1100畝,種植枸杞1000畝,養殖枸杞雞一萬隻,並建設養驢、育肥牛養殖小區,及建設枸杞酒枸杞飲料加工廠,目前該項目已投資800萬元,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項目建成後年創產值2000多萬元,利稅300多萬元。

生態有機水稻

舊屯鄉政府與綠源米業、隆泉米業簽定千畝生態有機水稻種植和深加工項目。項目投資1200萬元,開發訂單水稻三千畝,下一步籌劃建設有機水稻深加工設施一處。

千畝中藥種植

舊屯鄉政府與投資人白學良簽定千畝中藥材種植項目。項目投資520萬元,種植黃芩2000畝苦參500畝,連翹500畝。

文化歷史

舊屯,顧名思義是個古老的屯莊的意思。她最早的名字可能沒人知道,在清代的史書中則記載為“舊郭家屯”、“各家屯舊屯”。建國以來,1956年置舊屯鄉,1958年併入太平莊公社,1961年析置舊屯公社,1984年改舊屯滿族鄉。

舊屯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縣境西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174平方公里,人口0.7萬。通公路,灤河流經境內。轄舊屯、碾子溝、西台子、車道溝門、新興莊、石虎溝、魚亮子、西舊屯、大地、偏橋子、神樹溝11個村委會。

舊屯,也被稱為“營子”,這個名稱來源於清代的駐防兵營。據《八旗通志建設志》記載:“……乾隆十八年,由京移來驍騎校四員,各給房六間。原設及添設兵共八百名,內本地二百名,俱未給房。十八年由京移來,五百二十名,各給房三間,各按旗立營分為八處……鑲藍旗:在豐寧縣屬各家屯舊屯等處地方。此四旗各兵一百名,又防禦各四員、驍騎校各四員……五十四年,熱河副都統因鑲藍旗兵房坍塌,奏準移於燕子窩地方,改給兵房各二間,防禦房四間,驍騎校四間。”

可見乾隆十八年至乾隆五十四年,約40年的時間,圍場駐防的鑲藍旗駐防營設立在今天的舊屯東西營子。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為營子的兵房坍塌,才將營地遷移到了燕子窩,也就是今天的隆化縣鹼房鄉燕子窩地方。在一般的史料文章中都會忽略掉舊屯,而直接談燕子窩鑲藍旗駐防。

乾隆元年,在今天的豐寧、隆化等地設四旗廳。舊屯屬於察哈爾正白旗,緊鄰著鑲白旗。舊屯屬於駐防“西圍”的重鎮之一,是兩白旗的交界地。據成書於乾隆四十六年五月的《熱河志》記載:郭家屯巡檢司(即原察哈爾正白旗巡檢司)轄村主要有:郭家屯、千佛寺、藍家營……舊郭家屯、三道溝、馬柵子、兩間房、蘇木營、頭道營、二道營、三道營、四道營、喀卜齊爾。此中的舊郭家屯即是今天的舊屯。

戍圍重鎮

據《大清一統志》載,清代木蘭圍場"周一千三百餘里,東西三百餘里,南北二百餘里,"包括了今圍場縣全境、隆化縣北部,內蒙古赤峰縣西部以及克什克騰旗南部,面積達一萬多平方公里。舊屯滿族鄉即在清代木蘭圍場的外圍,是其重要的駐防之地--鑲藍旗駐防兵營之一。

滿鄉舊屯

舊屯東北部山區地名:

無草溝,原名靰鞡草溝-源自滿語靰鞡

茶葉溝,實為查伊溝,滿語與漢同意為茶、茶葉

石虎溝,考證有老人說原有一塊石頭叫石斛子,現無存,查應是蒙語“石虎”瑪瑙之意。另有滿語“石虎”為鷹雀尾尖。

石門溝,老人說原名沒門溝,查應為滿語雀鷹意,蓋與清代內務府駐圍鷹手獲取獵鷹有關。

伊瑪圖溝,現訛為蟻螞吐溝、運木頭溝、飲馬兔溝,是蒙語“有羊群的”之意。

大林溝,或不是漢語有大片森林之意,而是滿語“達林(dalin)”即是水邊、河岸、緩坡之地等意,傳為寧安(據《八旗通志》查為鑲藍旗滿洲包衣佐領,或據口傳為鑲黃旗鷹手,或據布尼阿林《河北滿族姓氏略述》載為鑲白旗鷹手三旗人)定居之地。

古砬子尖,現名高砬子尖兒、龍廟高尖、南天門山等,是滿語意為獵場至高點的意思。《承德府志》記載其因山間有石似鼓而名石鼓山,因天生石鼓也叫天鼓山。

經查以上滿、蒙語地名,基本集中在舊屯滿族鄉東北部山區,基本可以勾勒出了清代早期滿洲駐圍鷹手的活動區域,同時可以印證清代來舊屯落戶的滿洲人主要是內務府鷹手,二則他們應該是會滿語的旗人。

舊屯滿族八大姓

《河北滿族姓氏述略》中記載:“舊屯滿族鄉滿族有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從文中不難看出舊屯也有“滿族八大姓”。

【方】

滿族方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方佳氏,滿語為Fanggiya Hala,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奉天(今遼寧瀋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方氏。又據《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十八載之方氏。

【門】

滿族門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圖們氏,亦稱圖莫圖氏、圖門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氏,在金國時期為女真族駝滿氏部落,滿語為Tumen Hala,漢義為“萬”,屬於以部為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地),是滿族古老的姓氏之一。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圖們氏多冠漢姓為門氏、圖氏、莫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王】

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渤海國有此姓。宋人徐夢莘《三朝北盟彙編》載:女真其姓氏則曰“完顏”謂“王”。明代女真建州右衛指揮使王兀堂、杲,哈達部長王台等,以王為姓。

老姓包括:完顏氏、伊喇氏、王佳氏、愛新覺羅氏、葉祿氏、哈達納喇氏,以及加入滿族的卓穆克氏(蒙古族)、旺吉氏(蒙古族)、旺古爾沁氏(蒙古族)、王氏(漢族)等。

【寧】

舊屯寧姓是鑲白旗滿洲嘉木湖伊爾根覺羅氏。遠祖“納木占巴顏“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領主,為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聯盟部落首領之一,為清代第一額駙。

後其家族幾經起落,由鑲黃旗改隸鑲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年間寧安為筆帖式,其攜子弟一支則移居承德,到寧安曾孫輩始隨名冠漢姓,形成了承德滿族寧氏的主體。

【崔】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崔佳氏,滿語為Cui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所冠漢姓即為崔氏。滿族崔穆魯氏,滿語為Cuimulu Hala,世居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一帶),後多冠漢姓為崔氏。又據《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記載的“崔氏”,系隸滿洲旗分之高麗一姓,其氏族散處於易州、克山、開城府、得州等地方。

