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社會信息的定性定量運算元

自然與社會信息的定性定量運算元

信息語義理論 描述物質信息的點源空間原理 點源論觸及空間信息難點

圖書信息

作 者:孫建中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ISBN:9787542742209 出版時間:2009-06-01 版 次:1 頁 數:276 裝 幀:精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測繪學

內容簡介

點有大小嗎?有點即有源嗎?這是持有疑問的科學之謎;點究竟有沒有大小?在幾何學歷史和“點的幾何公理”內,由於點與源的分離,不可能事先就作出回答。如今,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確認就面臨實事求是的點與源的緊密匹配,甚至於為同一體。並形成應有盡有的點源目標事件的確認與考驗,這是由任何一點信息都必須及時的數位化匹配所帶來的豐富資源,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需求壓力,即點與源必須有大小的決斷智慧型基礎,才能有信息的數位化基礎。無論對遠古還是現實與未來,由於信息化的精髓是有點信息即有源信息,就需要尋根問底,這在信息技術的套用與發展中,點源大小匹配的考驗就不依人們意志所轉移,人類需要的知識也會在信息點源論的研究和完善之中得以發展和積累。
那么,源於信息科學的點與源的特徵基於什麼樣的理論與基礎,又究竟該如何表達它的同一性?這就成為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由於地球的存在,包括這一棲息地上的人和事,哪怕是與它關聯的宇宙,都必須以人與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發展為前提,它決定了人和事相結合的描述,或者說決定了任一事件準確的數位化表達,在現實已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信息是以信為息,並以快而著稱,忽視並不顧其尺度,甚至於不顧及其範圍,似乎是虛擬的堂而皇之地不追求大小,久而久之脫離了物質性基礎,日趨成為新的誤解,實際上是放棄了決策智慧型的“範圍、大小、尺度”的基礎與前提。
從課堂和教科書中,我們可以照葫蘆畫瓢地得到一個認識:點是細小的痕跡;點是沒有大小的;點是一個參照位置;點是一個分界……檢索原來已得到的“點”的認識,回味人類對於空間的現實觀測與信息化之“源”,掃視司空見慣的“點”及其包容的“源”,在信息化的今天審視這一基礎,其仍存在不可思議的缺陷。不過應感慨人們確認了點和源,為弄清楚源頭表達和信息量,已經獲得了階段成功。

