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分析學派中三個主要派別即自我心理學派、客體關係學派和社會文化學派的心理發展理論。
自我心理學派
生命第一年的心理發展學說
斯皮茨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的一名重要代表 人 物。勒 內·A·斯皮茨 (RenéA.Spitz,1887-1974) 是奧地利的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斯皮茨的理論首要針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尤其是一歲之內的嬰兒,強化了自我心理學對前語言階段嬰兒的研究。
斯皮茨指出,嬰兒內部發生的這些變化會從外部行為中反映出來,形成所謂的心理指征(indicators)。在生命的第一年,最明顯的三個指征即是 3 個月的微笑反映、8 個月的焦慮和搖頭動作,它們都顯示著嬰兒心理的發展。斯皮茨賦予了這三個指征極為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論就是以這三個指征為起點,探討了自我的整合、客體關係的發展和情感反映的累積。總之,斯皮茨建立了一個以時間和指征為特色的橫軸,列出從心理組織者和客體關係所經過的發展階段。
嬰兒在3 個月時的微笑反映標誌著第一個心理組織者的建立和前客體的形成;8 個月的焦慮標誌著第二個心理組織者的建立和客體關係的真正形成;15個月大左右的搖頭動作標誌著第三個心理組織者的建立和客體關係的繼續發展。但是,斯皮茨僅只從微笑反映、8 個月的焦慮和搖頭動作這三種徵象中就建構出嬰兒生命第一年的發展歷程,有過於概括、以點帶面之嫌。斯皮茨的理論首要是研究從出生到一兩歲的嬰兒。這一點既是斯皮茨的理論特色,也是他的不足之處。研究對象的相對集中使得斯皮茨的理論深度有餘而廣度不足。畢竟心理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生命的第一年儘管十分重要,但其實不是全部。所以,從全面性的角度來看,斯皮茨的理論是存在缺陷的。
生命前三年的心理發展理論
瑪勒是作為一名兒科醫生開始職業生涯的。她認為,母嬰之間一開始就存在著一個閉合的系統發生紐帶,這一紐帶是一種獨特的、不僅局限於語言上的情感表達紐帶。母親的潛意識和嬰兒器官接收之間的方式就是母嬰交流的方式。瑪勒從開始治療精神病兒童時起,一直到她最終建立分離—個體化理論,都始終關注在母親照料下的正常兒童是如何獲得分離與實體感的。
瑪勒的早期論文與她後來成熟的心理發展理論與病理學都有著緊密的聯繫。她認為:“兒童逐漸意識到一種力量的消失,不僅丟失了基本滿足感,還失去了萬能幻想。用強烈的情感語言交流無濟於事。兒童在 2 到 3 歲的情感爆發階段,試圖維持他所熟悉的古老的幻想,受到與父母和諧相處的強烈的快樂情感所支配。這個嘗試一旦失敗,就會處於愛的客體丟失的失敗與閹割焦慮之中。直接的情感攻擊失敗,兒童就會試圖尋找進入伊甸園的其他入口……。”這與兒童學步、用感覺獲得對外部世界的印象知識、試探現實等是同步的。兒童與父母分享發現,試圖與他們形成共同點。由母親照料的子宮外生活替代了後子宮內生活。與母親的和諧相處使得占主導地位的本體感受器意識轉移成為不斷增加的對外部的意識。在嬰兒力比多從胎兒自戀時期轉為原始身體自戀階段的過程中,對母親的身體幻想具有重要作用。
整合性自我發展理論
艾迪斯·雅可布森 ( Edith Jacobson,1897-1978) 是整合性自我發展理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心理發展是從未分化、未成熟的形式向分化、明顯區分的形式前進。伊底和自我隨著發展而分化,本能驅力分化為力比多和攻擊,早期融合的自體—客體表象分化為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
雅可布森借鑑弗洛伊德、斯皮茨、瑪勒、埃里克森等人的理論,將個體心理發展明確劃分為:嬰兒早期、前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期、潛伏期和青春期五個階段。
人格生命周期發展理論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7-1979) 是美國的精神分析醫生,也是美國現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之一。與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學說既考慮到生物學的影響,也考慮到文化和社會因素。他認為,在人格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自我過程,在個人及其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中起著主導和整合的作用。每個人在生長過程中,都普遍體驗著生物的、生理的、社會的事件的發展順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階段地向前發展。在《兒童期與社會》這本書里,他提出了“人的八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建立了自己的發展理論。