【尹】

長白山敦化穆都巴彥部落,明朝年間,隨清朝建立盛京而遷徙。主要分布在岫巖、瀋陽、承德、密雲、豐寧、興隆、鷹手營子、薊縣一帶。尹氏字輩:正尹大汝湯,君龍德朝作,廣國傳永繼兆希,英瑞慶恩崇,富貴顯榮華,金梁玉柱秀明星,長江青海建魁忠。

據《承德地區滿族尹姓鷹手源流考》中記述:《總說明》明確記載朝廷“交野雞之鷹手墾種古北外湯河川、藍河川、荷包溝、土城子、茅溝、舊郭家屯等處地畝於何年賞給,並每年所變差務等項”。呈報書接著載:“今身等查得交野雞鷹手當初原有壹佰柒拾六名皆系從龍入關之人”。第三次糧撥《總說明》是這樣載的:“康熙十七年問因征吳逆( 征討吳三桂,編者注) 將鷹手裁去一半,口糧裁去一半,拔于軍餉.而各項差務照舊充當。康熙十九年間,將王家溝、張百溝、喇嘛洞、興州等鹽( 土地) 撥於黃糧莊頭去了。而鷹手差務不能充當,將原鷹手176名挑選88名。另撥在瀝河川、藍河川舊郭家屯( 今隆化舊屯滿族鄉)、土城子( 今豐寧鳳山鎮及附近)。茅溝川荷包溝等處地方墾種河套山根,以為鷹手,千總養馬當差之計,仍在內務府都虞司當差”。

又查《滿洲八旗氏族通譜》有正白旗“尹達理”疑為承德地區尹姓先祖“尹大禮”:正白旗包衣管領下人,世居二寨子地方,國初來歸,原任牧長。”

【何】

《河北滿族姓氏述略》中記載:“舊屯滿族鄉滿族有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又據《承德地區滿族尹姓鷹手源流考》中依據“雍正十三年立《地畝當冊》”中有“何姓賞給土地登記和契約等抄件”。同文中記述了這批鷹手人被內務府派遣到“舊郭家屯(舊屯)”、“藍(灤)河川”圈地辦差的記載,稱尹姓為“鑲黃旗”,經考《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其應為“正白旗”,而《河北滿族姓氏述略》則記述“寧姓祖居瀋陽楊樹底,屬廂白旗鷹手三旗”。因此不能斷定與尹姓同期派往舊屯的“何氏”是哪一個旗屬,而其內務府鷹手身份應無疑義。

【鄭】

滿族改姓鄭姓:滿族濟禮氏,亦稱紀里氏,世居駑宜(今俄羅斯薩哈林島)、長白山區、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鄭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瀋陽,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鄭氏;

弼嚕氏,亦稱碧魯氏、必祿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烏喇(今吉林永吉)、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鄭氏。

又據《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所載“鄭氏”,系隸滿洲旗分之高麗一姓其氏族世居得州地方。

【董】

《河北滿族姓氏述略》中記載了“熱河駐防八旗後裔,其姓氏主要有:關、趙、那、朗……董……等三十多姓”。對於“董”姓的記載在隆化縣“石片子村滿族有…董…等十一姓。…董…為正黃旗…”。“唐三營滿族鄉滿族姓氏有…‘二董’…等姓”。在其另一篇《承德滿族姓氏探源》記述大體一致:“大壩滿族鄉石片子村,是清代木蘭圍場正藍旗營房駐地,滿族有…“董”…等11姓。唐三營為清代木蘭圍場總管衙門駐地,滿族有…‘二董’…等姓”。

承德滿族董氏主要集中在“隆化縣”的“石片子”和“唐三營”,主要有“正黃旗”且源頭非一,如果要勘清正黃旗董氏之祖源,需進一步考證。經查《滿洲八旗通譜》、《皇朝通志》等資料,有董鄂氏、尼勘董氏等多源頭。

舊屯大林溝寧氏

據滿族已故學者布尼阿林《河北滿族姓氏述略》中記載:“舊屯滿族鄉滿族有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寧姓祖居瀋陽楊樹底,屬廂白旗鷹手三旗。”

鳳山達來溝寧氏

《豐寧文史》的“歷史溯源”中記述“順治年間,旗人到上壩、達來溝、檳榔溝等處經營內務府楊木差務,成為楊木莊差戶,他們中的李、何、崔、尹、寧等戶,有陳滿洲旗戶,但多為內務府包衣……”

《民國豐寧縣誌譯註》中“第一區東南境”的注釋中記述“達來溝村……清順治年間設為官管楊木皇莊,李、何、崔、尹、寧等滿族戶來到此溝內分散定居,為官府砍伐楊木桿,鋸破木板,製做餵馬木槽等。”

滿族寧氏大事年表

明嘉靖年間1550年

納木占巴顏、噶哈善哈思瑚〖一世〗於嘉木湖城出生,相繼成為嘉木湖地區領主,為伊爾根覺羅氏望族。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努爾哈赤嫁妹占河公主與噶哈善哈思瑚,噶哈善哈思瑚成為清代第一額駙,成有清一代之佛滿洲旗人貴胄。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

噶哈善哈思瑚續征馬爾屯山寨陣亡,年底間其遺腹子納齊布〖二世〗出生,隸鑲黃旗。

清順治元年1644年

瑚彌塞〖四世〗,入山海闗擊敗流賊馬步兵二十萬眾,又追至慶都縣大敗之,敘功授騎都尉三遇恩詔加至二等輕車都尉。

清順治二年1645年

敘征錦州、杏山、山海等處破敵功,阿爾賽〖四世〗授虛銜章京。

清順治四年1645年

瑚彌塞之子韓奇〖五世〗、侄穆臣〖五世〗,為半個牛錄章京。

清順治五年1648年

順治五年,張達禮〖三世〗將雲騎尉襲爵與其子薩畢漢〖四世〗。

清順治九年1652年

調閒散章京韓奇〖五世〗為宗人府理事官。

清順治十年1653年

穆臣〖五世〗,為鑲白旗副理事官陣亡,其妻子富氏旌表節婦。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

世祖章皇帝念瑚彌塞〖四世〗,勤勞素著、効力多年,授為一等輕車都尉。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

升編修韓奇〖五世〗,為內翰林秘書院侍讀。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

韓奇〖五世〗為《通鑑全書》謄錄官。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

韓奇〖五世〗,二等侍衛加一級

穆喀〖五世〗,襲職輕車都尉。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

鑲白旗滿洲閒散章京韓奇〖五世〗升為護軍參領。

清康熙四年1665年

聖祖仁皇帝復以瑚彌塞〖四世〗,効力年久,加一雲騎尉,歴任內務府總管。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內務府總管大臣、鑲黃旗包衣滿洲佐領瑚彌塞〖四世〗的一個佐領族人,全部劃撥給了純親王,由薩畢漢〖四世〗管理,隸屬鑲白旗包衣第五參領下第一滿洲佐領,族人改隸鑲白旗。

