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

致加西亞的信[致加西亞的信哈伯德]

一封通往成功之路的密札,一本可以當作信仰的經典 重現羅文衝破險阻送信全過程,重溫忠誠敬業的職業精神! 《致加西亞的信》完整全譯本精美面世!

基本信息

圖書賣點

1、全球暢銷數億冊,人類出版的奇蹟

2、忠誠敬業、堅決執行職業精神的經典讀本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哈伯德,生於美國布魯明頓,美國著名出版人,作家。《菲士利人》《兄弟》雜誌總編輯。

內容簡介

《致加西亞的信》作為一部經典勵志作品,本書不過數萬字,卻在世界各地創造了一個個銷量神話。本書主要講述了美西戰爭期間,美國總統麥金萊要求中尉羅文把一封信交給加西亞將軍,羅文歷經艱辛,終於完成了任務。

如今,這個故事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忠於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徵。

本書內容短小精煉,邏輯明確,可讀性很強。後附英文原版。

行銷支持

1. 新浪、騰訊、鳳凰、網易等網站讀書頻道節選連載。

2. 微博宣傳,豆瓣推薦。

3. 網媒雜誌報紙等發書訊和書評。

媒體推薦

這本書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說了。

——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

編輯推薦

致加西亞的信,一段成就卓越的傳奇

不一樣的人生,始自忠誠,終於執行

夢想能夠到達的地方,腳步可以更快地到達

目錄

上篇

致加西亞的信

誰將成為這樣的人?是你嗎?

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

放棄也是為了收穫

認真做好每件事

敬業是人的使命

切莫拖延和逃避

盡心盡力,認真負責

不要怕多做事

心懷感激是好事

從老闆的角度為公司著想

忠誠是最寶貴的

逃離心魔的奴役

下篇

這是一部可怕的書

怎樣將信送給加西亞

關於安德魯·羅文

附英文版原文

內文試讀

致加西亞的信

在我所有關於古巴的記憶中,有一個人讓我永遠銘記於心。

美西(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一次戰爭)戰爭打響後,美軍想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必須要和古巴起義軍聯合起來對付西班牙軍隊。

而古巴起義軍的首領加西亞將軍卻隱匿在古巴廣闊的深山密林中,想與他取得聯繫幾無可能。但戰爭的形勢已經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耽擱,為了兩軍能夠迅速結盟,美國總統必須馬上和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繫。

何去何從?

就這樣,一位名叫羅文的人被推到了歷史舞台的最前面。推薦人向總統保證: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尋找到加西亞將軍的話,他就是羅文。

於是,羅文成了送信人。送信的過程不再一一贅述,雖然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例如怎樣拿到了信,而後把信貼胸放在油紙袋裡,歷時三個星期、遭遇種種險境的長途跋涉,與加西亞將軍的會面,等等,都非常耐人尋味。

但這些都不是我要強調的重點,我想說的是:

羅文在接到這封信後,轉身就踏上了前往古巴的征程。他沒有像當下的許多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地問一句:“加西亞在哪兒?”

每所大學裡都應該樹立一座像羅文一樣的人的塑像。

我們在象牙塔里不光是要做學問,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將來能夠具備職業精神、忠誠於事業、毫不猶豫地執行上級命令,並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全部精力的人,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雖然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世,但世界上的每一個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都可以叫做“加西亞”。在企業里尤其如此,再偉大的天才人物也無法使這樣的企業生存下去——員工眾多卻個個尸位素餐,看似忙忙碌碌卻個個平庸無能,大家的心思都沒有放在工作上。

一盤散沙、毫無激情、粗心大意,這樣的工作狀態已成為很多人的家常便飯。老闆只有用“胡蘿蔔加大棒”的辦法,或者真的出現神跡:一位神仙下凡處理這一切,否則這些人依舊會沉淪下去。

我們不妨做個試驗:

假設你正好在辦公室,6個下屬在等你分配任務。你叫其中一個人過來,吩咐他:“請用百科全書查詢一下克里吉奧,並將他的人生經歷做成概述交給我。”

他會立刻點頭並毫不猶豫地去做……

我可以肯定他不會。他一定會用充滿疑惑的神情看著你,隨後拋出一連串問題:

克里吉奧是誰?

