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環境
興化大閘蟹產於江蘇省興化市。江蘇省興化市是中國生態農業第一市,位於江淮之間, 蘇北里下河地區腹部,屬於 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區,兼有海洋性和大陸氣候特徵,光、熱、水三要素配合協調,市內湖盪密布,河道縱橫交織,湖盪內水草豐美,水產資源異常豐富,興化水質清澈無污染,非常適合魚蝦蟹類棲息繁殖,是長江中下游最具典型特色的精華生態區,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興化市內水質清澄,水文獨特, 鄭板橋有詩讚曰:“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為優質淡水螃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到2008年全市已形成15萬畝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45萬畝 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興化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加上歷年來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因此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市。興化大閘蟹就生活在這種天然的無污染的環境裡。品質特點
興化大閘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博螯、捷足”的特點,內在:“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的獨具地標產品的品質。產品暢銷國內北京、上海、浙江、湖北以及蘇、錫、常地區星級酒店及超市,遠銷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歷史淵源
自古以來,興化蟹就是進京貢品。而由這種蟹精製而成的,具有600多年歷史的童氏家族創辦的“ 童德大”牌美味佳肴—— 中莊醉蟹,更是享譽海內外。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堡童氏在經營活蟹的過程中,將積壓的螃蟹用醉螺、醉蝦的方法,逐步摸索出一套用自製糯米漿酒及其它配料醉制螃蟹的製作工藝,這樣既可以延長螃蟹的保質期,又可以贏得更多的用戶、賺取更多的利潤。在1394(明洪武二十七年)前後,創立“童德大”醉蟹加工作坊,從而成為“中莊醉蟹”的創始人。明初至明末二百多年間,童氏家族數十代傳人不斷完善精工細作醉蟹工藝和配料秘方,從而使其加工出來的醉蟹味道鮮美、口感極佳而成為維揚菜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冷盤菜餚和達官貴人喜慶節日的饋贈禮品。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中堡莊先後聚集過一批知名度很高的文人學者畫家。鄭板橋也曾寓居過中堡坐館授徒。他們每年迎來送往和國內許多學者畫家交流技藝,同時又品嘗中堡特產——中莊醉蟹,從而中莊醉蟹美名傳揚,進而成為貢品以至風靡全國。生產情況
河蟹產業是 興化市的富民產業和特色經濟之一。到2009年,全市養殖河蟹面積達68萬畝、產量4.2萬噸,產值18.12億元,河蟹年產值占全市漁業總產值的2/5、全市農業總產值的1/5,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約有1/5來源於河蟹產業。到2009年,建成了沿“332”省道(大興金公路)為軸線的生態大閘蟹優勢產業帶,以安豐、永豐等鄉鎮為核心的10萬畝河蟹高效養殖區,沿“233”省道(郵興鹽公路)、老興泰公路20萬畝生態共作示範區。全市2000畝以上河蟹連片養殖面積38萬畝,河蟹養殖規模在1萬畝以上的鄉鎮有27個,2000畝以上養殖規模的企業、合作社、大戶有36家。該河蟹養殖曾經歷了“河溝混養——池塘、稻田放養——人造湖泊仿野生稀養”的發展過程,他們大力推廣套用生態、安全、健康的養殖方式和技術,使得養殖模式不斷最佳化,這不僅促進了河蟹養殖水平的提高,而且推進了全市河蟹養殖實現了從大養蟹到養大蟹、從河蟹(螃蟹)到湖蟹(大閘蟹)的歷史性轉變和升級,河蟹規格、品質均有明顯提高,呈現出養殖環境好、產品質量好、市場銷售好、養殖效益好的可喜局面,河蟹產業步入穩步發展的新階段。到2010年,全市已組建28個漁業(河蟹)協會、133個專業合作社,並且註冊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聯社。興化的河蟹註冊商標、申報品牌、創建名牌,有力保障並極大提高了河蟹產業養殖效益,也有力保障並極大促進了河蟹養殖業產業化。通過舉行生態河蟹產業發展論壇,承辦第三屆中國生態河蟹文化節,並多次組織河蟹養殖企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以及香港、新加坡、西班牙等境內外舉辦興化大閘蟹推介會,提高了大閘蟹品牌的知名度,不少企業藉助推力紛紛在外設立專賣店、直銷點,使得興化大閘蟹暢銷大江南北並走出國門。榮譽認證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以興化大閘蟹為原料生產的 中莊醉蟹到 南洋( 新加坡)參加國際物賽會,受到與會各國通商產業大臣一致好評而獲得一等獎。中莊醉蟹由此名聲大作而譽播南洋。此後,每年都有銷往東南亞國家的記錄。20世紀初,中莊醉蟹在鎮江等地舉辦的江蘇省物品展覽會上屢獲一等金獎。20世紀初60年代末,中莊醉蟹小批量出口日本、香港。1984年,中莊醉蟹在全國鄉鎮企業赴京展銷會上榮獲“江蘇名優產品”光榮稱號。1997年,中莊醉蟹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到2009年,已有紅膏公司董事長 朱同林被 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授予“中國河蟹養殖大王”稱號,安豐、永豐、中堡、臨城等4鄉鎮被授予“ 中國河蟹之鄉”稱號,興化市被授予“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稱號。到2010年,全市已有12個河蟹產品獲無公害水產品質量認定,5個河蟹產品獲 綠色食品認證,4個河蟹產品獲 有機食品認證;已培育江蘇省名牌產品2個、江蘇省名牌農產品2個;興化大閘蟹獲批全國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和 集體商標註冊, 泓膏大閘蟹、天寶湖大閘蟹、膏滿堂大閘蟹榮獲“中國十大名蟹”稱號,興化大閘蟹、板橋大閘蟹、金香來大閘蟹榮獲“中國名蟹金獎”。
地理標誌
根據《 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 江蘇省興化市大閘蟹行業協會申請對“興化大閘蟹”農產品實施 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於2009年5月20日準予登記。保護範圍
江蘇省興化市境內的35個鄉鎮,包括 沙溝鎮、 周奮鄉、 缸顧鄉、 李中鎮、 西郊鎮、 昭陽鎮、 開發區、 陳堡鎮、 周莊鎮、 茅山鎮、 戴南鎮、 張郭鎮、 陶莊鎮、 荻垛鎮、 昌榮鎮等,地理坐標為東經119°43′-120°16′,北緯32°40′-33°13′。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國家標準AGI2009-02-00146。營養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螃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鹹性寒,有清熱、化淤、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蟹殼煅灰,調以蜂蜜,外敷可治黃蜂蜇傷或其他無名腫毒。蟹肉對各種癌症都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又是兒童天然滋補品,經常食用可以補充兒童身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螃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鐵2.8毫克。螃蟹殼除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
螃蟹不但為食中佳肴,作為藥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遺》說:“其功不獨散,而能和血也。”祖國醫學認為螃蟹性寒味鹹,蟹肉有清熱、散血結、續斷傷、理經脈和滋陰等功用;其殼可清熱解毒、破淤清積止痛。
現代研究發現,蟹殼含有一種物質——甲殼質,甲殼質中可提煉出一種稱為ACOS-6的物質,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質,動物實驗已證實,該物質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魯迅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還要鉗人,開始吃蟹的人確實需要有些勇氣。但可以肯定地說,中華民族是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周禮》中載有“蟹胥”,據說就是一種螃蟹醬,可見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介紹了醃製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後來陸龜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譜》,高似孫的《蟹略》,都是有關蟹的專著,中國人對蟹的知識更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