同年,升護軍參領韓奇〖五世〗,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薩畢漢〖四世〗,任內務府慎刑司郎中。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韓奇〖五世〗,升為前鋒護軍統領。

薩畢漢之子和善〖五世〗為一等侍衛兼佐領。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重修太祖高皇帝實錄,內閣學士薩海〖四世〗為副總裁官。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升內閣學士薩海〖四世〗、為禮部右侍郎。同年調禮部左侍郎薩海、為戶部左侍郎。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福祿〖四世〗,任內務府慶豐司上駟院廄長。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護軍統領韓奇〖五世〗故,遣大臣一員、侍衛十員,往奠茶酒,賜銀五百兩。

韓都〖六世〗,韓奇之子,襲爵一等輕車都尉加一雲騎尉。

寶住〖六世〗,任護軍校。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

升吏部左侍郎薩海〖四世〗、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予故都察院左都御史薩海〖四世〗。祭葬如例。

清雍正四年1726年

六格〖八世〗之女出嫁與多羅慎郡王胤禧,後育有兩女一男。

清雍正九年1731年

成貴〖七世〗,任乍浦海防同知。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成貴〖七世〗,任乍浦理事同知、海防兵備副使道。

雍正十三年1735年

六格〖八世〗,由鑲白旗前鋒參領,升為正藍旗滿洲副都統。

清乾隆七年1742年

潘貴〖七世〗,削襲職,出包衣,因病告退,襲爵給子三格。

三格〖八世〗(桑格)補授,重慶總兵官員缺。

乾隆九年1744年

安貴〖七世〗,郎中。

成貴〖七世〗,(翰林院筆帖式翻譯,舉人國子監助教)為同知。

富貴〖七世〗,為筆帖式,升為監督荊關稅務內務府郎中。

六格〖八世〗,為頭等護衛

松祿〖八世〗,為“實錄館”筆帖式。

寧泰〖八世〗,為筆帖式。

寧安〖八世〗,為筆帖式。

懷秀〖九世〗,出生於北京。後其弟懷岐出生於舊屯。

乾隆十八年1753年

京旗鑲藍旗駐兵移駐舊屯,後寧安以筆帖式身份兼任滿洲鑲藍旗包衣佐領,後改管領,始居移駐熱河地界。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富貴〖七世〗,由翰林院侍讀學士(從四品),升為內閣學士(從二品)兼禮部侍郎(從二品),同年兼任熱河總管,隸鑲黃旗。

六格〖八世〗,仍為頭等侍衛,主要活動在察哈爾地區。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富貴〖七世〗,京察一等加一級,兼巡熱河等處兵備道。

松祿〖八世〗,京察一等加一級。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寧泰〖八世〗,為通州漕臣。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富貴〖七世〗,京察一等加一級。

寧泰〖八世〗,為巡漕御史。

寧安〖八世〗,京察一等加一級。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富貴〖七世〗,調任淮關稅務。

乾隆三十年1765年

寧泰〖八世〗,京察一等加一級。外調補授河南河北道員(正四品)缺。

松祿〖八世〗,京察一等加一級。

鳳來、鳳羲、鳳智、鳳子〖十世〗,相繼出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富貴〖七世〗,卒於淮關任上。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寧泰〖八世〗,以山東臨清協副將(秩從二品),調為江西南昌鎮總兵。

寧河輩〖十一世〗,相繼出生。

此時在舊屯成為大戶,主要隸屬鑲白旗包衣,隨名冠 “寧”為漢姓。

嘉慶三年1798年

寧泰〖八世〗,從江西南昌鎮總兵官(正二品),調為江南狼山鎮總兵官。剿匪敘功,恩賞戴花翎。

繼字輩〖十二世〗,出生。

清嘉慶廿五年1820年

寧喜輩〖十三世〗,出生。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廣倉輩〖十四世〗,出生。

清鹹豐十年1860年

朝字輩〖十五世〗,出生。

清光緒八年1882年

國字輩〖十六世〗,出生。

民國初年1917年

恩字輩〖十七世〗,出生。

抗戰時期1937年

家字輩〖十八世〗,出生。

建國後1949年

慶字輩〖十九世〗,出生。

改革開放1978年

延字輩〖二十世〗,出生。

新千年2000年

宗字輩〖二十一世〗,出生。

滿族寧氏姻親大略

經統計,從《承德滿族寧氏家譜(2013年版)》中可以發現從始遷祖寧安到家字輩,十一代人中總計與約72個姓氏,259人次,這些曾經嫁入寧家與之聯姻的氏族都在《家譜》中得以保留和銘記。

按著在譜單中出現的先後次第,她們是:王氏40人、胡氏4人、尹氏5人、尚氏1人、羅氏1人、彭氏4人、朱氏2人、寧氏2人、門氏4人、方氏7人、張氏16人、項氏1人、薛氏2人、葛氏7人、李氏23人、盧氏3人、鄒氏1人、高氏2人、崔氏2人、徐氏9人、吳氏5人、曹氏4人、梁氏2人、董氏2人、寇氏3人、鮑氏1人、孟氏3人、趙氏5人、傳氏3人、科(柯)氏1人、于氏9人、程氏3人、穆氏1人、孫氏2人、邱氏1人、楊氏5人、何氏5人、敖氏1人、邊氏2人、劉氏13人、周氏1人、段氏1人、延氏1人、姚氏1人、毛氏3人、姜氏2人、紀氏3人、丁氏1人、金氏4人、陳氏4人、白氏4人、左氏1人、勾氏1人、宋氏1人、賀氏1人、黃氏1人、滕氏1人、石氏1人、蘇氏1人、杲氏1人、郝氏1人、郭氏2人、馬氏3人、譚氏1人、馮氏2人、蘭氏1人、閔氏1人、曲氏2人、竹氏1人、謝氏1人、韓氏2人、顧氏1人等

這些女性之所以能上譜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滿族尊重女性的民族傳統,比如滿族人的嫂子文化“新姐”就是一例。另外一就是在清代譜單是領取旗人福利乃至承襲職位的重要憑據之一。

雖然老譜失毀於文革,但憑著族人對祖宗的崇敬,和口傳等資料整理了這份珍貴的《譜單》,根據家族口傳滿族寧氏鮮有與漢族姓氏通婚之習俗,此與清代形成的旗人之間聯姻制度、福利制度有很大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在文獻中記載的承德地區滿族姓氏在其中囊括其大略。不僅是如舊屯地域主要滿族“方、門、王、崔、尹、何”等,對照承德滿族姓氏之分布,不難發現她們幾乎來自承德各個地區乃至或有京畿等地的滿族。以王氏、李氏、張氏、劉氏、徐氏、于氏、葛氏、方氏等較多人數的為例,她們極可能是滿漢都有的,也不乏熱河駐防八旗滿洲的後裔,還有像“敖氏、科(柯)氏、鮑氏、蘭氏、穆氏”等。而如“尹氏、尚氏、胡氏、彭氏”等則極其可能是內務府滿洲旗人的後裔。

