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1970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發表其現已聞名於世的專題論文,《自體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自體心理學”理論。弗洛伊德最先於 20 世紀早期向科學界引入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自出現後,迅速成長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論。
自體心理學理論聚焦於自體的發展,關注自我關心、自尊和自戀是如何先於關心他人而產生的,以及自戀的發展如何反映著正常的發展途徑。這一視覺的理論認為個體的心理病例與其自體連貫感的發展的不足有很大的關係,因而個體的自尊會變的高度脆弱,個體還會發展出自體客體功能或人際策略,以誘發他人的反應來糾正自己的低自尊。
理論觀點
自體
自體指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持久的、連續的主體和變化為各種各樣的意識狀態。自體與自我不同,自體指對他自己的體驗所構成的主體,自我則指一個人的人格結構,是一種非個人獨有的、普遍化的模式。自體比自我更強調個體的體驗。
科胡特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者與精神病狀態不同,他們基本上已經獲得了一個內聚性自體,並且已經建構起一個整合的、理想化的古老客體。
原始內聚性自體:聚焦於古老的誇大、表現癖及理想化自體客體,形式上有分化
成熟的內聚自體:有穩定、連續的自我認同感,現實地享受自身成就,理想化只是一種暫的策略
自體客體
科胡特用“自體客體”術語,來表達對另一人的體驗—— 更精確地說,是對另一人所提供的、非個人機能的體驗——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因而,自體客體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師體驗為(自身)“自體”的擴展或延續,即:體驗為對某些重要機能的實現,這些機能在年幼時未得到充分開發、未被足夠地轉化為可靠的自體建構。
自體障礙
自體心理學強調發展性的不足而非衝突性,由於缺乏共情能力,而且孩子從沒有被看作有價值的、值得珍愛的個體,因而孩子的一生都缺乏自體的感覺,因而逐漸發展出了所謂的“自體障礙”。這些自體障礙的創傷來自於兒童早期沒有從照顧者那裡得到作為一個客體應有的重視、肯定和關懷,甚至是遭到虐待,兒童的自體經驗很少,也沒有自我價值。
自戀
自戀其實就是人類的一般本質,力比多的本質上是自戀,而非首先是客體本能的愛和攻擊,自戀也是一種藉助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一般個體的自戀是健康的,而且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而只有個體過渡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於自戀允可的規範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以自戀性力比多投注在他人身上的人們,是自戀性地在體驗那些他人,也就是說,(把它)當成自體客體。對一位自戀的人,其自體客體即是無法和該為其自體需求服務的個體加以分化的一個客體或一個人。自戀的人幻想對他人有著一種控制,類似於一位成年人在控制他或她的身體般。柯胡的理論協助說明了自戀病人的現象,即該病人並不必然抽退對外在世界中客體的興致,而只是無法倚賴他們本身的內在資源,且因而創造出和他人間的強烈依附感。
移情
當個體產生自體障礙時,會在無意識層面去糾正這些自體相關的不足,主要是通過得到他人對自身的反應來彌補不足,樹妖使用三種移情。
(1)鏡像移情:個體希望從他人那裡得到對自身的肯定,或者西瓦工他認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原始誇大自體在治療中重新被激活,其實質是,兒童借著這種誇大,把全知全能聚焦於自身,以保存原始自戀並拒絕所有外在的不完美。
(2)理想化移情:個體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或在他人理想化的、強有力的存在中維護自尊。
原發自戀平衡受到擾亂,個體保留了原始的自戀部分,將其認定為古老的自體客體,即理想化父母形象。當個體與之分離時,會引發深深的空虛感和無助感,他需要維持與這個自體客體持續的溶合。
(3)另我移情:個體會模仿一個理想化的個人,以此來變得像他或理想化的他人融為一體。
轉換內化
兒童從自體客體關係走向分化的一個環節,將自體客體的經驗轉化為自體結構的一部分,以此形成自體內在的調節機制。
轉換內化的三個要點
(1)心理為結構的形成做好了準備:原發自主性,可理解為源自從感覺到知覺的初步整合能力
(2)恰當的挫折——與客體的某些層面分離——回撤(《哀傷與憂鬱》)——建立自身結構。此與內化治療師的容納功能相似。如果挫折和失望涉及整個客體,則轉換內化終止
(3)去人格化,變成兒童自身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