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卓洛南寺位於臨潭縣卓洛鄉下園子村。南距縣城五公里、全折麻提有140多戶,700多人。屬依黑瓦尼。全寺占地面積約1畝左右,西面緊鄰大路,修有明五暗七格式磚木結構的禮拜大殿。大殿內油漆地板,裝飾新穎,配裝有較華麗的現代照明設備,可容納5O0多人同時禮拜。東側是土木結構的6間瓦房,暫為講經、說教之場所,南側是5間靠西而立的磚木結構沐浴室。該寺占地面積較小,但布局合理,井然有序,給人一種完美的整體感,修復於1981年。
歷史及布局
卓洛村回民的歷史和臨潭縣各處回民的歷史一樣,是明朝洪武十三年(138O)隨沐英而來,定居卓洛的一部分。卓洛北枕瑪爾當要隘,是通往藏區的咽喉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時駐守屯田的漢、回兵士較多,那時就已經是個大村莊,只修建有一座清真寺(現鄉政府地址)。清末民初,由於臨潭地區西道堂的產生及其宗教教義的廣為傳播。卓洛村其中一部分民眾接受了西道堂教禮,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另立酉寺折麻提。同時,卓洛村的大部分回族民眾在馬如琪、馬守貞、馬世雄等人的倡導下,在古城跟下(現醫院背後)建起了另一個小型簡陋的禮拜大殿,仍然尊奉老格迪目教禮。20世紀20年代,隨著依黑瓦尼在我國西北的傳播盛行。1942年,卓洛村又有一部分回族民眾遵行了依黑瓦尼。當時在教禮上出現不同解釋的情況下,廣大的穆斯林民眾本著從民族團結的利益出發,還是在同一座清真寺內進行各種宗教活動.雙方相處得很為融洽。1946年,由於原寺址面積狹小,不便於較大形式的宗教活動、經馬守貞等人商議,將寺地遷到河灘西面,建有7間大殿和蘭層喚醒樓。並在寺內修起了7間瓦房,創辦了卓洛村的第一所國小。當時,卓洛附近的回、藏、漢學生來上學的達70多名,聘請天水馬庭彥任教數年。1954年,由於寺臨河灘,地下潮濕,又搬到河灘東面的村中心(即現在寺址)、修有5間大殿。12間平房。1958年時盡被拆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族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地落實,各地清真寺相繼開放。1981年,卓洛村奉行依黑瓦尼的民眾。在馬俊、敏生智等人的籌劃組織之下成立了南寺折麻提。在原來的寺址上建起了現在的這座清真寺。同一時期,原來奉行北莊、華專教禮的7O多戶民眾也在另一地點修建了卓洛清真上寺。本村馬萬奇阿訇在南寺開學達12年之久.曾培養出了正在東鄉開學的丁正玉阿訇。該寺現有滿拉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