他是否尚在人世?

百科全書是哪個版本的?

我在哪裡可以找到這本百科全書?

我的工作是幹這個的嗎?

傑克去做不可以嗎?

著急嗎?

你為什麼要查克里吉奧這個人呢?

……

我願意和你賭100美元,在你耐心地一一回答他的問題之後,他會即刻走開,吩咐另外一個人去幫他查資料,然後再回來告知你:壓根兒就沒有克里吉奧這個人。也許我會輸給你100美元,但是憑藉平均率法則,我知道自己不會輸。

此時此刻,假如你是個聰明人的話,就不會再費一番唇舌,譬如克里吉奧是屬於百科全書的哪一類,等等,你會故作輕鬆地說道:“算啦。”隨後自己去查。

管理者們這種消極、不作為、缺乏德行的蠢行,這種薄弱的意志,遷就的作風,將會把社會推向“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糟糕境地。

假如一個人連為自己積極奮鬥都不願意,你又何必指望他能為別人賣力呢?

乍一看,每個公司都能找到適合工作的人選,但真實的情況遠非如此。你刊登廣告打算招聘一個速記員,前來應聘的人中,很多人可能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根本不是必需的技能。

這樣的人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嗎?

“你瞧瞧這個員工。”一家大企業的老闆對我說。

“嗯,怎樣?”

“他是個能力很強的人,假如我讓他進城辦件小事,或許他能順利辦成,但也有可能轉身就進了一家酒館。等再到了熱鬧的大街上,他甚至會忘掉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

這樣的人你敢派他去送信給加西亞嗎?

最近,很多人對“薪水少得可憐永無出頭之日”和“只求填飽肚子卻居無定所”的職員們深表同情,並將那些職員的老闆們唾棄得一文不值。

但又有誰想過,有些老闆是怎樣終其一生都在苦口婆心地勸勉自己那些沒有追求的員工樹立目標、努力工作的?有些老闆又是怎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勸說自己那些喜歡投機鑽營、敷衍塞責的員工重新抖擻精神、有一番作為的?

每一家企業都存在正常的人事變動。負責人時常會辭退一些對企業絲毫沒有貢獻的員工,並招聘新的員工。無論出現什麼情況,調整都會進行下去。

當經濟疲軟、就業率下降的時候,這樣的調整便發揮了威力:能力低下、本領平庸的人會被淘汰,適者生存,最好的員工留了下來,他們將成為能夠給加西亞送信的人。

我認識一個智商很高的人,但他卻無法獨自創業,對社會和他人毫無價值。原因何在?因為他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覺得是他的老闆在剝削他,或者有剝削他的想法。

他既沒有領導別人的水平,但也無法接受別人的領導。如果你派他去把信送給加西亞,他的回答十有八九是:“我想還是你自己去吧。”

四肢健全但思想殘缺的人是不配得到同情的。相反,我們必須對那些一直苦心經營企業的人致敬和深表同情:他們永遠不會因為到了下班時間就停止了工作。他們為了使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消極怠工的人能有一份工作而日日操勞、早生白髮。這些員工卻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他們甚至不願意認真思考一下,假如老闆不努力,不用心,他們哪兒來的麵包和住所?