特別是:可以佐證舊屯大林溝滿族寧氏老姓非“寧”的與承德另一支“寧氏”通婚的記錄,這支“寧氏”很可能即是豐寧文史所記載的“達來溝內務府楊木三旗寧氏”。

道一堂主小傳

吾之族高祖父者,諱國賢,字寶廷,滿洲族,生於戊子鼠年即公元1888年,時屬清德宗光緒十四年承德府豐寧縣郭家屯巡檢司人,生於世居大林溝,長於舊屯老宅邸“豆房”,卒於古鎮鳳山。

族高祖父,少年聰慧,生性悲憫,甚好學醫,利人為志。族天祖諱朝舉,鹹豐元年生人,家業豐實,便從京城請先生教祖四書五經乃及醫學,祖於內、外、婦、兒、針灸等皆學之甚精,特擅煉丹、制丸等術。後遍訪名家,拜師學藝,德行涵養,內充外顯,終於而立之年,在時名土城子,今之鳳山鎮,開“道一堂”,治病救人為業。

道一堂內供藥王孫思邈,並有對聯以頌讚:“醫本儒流憑素問,藥同軍武依青囊”。道一堂者,乃族高祖父,效法古儒先賢,取自孔子《里仁》“吾道一以貫之”。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豐寧文史專家鮑延春曾贊雲“醫生以忠恕二字為座右銘,便具特色”。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也。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也。從醫者“道一”、“忠恕”,足見高祖之志向遠博,胸襟不凡。

族高祖父,亦是極謙遜之人。清光緒三十四年,族天祖諱文,時任鷹手三旗千總,進京內務府朝貢領俸,族高祖隨之遊歷京城。是日內務府差人有一御廚,手臂忽然生病,堅舉不能,祖知之,隨即施以針灸,頃刻該廚病即緩和可繼續備膳矣。因此故,內務府官員特向德宗薦賢,祖於是夜得以面聖。帝謂之賜字號於汝,可在京行醫。祖婉謝皇恩,曰豎子尚年輕,需學多時方堪能。奈何,不久德宗光緒帝崩,此賜字於京行醫事亦僅一段故事爾。

祖於行醫,恆以“治病如救火”之言自警,風霜雨雪、白晝黑夜、遠近貧富,俱不顧慮,但有請者必躬身而往,望聞問切,毫不馬虎。某日祖回舊屯宅邸,路過河南營地方,口渴進而討水,恰該戶剛有病人亡故,祖近前觀察診脈,忽言此人尚有救,祖以隨身銀針灸之,假故之人漸蘇,遂開方令往道一堂取藥,其家甚窮苦,祖觀之而言其家女,莫忐忑救命為切,速去取藥費用全免。後果食藥不久便痊癒,真命在剎那間也。此家後感恩於祖,令此女認祖為父,以報深恩。

公元一九四三年,也即民國三十二年、滿洲國康德十年,六月恰青黃不接之季,時有一饑民,來舊屯豆房老宅竊食玉米,祖知後,憫其困苦隨即放還,並咐囑家人往送糧食乃緩其疾苦。恰因祖以“忠恕”為人,乃至地痞流氓、土匪惡霸亦甚尊重。時四六年,土匪燒掠舊屯,有二荷槍實彈之匪,進祖之宅院,祖初報名相迎,匪聞名而去也,乃祖行醫為人德化一方,遂如是爾。

族高祖父,文筆絕佳,善教子嗣,自編教材《鐵法摘要家傳秘寶》一集尚存,手跡清秀,詞韻優雅,堪為家庭醫藥教育之精粹。另標記有“惠”、“吉”、“迪”醫科教學手稿書籍三冊,亦屬清末民國之善本。

族高祖父晚年,人稱寧老先生,其子諱恩澍人稱少先生,獨子單傳亦行醫為業,為道一堂二代堂主。族曾祖父恩澍膝下子女六人,諱家愚、家智、素貞、素秋、素懷、素斌,其以長子家愚又名寧靜者為首,襲“道一”“忠恕”之家風,連續六代行醫,堪稱醫學世家。

族高祖父,卒於公元一九五三年,享年六十有五,時建國後不久。後“道一堂”停業於文革間,直到改革開放亦未恢復,僅以“豐寧老藥鋪”之名入《豐寧文史》而已。

嗚呼!哀哉!醫者道一,忠恕立本,德業相傳,終成世家。立德則以醫術傳子嗣,立功則以“道一”入青史,立言則以《鐵法》育兒孫,其業也善極,其德也不朽!不肖族玄孫從口傳故事中摘錄以饗族人。

新興莊杲氏

清朝同治年間,由於連年洪災,杲元一家闖關東未果,只好在河北承德市隆化縣舊屯鄉定居,以後此地稱為杲家灣子。如今承德的杲姓人已發展到200餘人,隆化、豐寧以及內蒙古的赤峰等地都有其分布。

2004年,七十四歲的杲文斌帶著杲元一支的家譜,不顧年邁體弱千里迢迢來到了山東省惠民縣城東南19公里的杲家村,找到了自己的根,續上了中斷140多年的弦,書寫了感人的追根真情。

杲氏得姓因緣

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發生了安史叛亂,看似強大的唐軍不堪一擊,一夜之間河北之地盡被叛軍占領,只有常山太守(今河北正定)顏杲卿聯合其弟顏真卿,組織周圍19個縣軍民奮起抵抗。叛軍擒獲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逼其投降,顏不為所動,並設計殺了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獲高邈、何千年,極大地打擊了安祿山的囂張氣焰,有效阻止了叛軍對朝廷的進攻速度,為反攻創造了條件。但因為孤立無援,常山城最終被叛軍攻破。顏杲卿被押至洛陽,安祿山親自勸降,顏大罵安祿山反叛朝廷,安令人割掉其舌頭,顏依然手指蘸血,書血字痛罵叛賊,安盛怒之下令抄斬其九族。顏氏家人外逃,為保住血脈,他們去掉顏字,改為姓杲。對此,杲秀明進一步解釋到,杲姓是宋朝以後才被發現的,而且在民國時期,杲氏家人曾諮詢過當時的中央研究院姓氏部,要求他們給個說法,姓氏部回覆說:經研究你們是唐代顏杲卿後人。關於杲姓的來源,雖流傳多個版本,但顏氏之後的說法被大多數杲姓人認同。他們覺得這個說法即符合歷史紀實和姓氏發展規律,又體現了杲姓人的性格,且有權威部門的意見,絕不是空穴來風。

舊屯名人錄

寧靜

1937年出生,舊屯滿族鄉大林溝人,後居於東屯村豆房寧家府邸,其家為中醫藥世家,成長於豐寧鳳山古鎮,在道一堂藥店耳濡目染,對中醫學產生志向。後就讀北京中醫學院,成為解放軍第309醫院中醫科主任、專家。1996年退休後,返聘在海淀區百望軍休所。

