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制中學校

舊制中學校(日語:きゅうせいちゅうがっこう),是指日本戰敗前(1945年),日本設於日本本國及台灣、朝鮮、中國東北、南洋諸國、太平洋之群島等殖民地對於男子所設中等學校,大多是給殖民地及日本本島的日本男子就近升學,當然也有少數的當地人,以前的中學校,現在大多數以發展成高級中學及日本所稱的高等學校,則日本女子請參見舊制高等女學校(日本)。

起源

根據日本明治天皇時代到昭和天皇時代所施行的“學校教育法”規定,有基於設定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的必要,在日本,於1871年開始就有正式的尋常中學校,在舊制高等學校創立以前,中學校分成了尋常中學校(相當於現在的國中二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歷)及高等中學校(相當於大學預科),尋常中學校的學年采五年制,高等中學校采三年制,日本的高等學校廣設後,在日本的高等中學校正式廢除,在台灣,根據1922年的“台灣教育令”明文規定,將國語學校附屬高等科改為中學校(例如日治時期的建國中學),將四年制的高等普通學校也改為中學校(例如日治時期的台中一中),又因台北高校的創立,1922年後的高等中學校也廢除了,在朝鮮半島,1910年由朝鮮總督府所頒布的“朝鮮教育令”,大致也與台灣相似。
當然,當年的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的入學資格不僅需要尋常國小校修業完畢,也要通過各中學校的入學考試才能進入,在台灣,台灣人讀的公學校需要6年才有資格對中學校提出申請入學資格,日本人讀的國小校只需五年就可向中學校提出申請入學資格,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大多都是日本人,雖然中等學校及職業學校是采台日共學,注重技術,但日本人入取升學率還是比台灣人多非常多,所以當時的台灣人都選擇公學校附設的高等科或者赴往日本求學,中學校二年級學生等同於可報考師範專門學校。
1941年,由於戰爭的關係,將各中學校的修業年限降至四年制(例如:日治時期的宜蘭中學)。

發展

1945年,由於日本戰敗,在各地所設定(除了日本本島以外)的“教育令”完全失效,台灣自戰後,各地的中學校被改名為中學高等女學校被改名為女中,1951年,台北高校受到日本風影響,升格成為今天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68年,由於台灣施行九年義務教育的關係,各中學及女中的國中部完全廢除,是男子高中的都通稱為“高級中學”、是女子高中的都通稱為“女子高級中學”,不僅如此,日本時期部分的淑德女學校實踐女學校園藝學校,在戰後有大多數改為高級中學制高級職業學校制,台灣現今的高級中學皆採取三年制,必須由今日的國民中學畢業生(日本時代高等國小校)通過基測,向學校提出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才可入學,在日本,1948年學制改制後的舊制中學校及高等女學校皆升格成新制高等學校,公立則男女兼收,不計前身是女高或中學校,1950年,舊制高等學校皆升格為大學。

日本時期台灣原有的中學校

台北州:
台北州立第一中學校(1898)(今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台北州立第二中學校(1922)(今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台北州立第三中學校(1937)(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台北州立第四中學校(1941)(今台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1941)(今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1927)(今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私立財團法人台灣佛教中學林(1916)(今台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基督教淡水中學校(1914)(今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新竹州:
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1922)(今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私立財團法人苗栗中學林(1922)(今私立建台高級中學) 台中州:
台中州立第一中學校(1915)(今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台中州立第二中學校+第二高等女學校(1917)(今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 台中州立彰化中學校(1942)(今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台南州:
台南州立第一中學校(1914)(今國立台南第二高級中學) 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1922)(今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 台南州立嘉義中學校(1924)(今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基督教長榮中學校(1885)(今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高雄州:
高雄州立高雄第一中學校+高雄第二中學校(1922)(今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高雄州立屏東中學校(1938)(今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花蓮港廳:
花蓮廳立花蓮港中學校(1936)(今國立花蓮高級中學) 台東廳:
台東廳立台東中學校(1941)(今國立台東高級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