我說的話誇大其詞了嗎?即便全球都成為一個巨大的貧民窟,我還是要公允地評價那些成功者——他們肩負重任,不知疲倦地引領大眾前行,直至達到彼岸。除此之外,他們獲得了什麼呢?除卻衣食,別無他物。

我以前為了謀生也為別人打過工,後來自己當了老闆。兩方面的甘苦我都深有體會。窮困不是好事,不值得宣揚,破衣爛衫也不值得去炫耀。但不是每一個老闆都是飛揚跋扈、貪得無厭的,就好像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人一樣。

我對那些不用上司督促,自始至終勤奮工作,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人肅然起敬。

他們會默默地接受任務,想方設法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和上司討價還價,或者撂挑子不乾。他們永遠不會失業,也不會成天想著為了增加薪水而吵著去罷工。

這樣的人才能獲得成功。無論在哪裡、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村莊,是白領,還是藍領,他們都會廣受歡迎。

這是當下社會上急缺的人才,這就是能夠送信給加西亞的人。

誰將成為這樣的人?是你嗎?

下面的話語我們想必耳熟能詳:

“現在是中午吃飯時間,下午三點再打電話吧。”

“這事和我無關。”

“忙死了。”

“這個我不負責,是傑克在做。”

“對此我愛莫能助。”

“要不你去圖書館碰碰運氣?”

“我們實在是無能為力。”

“還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嗎?”

……

不久前,我去一家超市購物,想找一個櫃檯,結果店員把我領到了其他地方。最後,為了找一件東西,我被來來回回帶到了四五個地方。

當時,我真想把杜魯門總統的座右銘懸掛在超市的門上:“責任到此,不能再推!”那該是多么大快人心!

萬事萬物都不是絕對的。在這些見怪不怪的話語和使人大傷腦筋的事之外,還有截然不同的事情在發生。

斯拉是一家大企業的打字員。某天在她的同事們吃午飯的時間,一位董事到他們這兒來找一些信件,當然這不是斯拉該負責的事。

但她說道:“先生,儘管我一點兒也不了解情況,但是讓我試試,我會盡我所能把它們儘快放到您的辦公桌上的。”斯拉順利地完成任務,這位董事非常滿意。

這僅僅是故事的開始。四周以後,她被調到一個更重要的部門工作,收入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而伯樂就是那位董事。在她順利完成任務後,這位董事記住了她的姓名。在某次重要的管理會議上,他力薦斯拉去擔任一個更高的職位。

細節決定成敗,它毫無疑問地展現了一種精神,這就是《致加西亞的信》里處處閃耀著的敬業精神。

“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僅僅是聆聽他人的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上級的命令下達後,立即採取行動,專心致志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

和其他人一樣,我從自己十幾歲的時候直到上大學,一直在勤工儉學,從事各種職業:會計出納、腳踏車修理員、推銷員、收銀員、家庭保潔員、選美比賽訂票回收員、數學家教、童子軍教練員,等等。

為了能夠大學畢業,我做了許多工作。當時的我認為,這些工作收入微薄、技術含量低,而且毫無價值。

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工作其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種類的差別,每一種工作環境和職業都會讓你受益匪淺,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誨,而這些價值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

舉個我在超市當收銀員的例子。很長時間以來,我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自己是個稱職的員工,直到有一天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扭轉了我的觀念。

某天,超市里沒有顧客,我和同事聊起了天。這時,經理突然來到了超市,他四下掃了一圈,示意我跟他走。他沉默地來到櫃檯前,收拾整理好那些已經被顧客預訂的商品,然後來到食品區域,清理了購物車裡的所有東西。

經理所做的一切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看著經理的一舉一動,我幡然醒悟。我驚訝的並不是要做的這些事,而是之前從來沒有人告訴我要做這些。

一件再小不過的事兒,從中得來的經驗卻讓我受用終生。它不僅讓後來的我變成一個更加優秀的員工,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怎樣從細節中得到更多的東西。

只是做完自己的工作還不夠,如果要出類拔萃,必須變得更加主動,擁有一顆追求卓越的心。

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我再也不會認為所做的工作是低賤的,而是覺得我在從事一項高尚的事業。我從此集中精力於工作,因為我知道,從中習得的東西越多,將來我所能獲得的成就就越大。

此後,我辭掉了工作,又去大學進修。這段學習生涯對我的人生職業發展的影響最為深刻。我從“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局外人變成了充滿責任感的人。它使我的大學生涯充實有力,實習和兼職的經歷也成了我日後規劃發展的重要基礎。