寇鳳林

1950年代生,舊屯滿族鄉尖溝門人,2015年感動承德人物。作為隆化縣舊屯中心國小尖溝門教學點的老師,寇鳳林在山區教師崗位上已經堅守了40載,其中在“一師一校”教學點也已經工作生活了8個春秋。他所在的教學點覆蓋6個自然村,有27個學生,分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8歲。自從當上老師,他就把“根”扎在了山區,堅守在三尺講台,把情傾注給了大山裡的孩子。

王振平

隆化縣文史委原主任,現任隆化縣政協副主席,曾為《百年隆化》、《河北承德隆化卷-中國民間故事叢書》、《隆化短篇小說選》、《隆化自然奇觀》等書籍的主要編委,是從舊屯滿族鄉走出去的作家、詩人之一。

寧家珍

舊屯滿族鄉大林溝人,原隆化一中高級教師,後勤部主任,為高考考生指導填報志願二十餘年。

馮殿林

隆化縣舊屯滿族鄉衛生院院長。衛生院成立於1958年,是民族鄉唯一一所臨床診斷,治療的鄉村醫院。

王德滿

舊屯滿族鄉榆樹林人,曾為舊屯滿族鄉石虎溝國小校長。村國小成立於1950年,屬於河北普通國小,位於河北隆化縣舊屯滿族鄉石虎溝村石門溝溝門,後於2000年前後合併與舊屯鄉中心國小而停辦。其校址大院與舊屯養老院、石虎溝村委會遺址都成為廢舊老房遺存。該遺址後流轉租給村民,將立項建立1100千伏的變電站。

舊屯風景

據考《八旗通志》記載了舊屯滿族鄉在乾隆十八年至五十四年為駐防圍場的鑲藍旗營地。又《承德府志》卷十六“山川”中載“石鼓山:在縣鑲白旗(疑舊屯北溝山川時屬察哈爾四旗廳之鑲白旗)境,山上有石似鼓故名。”此“石鼓山”疑即今石門溝窯溝門山脊“石鼓”巨石,依此可進一步考證今石虎溝,即是“石鼓溝”之訛化。而此石鼓山與前考的“古砬子”形成了互相印證。滿語的古砬子,即獵場至高地,漸次訛為“鼓”砬子,最後變成了對一塊“石鼓”的描述,被記錄在《承德府志》的熱河山川之中。而古砬子又因其高,則俗稱為“高砬子尖兒”,因為蓋有龍王廟,又被稱為“龍廟高尖兒”,而承德地理中則記述為“南天門山”。

南天門山距離鄉政府6公里,與灤河遙相輝映,據隆化縣城60公里,是隆西最高山峰之一。歷史上是四旗廳正白旗所屬區域主要的獵場,為鑲黃旗方門王寧四姓內府鷹戶的主要活動區域,曾一度為原始森林,後因燒炭、次改,使得原生林、次生林遭到一度破壞,十餘年來封山育林雖然得到了保護,但仍存在著巨大的生態危機,已經有近十年山澗溪水斷流,去年初步複流。近代以來也是隆西重要的戰場,存留有烈士紀念碑、飛機路線地理標誌等遺蹟。

南天門山海拔高1800米以上,東望可見藍旗鎮等區域,南望可俯瞰灤河水系,以及豐寧縣的元寶山,西北望可以看見灣溝門鄉、韓家店鄉,甚至可以看見郭家屯的黃花頂國家森林公園。山頂有一上個世紀初的龍王廟,建築體量非常小,聳立山巔。

南天門山方圓十公里以內有主要景觀:棒石砬子(兩座,比磬錘峰小很多,袖珍版)、棺材石(子母兩塊,天然岩石懸臥在山脊上)、雷擊石、三連洞(天然石窟)、龍潭(以其主要山泉,整個區域雨季山泉數十眼)、黃石砬子(袖珍峨眉山金頂,南天門山主峰側孤立的石壁)、石虎溝抗日烈士紀念碑(石碑保存完好,故事驚心動魄)、黃礦北溝礦業遺址(上個世紀初開採遺址)、西屯娘娘廟(舊屯古廟群恢復之一)、二道河水庫(老陡山水電站)、大隊山水庫(規劃中)、山戎古墓群……

綜合而觀,舊屯從文化歸屬上,遠屬山戎族人活動的區域之一,近代是滿洲內府三旗鑲黃旗鷹戶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從地理節點上,承德市避暑山莊150公里黃金生態圈內的重要生態儲備區,從旅遊帶節點上可以與隆化鎮的旅遊群、藍旗鎮的石佛口、郭家屯黃花頂、灣溝門鴿子洞、豐寧鳳山鎮形成有效的集群效應。同時是圍場灤河上遊動植物保護區內動物遷徙的重要通道和棲息地之一。

南天門山考證

南天門,在道教神話中,是人界和神界的入口處。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叫南天門,大都是因為山勢高陡,至高無上,成連線天宮之勢,叫作南天門。如位於果敢縣與中國鎮康縣交界的南天門山,高約2100米。泰山的南天門,則是登山盤道頂端。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很多都提到南天門,如《西遊記》、《八仙過海》、《封神榜》、《哪吒鬧海》、《寶蓮燈》等神話故事中都多次提到南天門。可見南天門,于山勢形容高,於文化則是對天宮美景的一種憧憬和嚮往。

舊屯滿族鄉南天門山,高約1800多米,也是隆西最高峰之一,蓋因上個世紀初建有龍王廟一座,而稱為“龍廟高尖”,或又因龍王排雲布雨需要領玉皇大帝的法旨,故此高山也被稱作南天門,被記錄在承德地理文獻中。蓋承載了人們對風調雨順的美好寄託,也是對高山的一種讚美,故名之為南天門。

其實南天門山,在當地人是很少這樣稱呼的,一般稱為龍廟高尖,但更多的稱為“高砬子尖”、“高砬尖”。“砬子”一詞,在北方很普遍的被套用,是東北方言,更確切的說是滿語“lzi”的語音,本意指 “大石頭”,引申指由一塊或多塊岩石形成的地貌,即陡峭的石頭山,且多用於地名。如黑龍江省有七星砬子,吉林省有紅石砬子。

然而更確切的說,最早的南天門山-高砬子尖的名稱應該是滿語“古砬子尖(giyarici)”,意思是“捕獸”、“打牲”、“打圍”,意指打獵之地的最高處。這與清朝以來此地是清朝駐防圍場滿洲鷹手的獵場之地有關。乃至近代當地獵戶,也是在此山周圍進行“打圍”的,九十年代還有鷹戶在此放鷹。古砬子,作為地名並不稀奇,清代盛京圍場內的“西豐37圍”中就有古砬子圍,至今還有古砬子村。