與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包括有機體成熟、自我成長和社會關係三個不可分割的過程,經受著內外部的一切衝突。其發展順序按漸成的固定順序 (即有機體的成熟程度)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都存在著一種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危機的解決標誌著前一階段向後一階段的轉化。順利地度過危機是一種成功的解決,反之是一種不成功的解決。
成功的解決有助於自我力量的增強和對環境的適應;不成功的解決則會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礙對環境的適應。在有關精神分析人格發展理論中,埃里克森的理論更具實質性的進展。首先,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漸成說,不再過分強調弗洛伊德的本能論和泛性論,而是強調自我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重視家庭、社會對兒童教育的作用。這無疑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大進步。其次,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礎上增添了三個成人期的新階段,把發展界定為終身的任務,還將弗洛伊德的每一階段的內涵擴大,給出了新的解釋。再次,埃里克森在對各階段相互關係的解釋上體現了一定的辯證思想。總之,埃里克森的理論較以往的發展理論更全面、更豐富,把精神分析學說的發展觀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客體關係學派
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
梅蘭妮·克萊因 (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驅。她被譽為繼弗洛伊德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具貢獻的領導人物之一。
克萊因的工作成為弗洛伊德理論與客體關係理論之間過渡的一座橋樑。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對本能的強調,但又認為本能與客體有內在的聯繫,驅力是表示關係的,天生就是朝向客體的,這改變了弗洛伊德認為驅力是無客體的看法。
在生命之初,本能驅力就出現在一個客體關係的背景中,並被客體所調整。
嬰兒尋找乳房和食物不僅僅是為了能量的釋放,更是為了關係的需要。這種對本能驅力和客體關係兩方面的強調與弗洛伊德認為驅力是無目標的觀點顯著不同。在人格的結構問題上,克萊因與弗洛伊德的觀點也有所不同,她認為自我在嬰兒出生時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來。她強調最初的嬰兒內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這是與部分客體相聯繫的充滿了迫害和敵意的危險和焦慮的幻想世界,它來自於嬰兒自己的死的本能。
嬰兒通過不斷地運用投射、內射、分裂等機制去控制強烈的需求、恐懼和焦慮,使自己感到安全,並建立客體關係。她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待兒童心理發展,用偏執分裂狀態和抑鬱狀態描述嬰兒早期經歷的兩種基本的精神狀態。克萊因提出的客體關係理論,既具有創新性一面,但同時又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論的某些成分,因而是一種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並啟示了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
純粹性客體關係理論
費爾貝恩(W.R.D.Fairbairn,1889-1964) 英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費爾貝恩提出了一個純粹性客體關係模型,認為人是被尋求客體所驅動,完全否認弗洛伊德的人被本能驅力所驅動的假定。
他認為人有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本傾向,吸吮拇指的兒童不是要獲得來自口腔的快感,而是用拇指作為代替物,替代缺乏或不能滿足的客體關係。客體不僅僅是內部的人物或心理的表象,而且是心理活動的機能。
他認為自我有自己的能量,是建立關係的內驅力,這就排除了本我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自我的涵義,並通過自我的多重亞結構理論重塑了自我理論。
