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ì gōng
引證詳解
1、最公正;極公正。
①《管子·形勢解》:“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
②《呂氏春秋·慎大》:“ 湯立為天子, 夏民大說,如得慈親,朝不易位,農不去疇,商不變肆,親郼如夏 ,此之謂至公。”
③《後漢書·荀彧傳》:“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④南朝·梁·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至公以奉上,鳴謙以接下。”
⑤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況今俊乂至多,耆碩鹹在,苟以登用,皆逾於臣。伏乞特回所授,以示至公之道,天下幸甚。”
2、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謂其大公無私。
①唐劉虛白《獻主文》詩:“不知歲月能多少,猶著麻衣待至公。”
②宋歐陽修《與吳正獻公書》:“某向以孤危之跡,當羣論洶湧之時,猶賴至公遏以清議,保全至此,恩德可量。”
3、(古)最好的諸侯。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僖公以鄭伯為至公,稱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