目錄

概論
第一章 “點源”認識基礎
1.1 點是什麼
1.2 點、線、面物質替代空間基礎
1.3 點源是什麼
1.4 點源解決什麼問題
1.5 視覺點源
1.6 現實目標源
1.7 觀測與表達
1.8 信息流間斷屬性
1.9 信息定性工具
1.10 信息定量工具
1.11 信息與傳遞
1.12 信息與系統
1.13 信息與整合
1.14 信息整體理論
1.15 主動的時間分辨
1.16 空問要素和時間約束
1.17 目標最小數據集
1.18 點源最有效數據集
第二章 源於語義的點源信息普適機理
2.1 語義工具
2.2 時間圓效應
2.3 發展思維語義
2.4 事件定性語義邏輯
2.5 語義約束邏輯
2.6 信息語義的約束邏輯
2.7 語義點源的表面空間結構邏輯
2.8 人類對於生物定義的點源邏輯
2.9 資源窒息語義產生
2.10 信息流軟肋的語義幫助
2.11 信息集聚、釋放與空間
2.12 靜動互換理論
2.13 時間單位方法
2.14 誤差幾何與語義幾何
2.15 集聚多維的物質與信息語義
2.16 時間實體和屬性多維
2.17 擴散與約束的時間實體誤差
2.18 點源數字傳輸模型
2.19 城市行為評估預案
2.20 空間分辨及空層信息
2.21 實體事件與公共產品語義
2.22 信息語義理論
2.23 綜合信息場
2.24 語義決定元數據
2.25 物質數據存貯套用
2.26 數據評估語義基礎
2.27 點源理論格線
2.28 信息的語義分類
2.29 空間信息提取與語義表達
2.30 空間數據語義通道點源
2.31 論古看星方法更新
2.32 信息傳輸和交換標準
2.33 點源功能框架
2.34 影像匹配理論和實踐
2.35 點源傳輸導航
2.36 定位與信息歸併
2.37 數字實體
2.38 平台與信息資源
2.39 科學、哲理和點源地球
2.40 語義網核心模式
第三章 描述物質信息的點源空間原理
3.1 不確定空間PAT原理
3.2 金字塔情結
3.3 陀螺3維信息
3.4 點源塔
3.5 資料庫定位和標準
3.6 空間替代轉換
3.7 地圖投影算法
3.8 軟體點源論
3.9 多維語義創造
3.10 地球實體信息技術
3.11 信息與數據獲取標誌
3.12 點源論觸及空間信息難點
3.13 人居環境設位與半徑
3.14 信息更新和常態套用
3.15 定標定量、定位定量
3.16 地球人文平台
3.17 時間圓觀
3.18 點源空間約束
3.19 並行運行引擎
3.20 時空幾何和數據流
3.21 信息化與時間法則
3.22 基礎信息產品服務
第四章 自然與社會的信息採集套用工具
4.1 地球格局前沿
4.2 生物地質災害時間指向與突變
4.3 行為科學點源的指數概念
4.4 新農村經濟的基本單元分析
4.5 降低經濟泡沫厚度的機理
4.6 住宅與購房點源預案
4.7 產權問題與公共產品轉化
4.8 行政告知
4.9 綠色GDP產業與約束
4.10 公共產品的形成和衡器
4.11 實力的經濟分析
4.12 度量信息交換
4.13 提前應急治理的時間圓基礎
4.14 點源自然特徵信息基礎
4.15 點源事件時間演繹
4.16 第一時間單位區域
4.17 第一時間單位邏輯
4.18 公共產品提前邏輯
4.19 點源格線
4.20 空間信息格線
4.21 統計不動點原則
4.22 信息的技術物理
4.23 點源在信息技術物理表達上的幾個關鍵點
4.24 經濟發展警醒器與貨幣器
4.25 點源信息動態採集器
4.26 地下信息物質管理模式
4.27 溫度、濕度、時間綜合體
4.28 點源多維地球
後語

前言

點有大小嗎?有點即有源嗎?這是持有疑問的科學之謎;點究竟有沒有大小?在幾何學歷史和“點的幾何公理”內,由於點與源的分離,不可能事先就作出回答。如今,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確認就面臨實事求是的點與源的緊密匹配,甚至於為同一體,並形成應有盡有的點源目標事件的確認與考驗,這是由任何一點信息都必須及時的數位化匹配所帶來的豐富資源,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需求壓力,即點與源必須有大小的決斷智慧型基礎,才能有信息的數位化基礎。無論對遠古還是現實與未來,由於信息化的精髓是有點信息即有源信息,就需要尋根問底,這在信息技術的套用與發展中,點源大小匹配的考驗就不依人們意志所轉移,人類需要的知識也會在信息點源論的研究和完善之中得以發展和積累。
那么,源於信息科學的點與源的特徵基於什麼樣的理論與基礎,又究竟該如何表達它的同一性?這就成為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由於地球的存在,包括這一棲息地上的人和事,哪怕是與它關聯的宇宙,都必須以人與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發展為前提,它決定了人和事相結合的描述,或者說決定了任一事件準確的數位化表達,在現實已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信息是以信為息,並以快而著稱,忽視並不顧其尺度,甚至於不顧及其範圍,似乎是虛擬的堂而皇之地不追求大小,久而久之脫離了物質性基礎,日趨成為新的誤解,實際上是放棄了決策智慧型的“範圍、大小、尺度”的基礎與前提。
從課堂和教科書中,我們可以照葫蘆畫瓢地得到一個認識:點是細小的痕跡;點是沒有大小的;點是一個參照位置;點是一個分界……檢索原來已得到的“點”的認識,回味人類對於空間的現實觀測與信息化之“源”,掃視司空見慣的“點”及其包容的“源”,在信息化的今天審視這一基礎,其仍存在不可思議的缺陷。不過應感慨人們確認了點和源,為弄清楚源頭表達和信息量,已經獲得了階段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