過渡客體學說
唐納德·溫尼科特 (Donald Winncott,1896-1971) 是英國著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師和兒科醫生,他曾對近 6 萬對母嬰進行了諮詢,在大量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影響深遠的兒童發展理論,其中最突出的貢獻之一就是提出了“過渡客體”的概念。
溫尼科特認為,過渡客體是兒童的第一個“非我”所有物。嬰兒在主觀全能感中以為是自己創造了欲望的客體,如乳房,並相信能完全控制它。在根據客觀現實組織的體驗中,嬰兒發現自己必須去找出欲望的客體,並敏感地覺察到與客體的分離和不同,感到缺少對它的控制。過渡性客體被體驗為既非主觀創造可控的,也非可發現和分離的,而是在這兩者之間。
從對嬰兒行為的研究中,溫尼科特認為客體是母親乳房 (兒童在環境中接觸到的最初及最重要的客體) 的替代物。既不是內部客體也不是主觀客體,也不僅僅是外部客體,它存在於一個中間領域,既有客體的外在現實 (母親乳房),又有兒童自己的主觀性。這一中間地帶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並不排斥任何一方。雖然外部客體代表著所有的母親養育的成分,但它也表示嬰兒創造他所需要的東西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過渡客體是嬰兒的第一個所有物:它確實屬於他,因為他創造了它。溫尼科特在論述兒童心理發展階段時,提出了連續的,不能截然分開的,多數是交織在一起的三個發展階段:兒童對客體 (主要指母親,或像母親的照顧者) 的絕對依賴階段;兒童對客體的相對依賴階段;以及朝向獨立階段。
在絕對依賴階段,兒童與母親密不可分,在相對依賴階段,兒童需要母親也需要過渡客體。這些過渡客體在某一時刻起到了替代母親的作用。在兒童發展的相對依賴階段,過渡客體是必須的,是他們情感上的需要。諸如,兒童對玩具熊的愛戀,蹭被子邊,磨袖口的行為,等等,都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兒童成長是必須的、有積極作用的。
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
克恩伯格 (Kemberg,O.F. 1928—) 是一位仍健在的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也是當代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曾於 20 世紀90 年代出任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他在理論和治療實踐上對精神分析的發展都有巨大的貢獻和影響。他一生都在堅持不懈地致力於實現兩個目標,一是以真正整合和綜合的方式,把傳統的驅力理論、弗洛伊德的心理結構模型與克萊因(Klein,M)、費爾貝恩 (Fairbain,W.R.D.) 的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的發展觀,特別是雅可布森 (Jacobson,E) 關於早期認同的病理形式的觀點綜合在一起;二是利用整合的客體關係理論來解釋邊緣人格組織的病理機制。
大多數學者認為,克恩伯格在第二個目標上獲得了相當成功;但學者們對他的第一個目標的評價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認為,“儘管克恩伯格著作中的語言技術色彩濃厚,使他成為當代精神分析學家中難以理解的群體中的一位,但他的理論基本框架的內涵卻始終是連貫一致的,一旦得以掌握,將會給我們提供一幅理解各個領域的人類經驗所必需的概念地圖。
克恩伯格的貢獻只有在他對弗洛伊德、雅可布森、馬勒和克萊因等人提出的三種明顯不同的人類經驗的發展觀所進行的不同層次的綜合的情形中才可以被正確地理解。克恩伯格反對將驅力理論與客體關係理論完全分立的傾向,認為沒有驅力理論的客體關係理論是不可能解釋嚴重人格障礙的。 他堅持不懈地試圖把弗洛伊德的驅力理論與客體關係理論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一個整合性客體關係模式。他使用弗洛伊德的術語,卻認為客體先於內驅力,自我是人格結構的中心。
生命最初是沒有人格結構的分化的,感知和記憶是初級資源,憑藉著感知和記憶,嬰兒內化客體關係,成為自我的前體,一直到了俄狄浦斯期,壓抑的防禦機制才把本我從自我中分離出來,本我才開始存在,同時超我作為一個獨立心理結構也出現了。
也就是說,克恩伯格認為自我是從人際關係的內化中構築和組織起來的,並且自我先於本我,這與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本我先於自我的觀點相反。克恩伯格這一觀點的變化主要是為了強調自我功能和通過自我功能建立起來的客體關係。
社會文化學派
文化神經症理論
霍妮是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開創者,她的研究圍繞神經症的病理學展開。霍妮認為神經症的根源要從社會文化中去尋找,社會文化的矛盾造成的人際關係困難是產生神經症的決定性因素,即心理問題的根源在於社會環境,而不在於生物本能。