在今舊屯滿族鄉南天門山腳下,即石門(滿語silmen:鷂子、花鷹、雀鷹之意)溝正溝的暴榆溝腦,至今有當時駐圍鷹戶、打牲人的窩棚茬子,一些地基、石牆還清晰可見。

至今可考的,清代駐圍鷹手滿洲包衣佐領寧安就落戶在此山西北山麓的大林溝。其家族綿延三年餘年,上世紀末,仍有族內長者善於滿洲鷹獵、設立鷹桿、放圍趕杖等。隨著國家對鷹等動物的保護政策出台後,鷹手的手藝漸漸被人淡忘。這個與鷹獵有關的地名“古砬子尖”,更少有人能與“高砬子尖”聯繫到一起了。

古村名考

舊屯村及西舊屯村

《八旗通志建設志》載名為各家屯舊屯,《熱河志》載為舊郭家屯,曾為駐防圍場的鑲藍旗駐地。

各家、郭家,應為郭佳[郭佳,讀音作guō jiā(ㄍㄨㄛㄐㄧㄧㄚ),滿語為Gogiya ]源於滿族,出自女真族扈倫部郭佳氏部落,屬於氏族名稱的漢化音。

郭佳氏是達斡爾滿洲瓜爾佳氏經常使用的別譯,還譯做郭爾佳。《國史列傳·阿滿泰列傳》:“阿滿泰,姓郭佳氏。本黑龍江達斡爾披甲。”民國編修的《黑龍江志稿》載:“阿滿泰,達虎里瓜爾佳氏。”“達虎里”是達斡爾的別譯。

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也記載:滿族郭佳氏,即瓜爾佳氏,亦稱瓜勒佳氏、關爾佳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夾谷氏部落,亦稱閘谷,明朝時期稱古汪古里甲。滿語“瓜爾佳”被漢譯為“圍繞菜園子的水溝”之意。

瓜爾佳原本即是地名,後來居住在這裡的女真人以地名為姓氏,所以叫瓜爾佳氏。如滿洲鑲藍旗人喀喀齊,世居瓜爾佳,以地為氏。這個氏族的人祖上居住在薩爾滸,也就是今天的遼寧撫順地區。在歷史上,瓜爾佳氏一直是滿族第一姓氏。

作為各家屯舊屯、舊郭家屯之名,以及舊屯西北的郭家屯等名,蓋源自清朝初期滿洲鑲藍旗“郭佳氏”駐遷此地,以氏而命名。初步調查,至今在舊屯還住著關姓人家。

據《國史列傳·滿福列傳》載:“滿福,瓜勒佳氏,滿洲鑲藍旗人。康熙五十二年襲世管佐領……。”著名的道光皇帝之佳貴妃即滿洲鑲藍旗郭佳氏。再如著名清朝大臣,清朝內閣學士,兼右翼總兵滿洲鑲藍旗人郭佳·廣泰。廣泰之子郭佳·穆彰阿也為清朝重臣。還有郭佳·薩廉,滿洲鑲藍旗人,為著名清朝護軍統領等。

另查:隆化郭家屯鎮介紹雲,東漢時即有先民定居於現郭家屯集鎮旁的龍塘村。南北朝初期(420年),有人發現附近小溪沙中含金,於是遠近淘金者紛紛來此搭棚淘金,逐漸興起了商業、服務行業,形成為農村集鎮,郭家屯亦因此而得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以後,郭家屯鎮屬第四區、劍東區所轄。

思考:

若南北朝郭家屯名即已成定製,為何清代史料記載舊屯為各家屯舊屯、舊郭家屯。如果舊屯是郭家屯的前身,應命名最少亦應南北朝時期。此中原委,需要有史料才能進一步考證。

石虎溝村-石門溝

石門溝的歷史,俱無文獻可考。據老人講此處原名“沒門溝”,蓋因溝口有一珠潤石丘掩映住了去路而名之。

經查石門溝,應源自滿語“石門”(silmen),鷂子、花鷹、雀鷹。在石門溝腦的雕峪溝有雕砬子,至今每年產花鷹-老雕。蓋在清朝時,內務府駐圍鷹手獲取獵鷹必經此溝而得名,與沒門溝改石門溝應有一定的歷史聯繫。

其臨溝名石虎溝,考證有老人說原有一塊石頭叫石斛子,現無存,查應是蒙語“石虎”瑪瑙之意。另有滿語“石虎(soiho)”為鷹雀尾尖。

魚亮子村

在東北,叫清水河亮子、農江亮子、亮子屯的地名非常多。在河北叫亮子的並不多。

亮子,為滿語方言,指用柳條和麻繩編織成的捕魚工具。另有一說滿語“亮子”為漢語黏泥的意思,也即指河套泥土粘稠肥沃義。也有 文獻稱“發庫”漢譯“截魚的亮子”之意。總之舊屯滿族鄉的魚亮子村,是根據滿族漁獵生活風俗中的“魚亮子”命名。

舊屯村-無草溝

無草溝,是坐落在舊屯滿族鄉東屯村的東南部,今“加油站”後,黃花山北的一條普通山溝。無草溝,水草豐茂並不是“無草”,那為什麼會叫無草溝呢?

經考證,無草溝是訛化。原名靰鞡草溝,簡化為烏拉草溝,久而久之,當地百姓“叫白(口語化)”後則訛化為“無草溝”了。

舊時滿族人嘗有俗語云:“關東有三寶,人參、貂皮、靰鞡草”。這是三種東北的特產,前兩樣一是珍稀藥材,一是名貴毛皮,而靰鞡草則是看似普通的植物。

看似普通,實不普通,就如這靰鞡草溝變成無草溝,其源於滿族人的歷史文化。靰鞡(wù la)又寫作“烏拉(wù la)”、“兀剌(wù la)”,源於舊時滿語辭彙,是指北方滿族先民發明並製造出的皮質鞋子。據清代文獻記載:鞠牛皮為履,名曰渥臘。此渥臘就是靰鞡鞋。《黑龍江外記》記載:土人著履,曰靰鞡,制與靴同,而底軟,連幫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縫紉極密,走荊棘泥淖中,不損不濕,顯亦耐凍耐久。由此可知,滿族人過去穿鞋都是使用皮子縫製的,冬天穿“靰鞡”,這種靰鞡是用一塊皮子縫成船形,前頭上麵皮子縫成褶,兩幫縫上皮耳子穿上麻繩,中間絮上靰鞡草,走起路來又輕快又暖,蹚雪還不怕濕。在關東民間有一條謎語:老頭老頭你別笑,破個悶兒你不知道?什麼解下它不走,繩子一綁它就跑?這條謎語的謎底就是靰鞡。

靰鞡本是一種“夾鞋”,但由於裡面絮了靰鞡草,就成了比一般“棉皮鞋”保暖性還好的禦寒之物,既不凍腳,又養腳吸汗,輕便錄活,結實耐穿。

舊時在寒冷季節,凡是經常在野外活動的人,無論是車老闆、獵手,還是生意人、軍人以至官吏,都把它當作冰天雪地出行的基本裝備。所以一首詠“關東三寶”的詩中說:“參以壽富人,貧者不獲餐。貂以榮貴人,賤者不敢冠。惟此草一束,貧賤得禦寒。” 因靰鞡草和生活息息相關,故也被稱為“關東三寶”之一。

