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駕鼓

臨清駕鼓

《臨清駕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鑼鼓打擊樂合奏的形式,至今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清駕鼓 Linqing harnesses the drum
臨清駕鼓原名助陣鼓,又名羯鼓,起源於東漢末期,擊鼓是為大將助陣揚威的。流傳到五代十國時期,沙陀國國王李克用又有新的發展。他以鳴鑼擊鼓發號施令,擺下二十八宿陣,設下四面埋伏,以點鼓示警告知將士們,敵人已進入二十八宿陣;用長鼓暗示將士們用做戰的方式,探討敵情,摸出對方的虛實;以小排鼓點擊出左陣角三千伏兵衝擊殺敵。如不能制勝,就用滾鼓號令,四面埋伏一起出動,發揮二十八宿大陣的作用。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全國後,將助陣鼓演變成宮中文化。
臨清駕鼓臨清駕鼓
1763年,乾隆乘龍舟沿京杭大運河下江南,船經臨清時龍旗招展,鳴鑼擊鼓顯示龍威。有一夥碼頭工人聞聽鼓聲悅耳,甚為好奇,便尾隨龍舟暗學鼓技,以超人的記憶力記下這套鼓技。茶餘飯後休息時,便用口頭擊鼓為樂。當時的臨清,廟宇遍布,廟會頻繁,為迎神拜佛營造聲勢,各廟會紛紛效仿,組織駕鼓隊演出,清代末期由於戰亂等原因,駕鼓隊演出逐漸衰落。民國初期,洪鶴嶺發起並組織民眾購置鑼鼓,在家裡夜夜傳授鼓技。由於參加駕鼓會的多是回族民眾,所以,駕鼓流傳至今已成為當地回族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娛樂形式。
1979年,富裕起來的少數民族村大橋村,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邀請鼓技三代傳人洪玉清、老藝人王樹德李雲嶺王鳳林等聚在一起探討鼓技,才使這個古老的文化繼承並逐步完善。大橋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回族。他們酷愛駕鼓這一特有的藝術形式,於是村委出資購置了鑼鼓、服裝、彩旗,恢復了駕鼓會,經常在一起切磋排練,不僅弘揚了這一民族藝術,還融洽了回、漢村民的關係。每當節日或重大慶典活動,大橋村駕鼓會總是揮舞長棰盡情敲打,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臨清駕鼓是一種鑼鼓打擊樂合奏的形式,樂隊分成大、小兩種。大隊一般由二十四面鼓、八麵點鑼和兩面大篩鑼組成。小隊一般有8—12面鼓、2-4麵點鑼、一面篩鑼組成。演奏分成行街和圓場兩種。行街時,點鑼領頭在前,起指揮作用,鼓成兩排縱隊,大鑼由兩人抬著,一人敲擊,邊走邊演奏。鼓點的變換要看前麵點鑼的指揮。常演奏的鼓牌有:“老排鼓”、“小排鼓”、“長鼓”。當鼓隊行至十字街口或廣場時,鼓隊圍成一個圓圈,篩鑼居中,點鑼面對篩鑼,立與圈內一側進行演奏。這時演奏“點鼓”、“二十八宿”、“二十四孝”、“三翻帶滾鼓”、“臥龍鼓”或進行即興組合。但一般點鼓起點,最後有臥龍鼓收尾,節奏豐富多變,鼓聲洪亮威武,氣勢磅礴,故臨清駕鼓會又有“威武會”之稱,是臨清人一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歡樂的慶典風情。
臨清駕鼓以其簡單的敲鼓邊、敲鼓幫、鼓棰相擊等演奏技巧及變化多端的節奏,振人心肺、氣壯山河,鏗鏘有力是當世所罕見的。如今,已有八首鼓譜載入《中國民族器樂曲集成·山東卷》
悠久的運河文化,為臨清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臨清駕鼓就是一個亮點,它是一種純打擊樂合奏的藝術形式。舊時每年農曆三月三十日開始到四月底,歷時一個月,是盛況空前的臨清廟會。廟會期間除了經貿交易和各種祭祀活動外,就是要舉行雲龍會、舞獅會、秧歌會、駕鼓會等各種表演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