因缺乏安全感產生基本焦慮,為了解除焦慮而產生神經症需要,神經症需要決定了神經症人格:順從型、攻擊型或退縮型,並使自我陷人真實自體、理想自體和現實自體之間的衝突之中。
為了解決內心衝突,又發展出自謙、誇張和放棄三種策略,由於強迫性地使用其中一種又陷入新的焦慮和衝突之中,進而導致惡性循環。霍妮認為,神經症是由紊亂的人際關係而產生的,神經症行為的萌芽起源於早期的親子關係。兒童期有兩種基本需要,即安全 (safety) 和滿足(satisfaction)。兒童的這兩種需要要得到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但父母對待兒童的需要則有兩種類型: (1) 給兒童以真正的愛和溫暖,滿足其安全需要; (2) 對兒童冷漠,厭惡甚至憎恨兒童,使兒童的安全需要受挫。在前一種情況下,兒童正常發展;而在後一種情況下則會引起神經症。
因此,霍妮認為,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決定人格健康與否的重要因素。按照霍妮的觀點,神經症源於兒童與父母的相互關係。如果兒童真正得到父母的慈愛與家庭的溫暖,就會感到安全,人格就正常發展。如果他從小就沒有享受父母的關懷和愛護,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對父母抱有敵意,這種態度最後又泛化到周圍的所有事物和人身上,進而轉變為基本焦慮。一個具有基本焦慮情緒的兒童很容易在成年時表現出神經症。
人際關係的自我發展理論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是美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也是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心理學理論被稱為人際理論 (或人際關係理論)。
他有兩大貢獻:①認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於患者的童年人際關係的失調,產生了嚴重的焦慮,從而導致經驗組織的分裂;②提出了自我系統概念,主張人生來就有追求滿足和安全的需要,在人際關係中逐漸形成了穩定的人格模式。
沙利文特別重視人際間的相互作用對人格的影響,將人際關係作為其全部理論的核心概念,並從人際關係尋找精神疾病的根源,是精神分析人際關係理論的創始人。他用人際關係的理念解釋人格發展與心理異常,使傳統精神分析的重心從個體轉向個體之間,從專注於個體內部的衝突轉向個體之間的交流、個體與環境(人際情境)的互動作用,衝擊了傳統精神分析對人格和自我的發展觀,突出人際關係的中心地位,把個體的自我和心理的發展置於人際關係的發展之中。
因此,他認為對個體心理和行為只有通過人際關係才能解釋和理解。
沙利文認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個體和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同時人格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而表現出來;沒有社會上其他人的影響,人格是不存在的。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來說明影響人格發展的人不僅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記憶、想像、文學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沙利文認為,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最初源於個體生理和心理上的緊張感,造成緊張的原因是生理需要 (對食物、空氣、水和性等的需要)和社會不安全感 (主要為人際焦慮)。嬰兒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獲得安全感,就必須和母親建立最初的人際關係。他特彆強調母—嬰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嬰兒生理需要的滿足和安全感的獲得,都有賴於母親的行為和態度,而嬰兒對母親的行為態度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母親在滿足嬰兒需要時行為粗暴或流露出緊張、憤怒和不愉快,那么嬰兒就會感覺到這些情緒,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焦慮影響其生理需要的滿足,影響母嬰之間的正常關係,而嬰兒卻無力迴避或擺脫它,這種焦慮會在兒童以後的成長中進一步擴散,影響個體正常的人際關係和人格的發展。在沙利文看來,生理需要的滿足是人格發展的基礎,而出現較晚的、更複雜的安全感的需要,則是重要的人格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