靰鞡草,屬莎草科多年生灰綠色草本植物。這種草緊密叢生,地上莖直立,呈三棱形,葉片細長柔軟,花單性,小穗2一3個,聚生在莖的上部,為綠褐色,常成片地生長在沼澤地里。其莖和葉曬乾後,捶軟絮墊在靴鞭里,能保暖抗寒。其實,墊在靰鞡里的靰鞡草,並非專指是一種草,其種類依地區和使用習慣而異。具體有塔頭草、羊鬍子草等幾種,有的生長在沼澤地,有的生長在山林間,共同的特點是莖葉細長,乾燥後柔軟、韌性強。

因為靰鞡草的珍貴,所以以靰鞡草為名的地方在東北有很多。靰鞡草,在滿語中也叫“佛爺”,多生長在溝膛草甸子處,這生長靰鞡草的溝叫“靰鞡草溝”或者叫“佛爺溝”,如今東北寧安、東寧兩縣尚有“佛爺溝。”而舊屯的靰鞡草溝,則是漸漸訛化為“無草溝”。可見清代舊屯滿洲人聚居,就有人於此溝採集靰鞡草,而命名了這條溝叫作靰鞡草溝了。

舊屯物產

天門金雀花

天門金雀花,又名金雀梅,當地人名之曰“黏黏角”。《承德府志》記載:“金雀梅,土人稱之,花形如雀,色黃野生,疑即《廣群芳譜》所謂金縷梅也。《欽定熱河志》,花形如決明,莖似枸杞,有刺葉圓而未銳,人將取其花食之”。此正是盆景四大家之首-金雀花。自明清以來便是盆景植物的首選,也是北方盆景植物的上等佳品,北方其以熱河金雀花為正宗,熱河金雀花又以天門金雀為極品。

《天門金雀賦》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門戶燕山,古地洪荒。

峰領南天,石虎衛傍。駐防河屯,邑在灤陽。

祖隨罕王,宗入鑲黃。白駒過隙,百年惚恍。

一騎圈地,千頃田莊。射鷙擒狼,何等張狂。

物是人非,歲月流光。誰大地主,堪任熙攘。

黏角繞園,視之平常。豈知五溪,嘆為最上。

天門金雀,深山久藏。瀰漫阡陌,遍及溝塘。

春吐翡翠,夏露紅黃。隨風招展,釵頭鳳翔。

一針四葉,蠟質近掌。及至蔫紫,復出角芒。

豆莢漸滿,忽然開張。千年暗室,剎那燈光。

生死種子,陰陽消長。菩提覺性,何真何妄?

『蘇葉黏餃』

蘇葉餑餑也叫黏餃子,是非常地道的舊屯滿族食品,舊屯的滿族人長期生活實踐中發明的特色小吃。其做法是用黏米麵和成麵團,擀成類似包餃子的麵皮,包裹煮熟搗爛的紅小豆做餡,再用蘇子葉包在下面或全包上, 一是可防止沾底,二是可調節口味。蘇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籽可榨油,蘇子葉具有祛火消炎的作用。

『醃山蔥』

山蔥又名茖蔥,舊屯世居滿族山民形象的叫其為“鹿耳蔥”,因為其葉子像狍鹿的耳朵而名之。

滿族先民善於圍獵,少事耕種,這種辛辣鮮美的“鹿耳蔥”便成為滿族人佐菜的上好食物。特別是春夏交接之際,舊屯人習慣在大山深處採集這種天然的山蔥,並醃製成鹹菜,留以備用。

長有白色蔥柄的叫“明蔥”,長有黑紫蔥柄的叫“烏蔥”,明蔥鮮美,烏蔥辛辣,各有特色,這種山蔥一般集中生長,相對較少是一種味美的食物。

到了冬季,醃製多半年的蔥葉,用清水濾去鹹漬,依然鮮亮,配以狍肉、獾肉,包成餃子。特別是獾肉餃,皮透而味鮮,是舊屯滿族款待貴賓的一種野味上品。

『豆角絲』

豆角絲,是舊屯滿族的一種傳統乾菜。因為地處北方寒帶,冬季菜品相對較少,而夏秋季節的各色豆角則豐產,一時間吃不了,又不便於存儲,遂滿族先民發明了豆角絲。

豆角絲,即是採摘新鮮的豆角,用剪刀順絲開剪,將一個一指寬的豆角從一側剪到頭,不斷,再回剪,反覆三四次,一根長達四五十厘米的豆角絲就初步剪成,然後掛桿晾曬,幹了後紮成一束一束的小菜把兒,裝袋存儲或直接放入空屋高處掛起便可。

到了冬季,再將之入水泡開,開水燙過,切斷配菜,味道甚為鮮美。剪絲講究技巧,只有那些熟稔的家庭主婦才能善於此技術,剪絲使得豆角很快乾爽,容易儲存,且菜形美觀色澤鮮亮,是一道極具特色的滿族菜餚。

『餑餑』

舊屯世居滿族善於種植“糜子谷”、“黍子”、“黏高粱”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都是製作滿族傳統“餑餑”的上好原料。將曬乾的新豐收的糜子谷去殼出粒,攆製成粉,用水和面,發酵,便可以包上紅小豆、芸豆等製作成的豆餡、豆沙,經過蒸熟即是美味的“黏餑餑”了。用小米麵發酵蒸製的叫做“大餑餑”。如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更喜歡吃這些地道的滿族食品,很多的舊屯滿族便在城市裡開起了滿族特色餑餑店,不僅生意紅火,且保留了這種滿族餑餑的製作傳統工藝。

滿鄉風情

滿族鷹獵

滿族鷹獵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北方少數民族向宮廷貢鷹。 大金國詩人趙秉文作詩《海青賦》贊云:“俊氣橫鶩,英姿傑立。頂摩穹蒼,翼迅東極。鐵鉤利嘴、霜柳勁翻”。遼代文人寫白玉爪獵捕天鵝的戰鬥:“白海青,不僅如鶻,既縱,直上青冥,幾不可見,俟天鵝至半空,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相持殞地。”明朝大學士李東陽在燕京十景《南囿秋風》有“落雁遠驚雲外浦,飛鷹欲下水邊台”的詩句。

舊屯滿族鷹獵習俗則始於清代初期,隨著大量旗人入關,以及“西圍”、“木蘭圍場”相繼的設立,舊屯則成了駐防圍場的重鎮之一。時有方門王寧等滿族旗人,或為內務府鷹戶,或為京都王公鷹手三旗人,在灤河川形成了鷹獵習俗,特別是以鷹獵命名的“古砬子”、“石門”等地名更記憶著歷史的遺風。

