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北塔

興平北塔

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西25公里處興平市東城街道辦事處北寺巷。原為清梵寺內建築,塔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塔隨寺名,初稱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稱保寧寺,塔亦遂稱保寧寺塔。北塔為七層八棱磚塔,底部每邊長4.35米,高38.6米。各層每角都有磚柱,第二、三層還有磚砌轉角和斗拱,每層南北兩面有門。北塔曾多次修葺,現塔身略有傾斜,塔頂已損,現在對塔頂以及塔身進行修繕中。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石碑 石碑

參考資料北塔始建於唐代貞觀元年(627)距今1385年,寺、塔歷經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為閣樓式磚結構,平面八角形,七層,底邊長4.35米,殘高38.6米,樓閣式。塔身每層南、北面辟券門或假券門,真假逐層上下相間。塔壁作仿木結構,以磚砌出角柱、闌額、菱角牙子。層間迭澀出檐,第一至三層檐下隱作斗拱。塔頂殘毀。 現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寧寺並建萬壽宮碑》1通。碑文楷書,由謝天爵撰文,傅應旗書丹。碑文記載清梵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敕賜改額為保寧寺及募資補修大雄寶殿和創修萬壽宮等事宜。

據清梵寺住持釋惟靈介紹,清梵寺始建於東漢時期,系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道場。原寺規模宏大,香火盛極一時,解放初,清梵寺內建築基本保持完好,整個寺院占地五畝。後因歷史原因,寺院被占用,原來規模宏偉的清梵寺現僅存一座北塔屹立於此。清梵寺現所在地僅為原寺塔院一角。多年來,唐代北塔不斷遭受自然破壞的威脅,因年久失修經常掉落磚塊。如今,北塔邊緣磚頭破損,加上鴿子、燕子等在上安居,對北塔造成了較大破壞。塔基有多處開裂,每天都有石子和小磚頭從塔上掉落。也曾有磚頭落下砸傷過信徒。

文物保護

興平北塔 興平北塔

一九八四年四月,興平市人民政府開放清梵寺作為佛教活動 場所。北塔被確立為第二批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師惟靈說,這些年北塔一直未有維修,破損嚴重。在寺院灶房,其房頂被落下的塔磚砸了好幾個洞。有關部門現正擬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北塔進行實地測量,採取一定的應急安全保護措施,以更好地保護佛教文化遺產。

北塔現狀

北塔現存七層,塔體向西南方向傾斜,塔頂全部塌落,南北兩面各有五至八公分寬的裂縫數條,上下貫通,深度約六十公分,第二層南北面塔體向外突出膨脹,角柱已掉,第一層塔底磚塊已全部毀壞剝離。

塔檐部分除東南面能數出磚層外,其他各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殘損和塌落,塔檐上部磚層因長期風剝雨蝕,已全部酥鹼,經常發生掉磚和塌落事件。

各層門洞拱券部分灰縫脫落,裂縫掉磚,各洞欄桿全部毀壞。

塔體周圍月台及排水系統全部毀壞,無法排水,直接影響塔基及建築物安全。

北塔管理

1949年—1986年,興平北塔由縣文化館文物組管理,1986年11月縣佛教協會遷入院內,作為佛教活動場所使用,並負有一定的管理責任。

1996年7月,興平市文物旅遊局成立,興平市文物稽查隊具體負責北塔的安全保衛工作。

維修沿革

內部 內部

宋太平興國三年(970)及明清各代屢有修葺,1955年,曾有過小型修補,1986年初,縣文教局撥專款修築了北塔圍牆。

改革開放特別是1996年興平市文物旅遊局成立以來,文物旅遊局多次向各級政府申報,請求搶救性維修興平北塔,終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