完成大學學業後,一直到我成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企業經理時,我仍然不改初衷:善於找到需要做的事情,努力超越別人——不但讓我的老闆出類拔萃,也讓自己的人生持續地煥發光彩。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主動性”這個詞語。何謂主動性?主動就是你自覺自愿、成功地完成你的工作,而不是別人推著你,強迫你去做。

其次,當別人只告訴你一回,無需監督,你就可以順利地完成任務。換句話說,能夠獨當一面,把信送給加西亞,送信人自然會獲得很高的評價。

再次,有一類人,你要不耐其煩、一遍一遍囑咐後他才會起身做事,這類人既沒榮譽,也不會得到金錢。

還有某些人,當他窮得揭不開鍋的時候才不得不做事。這種人終其一生也不能擺脫貧窮的命運。他們整天想的就是有一天幸運女神會眷顧自己,或者某天買彩票能中個頭彩。

還有比這更差勁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這種人即便你在他的眼皮底下手把手教他,時不時過來督促他,他仍舊沒辦法把事情做好。這類人一輩子也擺脫不了失業的厄運,四處遭人白眼。

如果對號入座,你是哪類人呢?

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

假使林肯的信件和演講稿統統丟失,只要那封寄給胡克將軍的信件能夠倖存下來,我們就可以從中管窺這位鐵路“劈木工”高尚的思想境界。

從這封信的字裡行間,我們不但可以體會到林肯的自製精神,而且也能體驗到他駕馭別人的方法。

這封信向我們全景展示了一個坦率、仁愛、智慧、幹練、卓越,擁有出色交際能力和寬廣心胸的林肯。

胡克將軍以前曾粗暴地抨擊過自己的總統林肯,而且言辭缺乏依據,有失公平,不但如此,他還羞辱過自己的頂頭上司伯恩賽德。

但林肯並沒有睚眥必報,他信任胡克的軍事才華,並且懂得揚長避短,任命他代替了伯恩賽德的職位。換句話說,林肯沒有繼續重用自己的好朋友,反倒是提拔了對自己有著很深誤會的人。

林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當然,前提是被提拔的人了解真相而且能夠很好地處理這件事。林肯以一種再平和不過的語氣寫信給胡克,並且理智地解決了他們之間的個人恩怨。

把這封信全文展示給讀者是最好不過了:

胡克少將:

我授予你波托馬克軍司令一職。

當然,我做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的有些做法我本人並不十分贊同。

作為一名軍人,你英勇善戰,我十分欣賞。

努力完成軍人的使命,不去涉足政治紛爭,你贏得了我的信任。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你恪守軍人的責任,維護軍人的榮譽,在這方面我認為你是正確的。

你充滿自信,這即便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品德,但起碼是非常有價值的。

你胸懷大志。假如能夠更加腳踏實地,無疑將帶來更多的好處。

但是,我覺得在伯恩賽德擔任軍隊的統帥期間,你的雄心成為了你前進的阻礙。你犯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不論對於國家,還是對於這位功勳卓著、德高望重的將軍。

近期,有傳聞你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一位獨裁者才是軍隊和政府所必需的。我對這樣的傳言信以為真。你被賦予重託,顯然也包含了這樣的因素,但又不僅僅是這樣。更為重要的是,我認為只有建功立業的將軍才可能配得上獨裁者的稱號。

現在,我命令你,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取得戰爭的勝利。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竭盡全力支持你,並且對所有的將軍都一視同仁。

隨便指謫自己的上司,擾亂他的情緒,我擔憂這種由你而起的風氣最終會毀了你自己。我會想辦法幫助你改掉這個缺點。如果對此姑息縱容,即便你是天才的拿破崙先生,也無濟於事。

現在,摒棄這種浮躁和冒失,奮勇向前,去獲得勝利吧!

此致

林肯

於華盛頓

1863年1月26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