舊屯滿族鷹獵的獵鷹多於“二八月,過黃鷹”的時節俗令,即秋天農曆八月下旬在山巔立木為桿,設套捕鷹,到了次年的二月末,再行將獵鷹放歸自然以便其繁殖後代,形成了人、鷹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捕鷹、熬鷹、放鷹(趕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鷹獵民俗。

舊屯的捕鷹方法與其他地方不同,不是採取網捕,而是採取桿捕。所謂桿捕,即是滿族先民通過長期實踐發現,鷹有“壓食”的習慣,也即每當鷹捕獲獵物後,進食飽了便會習慣性的選擇山巔孤樹之頂而落足,休息,消化食物。正是利用此習,獵手們便在各個山巔設立鷹桿,桿上設有機關,進行套捕。

“熬鷹”,就是把鷹的野性熬掉,辦法是獵戶要陪著它,不讓鷹睡覺。接著訓練它接近主人,讓它能習慣地站在主人的手臂上,這一過程叫“過拳”。接下來是“跑繩”,即讓它在遠處聽到呼叫,能習慣地飛到主人的手臂上。放鷹前,為了增強獵鷹的進攻欲望和聽主人的使喚,首先採取“餵軸”,就是讓它吞下用肉片裹著的麻團兒,當它吞下兩三個之後,便嘔吐不止,使它充飢不成,倒搭胃食,這個過程中“勒膘”或叫“甩軸”。這樣,鷹的體重就能保持在1斤九兩左右,使它能夠達到放飛的標準了。

放鷹之法則沿襲著古代皇家圍場的方式,以鷹手和蘇拉組成一組人進行“趕杖”。鷹手要站在山頭最高處鳥瞰。還有四、五個“蘇拉”也即是助手,拉成“一”字形排開,嘴裡不停地發出“嘟、嘟、嘟”的吼聲,插嘴的棍棒不停地敲打樹叢,名之為趕杖或者趕圍。此時,居高臨下的獵鷹,鐵嘴如鉤,雙目瞭望,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溝溝坡坡 。一旦發現獵物,獵鷹尾巴上長長的白公雞尾羽上下擺動,尾鈴叮叮鐺鐺作響,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直撲過去,無論是山兔或野雞,都不如它的飛翔速度,無一倖免,瞬間便倒在獵鷹的利爪之下。

舊屯滿族“戴花孝”

舊屯滿族鄉一帶的喪俗-戴花孝。就是指一個滿族家庭如果有人亡故,其直系子孫除了穿孝衣、束孝帶、戴孝帽之外,還要在孝帽上釘補一塊新鮮紅布條帶。這種“戴花孝”習俗主要遺存在滿族喪俗中,如在喪葬尚白的其他民族則為大不敬。而這塊稱為“花孝”紅布帶,其實和清代皇室所束帶的“黃帶子”、“紅帶子”是一個作用的,就是表明身份之意,名宗脈,知遠近。在葬禮上則表明“戴花孝”者與死者的直系親屬關係,使前來探喪的親朋眷屬乃至外人一見便知。

作為一個世居咱們承德隆化舊屯的滿族人。我至今記憶猶新,在2001年祖父去世時候的喪禮,自己也是“戴花孝”的。當時祖父終年八十六歲,在當地的民俗中叫作“喜喪”,大概是指那些高壽且無疾而終的老人。當時,在族內長輩指點下祖父的孫子輩都是要“戴花孝”的,而子輩則戴重孝,即全白。祖父的直系孫子輩都是束白色孝帶,在孝帶上釘補一小條約兩三寸的紅布帶。祖父的外孫輩則在孝帶上釘補了一小條約兩三寸的藍布帶。當時年歲較長的五奶奶說:“咱們滿族人不一樣,興這個,紅布帶表示兒孫,藍布帶表示外男外女”。其中女性則是將“孝帶”裹纏在頭上形成“孝帽”,也是釘補紅藍帶子區分的。滿族老人們把這種花孝,也叫“紅纓子”和“藍纓子”。

這種“紅、藍纓子”的喪俗,與清代皇室的“黃紅帶子”文化,必定是彼此發明、相互影響的文化現象。清代滿族(滿洲)的前身是“女真人”,而女真人早期還處於很古老的氏族社會,保留著“結繩記事”的文化傳統,而這種歷史遺留便很可能融入了女真人的生活當中,形成了這種帶子習俗,以不同的顏色的帶子表示不同的身份,特別是表示近親與遠支的關係。那為什麼官家用“黃紅”,而民間則用“紅藍”呢?《禮記·月令》中記載,黃色本是祭祀先祖時祭服的顏色,不過在唐朝時,皇帝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天天穿黃色,就成了“龍袍”的專用色。從此,皇家禁止民間百姓穿著黃色衣服。可想而知,黃色自古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也成了正宗、正脈的代表,在民間自然是禁用的,則改成了“紅藍纓子”。

滿族花會

河北省隆化縣的舊屯滿族鄉,其前身是清朝駐防圍場的重要鑲藍旗駐地,乾隆元年置察哈爾四旗廳的正白旗屬地,臨近豐寧古鎮鳳山和清代行宮濟爾哈朗圖行宮。同時也是清代康乾等帝王木蘭秋獮的重要御道,是連結“西圍(湯河圍場)”與“東圍(木蘭圍場)”,特別是土城子巡檢司與郭家屯巡檢司,沿灤河行走的重要節點。

乾隆十八年鑲藍旗駐防,乾隆二十四年濟爾哈朗圖行宮竣工,大量的滿洲駐防、駐圍兵丁、差員及其眷屬落戶定居於此,主要分布在沿河一帶形成皇莊、旗地和北部山區形成的內務府鷹獵場。隨著滿洲人的定居與繁衍,這裡形成了方、門、王、寧、崔、尹、何、鄭等滿族氏族村落,至今全鄉滿族人口超過80%。約400年的深厚歷史積澱,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了眾多的具有濃郁的滿鄉風情的文藝表演形式,期中“三官花會”就是一種代表性的民俗。

民間花會,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漢族民俗活動。早自漢代即有之,彼時稱作“百戲”,宋、元時稱“社火”,其活動內容多為高蹺、旱船、秧歌、舞獅等等。南宋范成大對它的評論是:“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舊屯滿族三官花會是一種“文會”,表演脫胎於戲曲的舞蹈,同時增加了滿族特有秧歌舞、二貴摔跤等形式,是在長期的滿蒙漢雜居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吸納、改良了漢族的“花會”民俗及“三官”信仰。

滿族三官花會從正月初十之後開始,一直

到元宵節前後結束。伴隨著喧天的鑼鼓和悠揚的嗩吶、喇叭聲,舊屯老少跳起了滿族舞、踩起了高蹺、耍起了獅子、跑起了旱船、舞起了龍燈,還把二貴摔跤、二姑娘騎驢、推小車等花會行當,表演得惟妙惟肖、美不勝收。現在常見的表演多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改進的,具體內容有所變化,但基本形式沒有改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