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詩前小序:“茂實奉使無狀,不復返父母之邦,所當從其主以全臣節。或怒而與之死,幸以所杖旛裹其屍,及以所篆九字刊之石,埋之台山寺下,不必封樹。蓋昔年病中,嘗夢遊清涼境界,覺而病癒,恐亦前緣。今預作哀辭,幾於不達,方之淵明則不可,若蘇屬國牧羊海上,而五言之作,始敢援此例雲。”
虀①鹽老書生,繆列王都官。
索米了無補,從事敢辭難?
殊憐復盟好,仗節②來榆關。
城守久不下,川途望漫漫。
儉③輩果不惜,一往何當還。
牧羊困蘇武,假道④拘張騫。
流離念窘束,坐閱四序⑤遷,
同來悉已歸,我獨留塞垣。
形影自相吊,國破家亦殘。
呼天竟不聞,痛甚傷肺肝。
相逢老兄弟,悼嘆安得歡?
波瀾卷大廈,一木難求安。
就不違我心,渠不汗我顏。
昔燕破齊土,群臣望風奔。
王蠋獨守節,燕人有甘言。
經首自絕脰,感慨今昔聞。
未嘗食齊祿,徒以老為民。
況我祿數世,一死何足論。
遠或沒江海,近或死朝昏。
斂我不須衣,裹屍以黃旛。
題作宋臣墓,篆字當深刊。
我室年尚幼,兒女皆童頑。
四海無置錐,飄流倍悲酸。
誰當給衣食,使不厄饑寒。
歲時一酹⑥我,猶足慰我魂,
我魂亦悠悠,異鄉寄沉冤。
他時風雨夜,草木號空山。
作品注釋
①虀鹽:素食,指清苦的生活。
②節:符節。古時使臣執以示信之物,以竹為之,柄長八尺。
③儉:謙遜貌。儉輩:自謙之詞,猶言卑微無能之輩。
④假道:借路。
⑤四序:四季
⑥酹:以酒祭奠。
作品鑑賞
據《宋史·忠義傳》載,滕茂實,字秀穎,宋欽宗靖康元年,與路允迪等人,為割讓三鎮事,奉使金國,後又奉宋主密詔,據守太原不下,因之觸怒金人,將其囚禁。宋欽宗被金人所擄,舊臣無敢候問起居者。茂實聞其將至,整裝迎謁,拜伏號泣,請侍舊主俱行。他知此舉必將觸怒金人,自己必死無疑,事先叮囑其友人董銑,用奉使黃旛裹屍而葬,在墓碑上大刻九個篆字:“宋工部侍郎滕茂實墓”,並寫了這首詩以明己志。
作者先說明自己的身世和肩負的任務,作為一介書生,既不能墾荒戍邊,又不能揮戈上陣,當民族危亡之際,能夠用自己的才學,輾轉致意於交戰雙方,從而使兵戎偃息、和平重現,這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光榮任務。因此了,為了“復盟好”,他不辭千難萬險,“仗節來榆關”,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可是,“城守久不下”,本來同意割讓的城鎮沒有兌現,於是使者被囚,充當人質。
肩負使命而被囚異域,思君思鄉而不得回歸,作者的內心痛苦不可名狀。從“流離念窘束”到“一木難求安”共十二句,作者盡情抒憤泄怒。他那“獨留塞垣”、“形影相弔”的流離生活,他那“痛傷肝肺”、“悼嘆”不息的痛苦心情,是那樣無奈、悽慘。儘管作者深明“波瀾卷大廈,一木難求安”的道理,但終難排遣內心使命未果、滯留他鄉的苦悶。支撐著他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精神支柱,一是古賢者的高風亮節,一是自己視死如歸的決心。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忠君報國、不辱使命者不乏其人,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蘇武牧羊”和“張騫出使”的故事。蘇武杖節持旄、堅貞不屈的形像,張騫路過匈奴被拘、逃回又從軍立功的事跡,無疑是作者自激自勵的精神源泉。特別是戰國齊人王蠋以布衣之身義不仕燕的高風亮節,更使作者感慨萬千。為了“不違我心”、“不汗我顏”,作者決心像王蠋那樣,以死來報答君主的知遇之恩,以死來表明自己心向宋廷,仍為宋臣的清白之身,以死來表達自己不作貳臣,決不仕金的決心。“斂我不須衣,裹屍以黃旙。題作宋臣墓,篆字當深刊”,這不同尋常的葬事安排,集中體現了作者的錚錚鐵骨、朗朗氣節,可與山河同在,與日月爭輝。
死不足惜,只要死得其所;生卻艱辛,還需承受饑寒。生離死別之際,面對妻室兒女,作者豪氣萬丈的筆端卻又湧出柔情萬種:從今往後,弱妻幼子將飄零流落,四海雖大,卻無他們的立錐之地,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饑寒交迫的悲酸生活。雖然種種思緒縈繞於懷,萬般情愫難以割捨,但作者以死報國的決心仍未動搖。既留外域異邦,返鄉無望,他情願作忠貞清白的冤魂,也不願作苟且偷生的貳臣;他情願以不散的魂魄永寄悠悠思鄉情,也不願以徒具的軀體空活茫茫人世間。結尾兩句“他時風雨夜,草木號空山”,言語簡潔,寓意深刻,以寄託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即使已化作異鄉冤魂,仍然心繫風雨飄搖的故國家鄉,他那不死的精魂,疑像“春風吹又生”的青草,像枝繁葉茂的大樹,伴著巍峨的高山,生生不息,綠滿人間。
作者高尚的節操、堅貞的品格、浩蕩的正氣,不獨在他為之效忠的宋王朝廣為流傳,交戰的對方金人亦欣賞欽佩,肅然起敬。據史載,茂實請從主行,金人不許,後憂憤以卒,“金人哀其忠,為之起墓燕門山,歲時致祭焉”(《齊東野語》卷十二)。金末的元好問讚許他:“先生名節凜然,不愧古人。”稱自己“兒時,先大夫教誦秀穎(茂實字)《臨終詩》”(《中州集》卷十)。可見此詩在金代流傳非常廣泛,成為士大夫傳授忠貞氣節的教材之一。作者亦地下有知,亦當含笑九泉了。(沈時蓉)
作者簡介
滕茂實(?~1128)北宋官員。字秀穎,初名祼,吳(今江蘇蘇州)人,亦作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善篆。徽宗政和八年進士。靖康元年,以工部員外郎假工部侍郎副路允迪使金,被拘於代州,自為哀詞,且篆書“宋工部侍郎滕茂實墓”以示不屈,欽宗被俘過城郊,具宋冠幘以迎,金人迫其易服,不從,後鬱憤而卒。金人哀其忠,為之起墓燕門山,歲時致祭。高宗紹興二年(1132)事聞,贈龍圖閣直學士。《宋史》卷四四九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